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管道第三条线路:“开花”如何能结果?
萨哈林油气田向中国供气有优势
萨哈林油气田位于萨哈林岛(库页岛),属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绝大部分是海上油气田。萨哈林油气田储量巨大,开发共分6个项目。其中1号项目和2号项目已经投产,前者主要供应国内,后者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和墨西哥。4-6号项目正处于准备期,目前只有3号项目有向中国供气的潜力。
萨哈林3号项目中最有潜力向中国供气的是勘探中的海上气田——南基林斯克气田。该气田商业可采储量为13.23万亿立方英尺,原计划于2028年投产,以LNG(液化天然气)形式从符拉迪沃斯克出口。如果从萨哈林向中国供应管道气协议落地,该气田的天然气将不再以LNG形式出口,而是转为管道气进入中国。
萨哈林-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管道可成为向中国供气的管道基础,这一管道原是为萨哈林3号项目中已经投产的基林斯克冷凝气田向俄国内供气而建设的。该管道紧邻中国边境,可以很容易从哈巴罗夫斯克过境进入中国,实现供气只需要建设小段管道和加压站即可。现在唯一的技术问题是,该管道一直在满负荷运转。如果需要向中国供气,管道需要进行扩容改造。
合作有基础,存变数
俄气提出通过第三条管线向中国供气是冷静考虑后的结果,因为当前萨哈林油气田只有向中国出口最具有经济可行性。
但是,从萨哈林油气田通过第三条线路向中国供气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挑战也不小。目前,南基林斯克气田正在遭受美国的“精准制裁”,美国禁止向萨哈林3号项目提供水下作业设备,而俄气没有独立开发该气田的技术能力,这基本杜绝了南基林斯克气田开发的可能性。如果俄气不寻求外部合作,很难保证该气田能够按期投产,更遑论向中国出口了。
另外,不能排除该合作项目发生变化的可能,毕竟这种情况曾经发生过。
在萨哈林1号项目开发时,俄罗斯曾与中石油签署过购销框架协议,但后来俄罗斯又将1号项目的天然气用于国内销售;在上个世纪90年代萨哈林2号项目开发初期,俄罗斯一开始因为资金不足和油价过低,将该项目的股权全部授予外国公司,但在2006年又以环保违规为由,要求外国公司停止开发,由俄气以低于市场价的股价强行控股该项目直至今日。此次因为受到制裁,俄气不得不放弃了与美国公司合作出口萨哈林3号项目LNG的计划,另觅新途。
中企应把握合作大势,严控风险
从俄罗斯当前能源外交的大格局来看,俄罗斯正在寻求一切机会突破制裁限制。就在9月3日与中国签署完一系列油气合作协议后,9月4日,俄气和俄油又与德国、奥地利、日本、印度等欧洲和亚洲多国签署了天然气出口和资产互换协议。
鉴于俄罗斯上游气源的种种不确定性,现在谈论第三条线路对国内天然气市场的影响为时尚早。我国油企当务之急是要精确估算2020年之后国内市场的天然气供需情况,特别要考察在引入俄罗斯管道气后是否会造成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及早提出应对预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向西方融资无望的背景下,俄罗斯可能会要求中国油企参股包括南基林斯克气田在内的萨哈林3号项目。
萨哈林3号项目位于北极圈,南基林斯克气田一年冰封期达7个月,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特别是在当前低油价的环境下,北极项目作为前沿项目经济性正面临严峻考验,加之俄罗斯反复多变的能源外交特性,迫使相关公司要审慎评估进入该项目的投资机会。如俄气提出投资动议,建议国内各相关企业做好可行性研究,避免出现“无奈”的损失。(武正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