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创造多项共和国第一、世界第一
河南日报 侯开亮 通讯员李建永
从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自主设计,到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甲醇制烯烃(DMTO)装置投入商业运营,他们始终心怀梦想,承载使命,追求超越,勇攀技术高峰,用一组组令业界艳羡、专家叹服的业绩,演绎了一个炼油设计院到高新技术型工程公司的行业奇迹。
从石油炼制、芳烃、油气储运,到LNG、现代煤化工、环保节能等领域,他们始终肩负着“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使命,相继完成国内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千余项和海外工程项目近百项,创造了多项共和国第一、全国之最和世界第一,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5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306项、国家和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37项、国家和省部级优质工程奖46项,拥有国内外有效授权专利746项。目前,已发展成为业务领域涵盖21个行业的国家综合甲级设计单位、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这,就是拥有60年历史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180万年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建成投产
创新六十载 花开誉满园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1追梦奋进在路上
1956年10月,该公司的前身——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在浑河岸边悄然成立,开始担当起年轻的共和国人造石油厂设计建设的重任。到1960年,短短四年间,就完成了抚顺、茂名、大同等大型人造油炼厂的设计,取得了页岩干馏焦油加工、合成液体燃料等一批重大技术成果。1960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他们由人造油炼油厂设计转向天然原油炼油厂及其配套工程的设计。1961年冬天,石油工业部炼油科技工作会议召开后,他们承担了流化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等新技术攻关任务。经过四年的卧薪尝胆、艰苦攻关,我国第一套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第一套延迟焦化、第一套催化重整、第一套加氢裂化等一批先进的炼油装置相继建成投产,不仅标志着我国炼油工业“五朵金花”科技攻关旗开得胜,而且也促进我国炼油工艺技术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1969年12月,根据国务院重要科研机构和工业设施向三线转移的战略部署,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奔向河南宜阳的竹园沟,一路迁往湖南的长岭。交通的闭塞没能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条件的艰苦更磨练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深山荒岭中,他们完成了镇海、长岭、广州、九江、安庆等大型炼油厂和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成品油管道——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成品油管道工程的设计建设。
自主开发的液相循环柴油加氢技术实现工业推广应用
1985年,他们由炼油设计研究院重组为工程公司后,首次承担了我国第一座单系列500万吨/年炼油厂——洛阳炼油厂总体设计和部分单元的工程设计与总承包任务,开始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型发展。他们积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将结构优势转化为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又相继承担完成了镇海800万吨/年炼油、洛阳20万吨/年聚酯工程、茂名135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洛阳石化油品质量升级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振兴国家石化工业、加速中原崛起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该公司不仅跨入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行列,而且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殊荣。
广西LNG接收站投入商业运营
2创新成长的力量
“十五”以来,面对石油石化工业快速发展、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他们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程公司为美好愿景,全面推进“研究加设计、炼油加化工、国内加国外”三大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致力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为了构建高效、实用的创新科研平台,他们发挥工程公司在技术转化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合作,进行协同创新,实现优势互补。一方面,积极利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内部组织的“十条龙”科技攻关平台,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洛阳石化分公司等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开发炼油和化工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鲁玛斯、埃克森美孚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及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形成了以“开放式科研、项目化运作、一体化管理”的技术创新特色,开发和推广了一批批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第一套超低压连续重整工业示范装置在广州投入运行
2009年4月,该公司作为专利商和承包商建设的我国第一套百万吨超低压连续重整装置在广州石化建成投产,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连续重整成套技术的国家。随后,该项技术相继在九江、北海、扬子、宁波中金等炼化企业实现推广应用。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采用国产化连续重整成套技术建设的工业生产装置已达10套,每年可生产高标号汽油650万吨/年,节省大量技术引进费用。
2012年12月,该公司承担开发与设计的世界首套20万吨/年甲苯甲醇甲基化制二甲苯装置在扬子石化投产。
在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联合进行的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开发中,他们利用自身在流化床工程技术领域的优势,相继完成了世界首套DMTO工业试验装置、全球最大的DMTO工业示范装置和新一代DMTO技术的工程化开发,率先开辟了全新的非油生产烯烃工艺技术路线。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近20家生产企业实现技术转让,建成投产工业装置15套,每年为国家新增烯烃产能580万吨,形成了我国独有的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产业。
据统计,10年来,该公司相继完成各类科研开发课题272项,形成科技成果105项、专利594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发明奖与技术进步奖63项,获得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殊荣。
总承包的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芳烃项目全面建成
3传承引领的信念
“十一五”初期,他们确立了“建设集工程承包商和技术专利商为一体的工程公司”的发展定位。2013年,为适应市场形势和发展环境的变化,该公司领导班子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梳理、完善和提升,将公司发展愿景明确为“世界一流工程公司”,决定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全球化战略(D&A)、创新战略(R&D)、一体化战略(R&P)、价值最大化战略(H&S,高端加服务)。通过实施全球化战略(D&A),使企业实现从立足国内向拓展海外的转变;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战略(R&D),使企业实现从单一工程承包商到技术专利商和工程承包商复合角色的转变;通过实施炼油加能源化工一体化战略(R&P),使实现从单纯依靠传统炼油优势领域到以炼油为基础,走高端化、差异化之路,引领现代煤化工市场的转变;通过实施价值最大化战略(H&S),聚焦客户、深化客户服务理念,使企业实现从提供服务到主动服务、引领服务的转变,全面推进企业实现从创新到创造的飞跃。
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炼油基地(镇海)
一是以持续完善战略管理体系为目标,该公司调整了企业战略委员会,进一步梳理、完善战略管理流程,明确了各部门战略管理职责及业务接口关系,构建了由近、中、远不同阶段战略组成的战略体系,并对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会、市场开发研讨会等对公司经营环境进行研判,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不断提升公司动态战略管理能力。同时,以价值管理为导向,把价值最大化作为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继续深化平衡记分卡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估工具的应用,将公司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转化为KPI值和行动方案,落实增收降本措施,抓好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值,消除无效环节,建立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努力提升公司整体价值,努力实现公司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二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顺利完成了公司制改制,于2013年5月作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他们持续创新项目管理模式,项目执行力不断提升,生产高峰期同时执行的国内外总承包项目达到21个,“十二五”期间,承担工程设计与总承包的147套生产装置(单元)实现了一次开车成功。其中,洛阳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广西石化千万吨级炼油项目获第二十七届IPMA国际卓越项目管理金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在项目现场指导世界首套MTO装置开车
三是他们把全球化战略(D&A,国内加国外)放在首位,在巩固炼油、芳烃、油气储运等传统优势领域市场的同时,聚焦甲醇制烯烃、甲醇制芳烃等新兴能源市场,积极开拓海外。近几年,他们相继完成了印尼国家石油公司CILACAP炼厂催化EPC项目报价、缅甸500万吨/年炼厂可研、阿联酋富查伊拉炼厂FEED设计、古巴Matanzas炼厂项目前期实施和FEED/OBE报价、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芳烃工程总承包等海外项目。并实现了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和PSA等我国炼油工艺技术的出口。目前,该公司正承担着哈萨克斯石油深加工、科威特阿祖炼厂等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实施,正在为把炼油工程打造成国家新名片、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实施做出新贡献。
当前,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能源、环保等新兴战略产业正迅速崛起的新机遇,他们正认真落实“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的发展要求,继续实施战略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炼化工程“走出去”打造新的国家名片、为我国石化行业转型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END ~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更多信息请“查看历史消息”!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 QQ/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 QQ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