查看原文
其他

董珊:上博簡《艸茅之外》的再理解

董珊 先秦秦汉史 2019-07-28

上博簡《艸茅之外》的再理解

董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上博簡有今定名為《艸茅之外》的三支簡(摹本見附圖),近由曹錦炎先生公佈,已有蔡偉、程浩兩位相繼討論。[1]長夏大暑讀簡,所見略有異同,揮汗漫書於次。以下釋文,凡無需再論之處,皆用寬式。

艸茅之外,役敢承行。

喉舌堵塞,焉能聰明。

久立不倦,措足安定。

多貌寡情,民故弗敬。

皇句(后)有命,豈敢荒怠?

敬戒以𠱾(時),憲其若

血氣不迵(同),孰能飤之?

敢陳純(諄)告,不智其若

結合曹錦炎、蔡偉、程浩所論,我認為,前面四句都是複句。

第一句是說,在農事(艸茅謂田野之農事)之外,國家勞役之事才可以承農事而施行。這句說以農事為本。

第二句是說,只有不講話,才能專心去聽與看,即耳聰目明。這句說多聽諫言多觀察,少發命令。

第三句是說,之所以長久站立而不疲倦,是因為足趾有安定的位置。這句說不在其位則不謀其政。

第四句是說,因為居上位的人做樣子太多,而情實少,所以民對君上不尊敬。“情”訓為“實”。這句說言行要統一。

後面四句,需要略作討論。

“皇后”, 《尚書·顧命》“皇后憑玉几”孔《傳》訓為“大君”。又《魯頌·閟宮》稱“天”為“皇皇后帝”。結合下文“血氣不同,孰能食之”是說祭祀來看,簡文“皇后有命”應指天命,而非君命。這句是說不敢荒怠天命。

“敬戒以時”,“敬戒”與上文“荒怠”意義相反,其賓語均為天命。“以時”,曹讀待,蔡讀持,程讀時,程解為“敬畏天時”。案:應讀為時,但解釋為“天時”則不佳。應解“以時”為“按時”,謂祭天之時。“憲其若”之“其”指代前面的“憲常”。

“血氣不迵,孰能飤之”之“迵”,之前皆讀為“通”。案:應讀為異同之同。“孰能飤之”講的是人對鬼神祭祀,鬼神食用祭品。該句的主語是人或鬼(飤讀本字,或讀食或讀祠,皆可)。古代祭祀講鬼神不歆非類,其原因在於同類則同氣,非其族類則血氣不同,鬼神無法歆享祭品。句意是說不祭祀族外的鬼神,不淫祀。

“敢陳純告,不智其若”純似應讀為諄諄之諄,《說文》:“諄,告曉之孰也。”《孟子·萬章上》:“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純”也有“專壹”的意思,於此亦通。“不智其若茲”如程浩所言,是詩作者自謙。“其”指代名詞性成分“不智”。《韓非子·初見秦》:“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詩人“敢陳諄告”是為了避免不忠,然後又自謙,說自己雖然忠,但不智慧的狀態如上陳“諄告”之所見。《報任安書》末云“略陳固陋”,也是此類客套話。

《艸茅之外》的上、下,以墨丁為隔,又各有一段殘文,程浩也做了討論。參考程浩的釋文,這裡重做釋文如下:

……無丙敢問下事(吏),願答之來反(編),吾以託文人之淵思。

南有爭艸,生於僉之宮矣。……

從上下文來看,前面的殘文是書信。“無丙”似可讀為“無病”或“某丙”,不知是否是人名。“敢問下事”即敬問候為尊貴的受信者服務的下吏,這是一種客套話。《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大夫種給吳王夫差的書信:“東海役臣孤句踐使者臣種,敢修下吏問於左右。”“願答之來反”之“來反”讀為“來編”[2],指對方早先賜來的信函簡編,“之”與“來編”似是同位語。“吾以託文人之淵思”,我用所答報來寄託有文德之人的深刻的思考。“文人”不必指作者自己,所謂“託”,也可能是“述而不作”的意思。下文“艸茅之外”以及“南有爭艸”云云,皆是“所答”、“所託”和“淵思”的內容。“南有爭艸,生於僉之宮矣”句似是託物起興之先言他物。

由上述可見,這篇《艸茅之外》與其上、下的殘文,原本屬於同一件書信。作者以詩歌或韻文來覆函作答,反映了“詩”這一體裁在早期的應用情況。今《詩經》三百篇,有五篇記載了詩作者,其中兩篇還記載了受詩者。《大雅·嵩高》:“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其風肆好,以贈申伯。”《大雅·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其受詩者分別是申伯和仲山甫。又《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魯頌·閟宮》“奚斯所作,孔曼且碩”。《小雅·節南山》:“家父作誦,以究王讻,式訛爾心,以畜萬邦。”以上三篇,僅明言詩作者,並無特定的受詩者。春秋時代,在各種貴族社交場合,主賓雙方賦詩,以歌詩相互酬唱,是主賓交流的重要內容。儘管,很多時刻,主賓不能七步成韻,不得不託引傳世三百篇中的成詩。

我們知道,早期詩歌的功能,就是主賓以韻文相互酬答。這個特點,從上述有受詩者的兩首詩可以看到,從漢柏梁體可以見到,至今尚保存在日本的俳句、川柳中。[3]書信有相當於主賓的發信和受信雙方,雙方雖未當面,但以詩歌作答言志,仍可看做貴族社交賦詩活動的一種延續。

這首《艸茅之外》詩,討論了不奪農時、少說多聽、站位準確、言行合一、天命鬼神等內容,其主題不夠集中,但多與為政有關,與《為吏之道》等秦漢文獻也可以比較。希望有機會繼續討論相關的問題。

2019726日,適逢吾師甲子之慶,

謹奉拙文頌壽,並祈教正

於北京大學德齋1112

《艸茅之外》簡摹本



[1]曹錦炎《上博竹書<卉茅之外>注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十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抱小(蔡偉)《讀上博簡《卉茅之外》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中心網站(今已下架),程浩《上博逸詩卉茅之外考論》,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20190703日。

[2]參考李家浩《𪒠鐘銘文考釋》,《北大中文研究》第一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246-263頁。又讀信陽簡“反鐘”為“棧鐘”、“編鐘”。

[3]董珊《清代以來的對聯和書法》,《駢辭儷臻——靜觀樓藏清代對聯大觀》序言,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7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