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書訊] 陳英傑《金文與青銅器研究論集》

作者:陳英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定價:128元


內容簡介:

本書稿收錄作者2012年以來所發表的與商周金文及青銅器學有關的論文,共計19篇,其中《侯馬盟書異體字研究淺論》作為《談談古文字資料中的異體字研究》一文的附錄收錄。前12篇基本屬於金文文字學的內容,偏重于立足金文文字的構形系統和形義系統,從時代和地域兩個維度,來討論相關的字際關係、文字構形、語詞分化、金文文字形義系統的演變機制及其制約因素,以及利用文字學方法進行銅器斷代等問題;後7篇文章基本屬於青銅器學的研究範疇,有器名考釋、器物研究以及青銅器學著作、圖錄的研讀筆記內容。


作者簡介:

陳英傑,1975年生,河北清河人,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古文字學,著有《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容庚青銅器學》等。


目錄:

序一001

序二001

凡例001

史、吏、事、使分化時代層次考001

談兩周金文中的訛字問題127

西周金文形態特徵研究三論153

商周文字形義系統對比研究淺探174

談談古文字資料中的異體字研究188

附:侯馬盟書異體字研究淺論200

談金文中一種長期被誤釋的象形“甗”字

——兼論“鬲”、“甗”的形體結構213

商周金文異體字研究:以“旅”字爲例235

談《金文編》的和庚姬鬲的320

商周金文中“庚”字形體上的時代標記332

字从宀還是从勹?370

戰國金文補證三則377

鄭井叔鐘之“鐘”正義

——兼説大克鼎之“史小臣鼓鐘”402

青銅盤自名考釋三則409

談青銅器中器與銘相照應的現象420

從金文“辟”字所關涉的人物關係看“辟”的身份性質449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編·第十二章〈辨僞〉》校補461

後記473


後記


本書共收論文18篇,是从2012-2019年間所發表的論文中選輯而成。回過頭看,這些文章雖然提出並也思考了一些問題,但還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此次大膽結集,主要是想從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得到師友的指正,以期我未來的學術道路走得更穩、更長遠。


其中大部分論文基本屬於金文文字學的研究範疇,偏重於立足金文文字的構形系統和形義系統,從時代、地域、族屬、文字正俗、社會發展變化對語言文字的影響、文本對載體的依附性、審美和認知心理等不同維度,來討論相關的字際關係、文字構形、語詞分化、金文文字形義系統的演變機制及其制約因素,以及利用文字學方法進行銅器斷代等問題。字際關係是我一直關注的一個重要內容,異體字是我進行文字形義系統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所收文章,既有具體字例的窮盡式研究,也有針對某些層面問題的宏觀論述。其中貫穿的一個核心思路是:漢字系統是動態發展的,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文字構形系統和形義系統,無論是文字構形的分析,還是語詞意義的訓釋,都應該立足於具體文字所在的構形系統和形義系統;科學的斷代文字學理論的建構要以具體字例(經常表現為字際關係)的全部字形(相對而言)的窮盡分析為材料基礎。


最後五篇文章主題稍顯分散。《青銅盤自名考釋三則》、《談青銅器中器與銘相照應的現象》兩篇都跟器物學有關涉,《鄭井叔鐘之“鐘”正義――兼說大克鼎之“史小臣鼓鐘”》純粹是語言文字學角度的語詞考釋,但討論的是青銅器的自名問題,所以我把它歸在青銅器學研究一類中。《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編·第十二章·辨偽>校補》是寫作《容庚青銅器學》(學苑出版社2015年10月)一書時的副產品,純是為個人研究方便而作的讀書筆記,整理成文,是希望能給利用《通考》的人提供一些便利。跟前一類相比,這些文章尚缺乏系統性。但體現了我近幾年在金文研究上一些新的努力的方向。貫穿其中的一個核心思路是:金文研究一定要把器和銘結合起來進行探討,器可以為銘的釋讀提供特定“語境”。我在《容庚青銅器學》“後記”的初稿中曾寫下這樣一段話:“金文作為一種史料,其研究應該金(青銅器)與文(銘文)並重。據我個人的讀書感覺,器的重要性要高于銘的重要性,器居于主導地位,銘則是附屬于器的。清以前的銅器著錄書籍有銘無銘皆兼收並蓄,清末以來收器始以文字為主,其流弊影響至今。銘文研究應該是附屬于青銅器學的一個分支,其研究理應在青銅器學的範疇中深入開展。脫離器物的銘文學(或金文學)其實是不能成立的。……我個人覺得,《容庚青銅器學》一書既是在總結和闡釋容老的青銅器研究體系,也是爲我試圖建構的‘大金文’觀念所努力的一部分。”我試圖把青銅器學研究的三個主要領域──歷史學(史料)、語言學(語料)和器物學──打通。這些想法有些不自量力,自身知識結構的局限也經常讓研究陷入窘境,但這些想法確實一直在激勵着我,並讓我為之不懈努力。


在我初次進入古文字研究領域時,張振林師的研究觀點和治學路徑給了我很大的影響,我至今仍在受益。2005年下半年進入首都師範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8年正式調入首師大,這十幾年中,我又受到黃天樹師為人和治學的薰陶。來到北京後,同時也由於“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實施的緣故,我開始有機會跟朱鳳瀚先生有了較多的接觸。承蒙先生擡愛,先生博士的開題、預答辯、答辯,我有很多次參加。這無疑是近距離向先生學習的好機會。我近幾年研究興趣的變化,以及研究思路的拓展,受到了朱先生的較多影響。朱先生非常嚴謹認真,先生對這些不成熟的小文章提了不少意見,有些我已加進“編按”中。2015年10月我和李守奎老師一同去香港開會,那是初識李老師,並有較多的交流,他的性情和研究路數對我很有感染力。這次文章結集,我向朱先生和李老師請序時,他們都欣然答應。在此,向兩位先生表示深摯的感謝!


感謝黃錫全先生為小書題簽,使小書大為增色。


感謝上海古籍出版社顧莉丹女士的邀約,是她促成小書的結集。感謝石帥帥先生的精心編輯,他是最辛苦的。

                                    2018年8月6日初稿

                                    2020年10月15日修訂

信息转载自“汉语史与文献学微刊”公众号,特此致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