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利润显著改善,民企获准进入,主营炼厂规模化、基地化,炼化行业产能周期即将来临
整体利润推高,行业投资加大
去年炼化行业的企业盈利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资产负债表得以修复。据统计,2016年中国炼油行业的利润达到了1700 亿,石化行业的盈利也创了历史的新高,因此企业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去投新的装置。
一方面,化工产品成本仍处于历史低位,另一方面,化工产品价格不断走高,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炼化行业利润增厚,企业能够累积资本以扩大生产。2003 年以来,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总体在上升。经历2015 年的下降之后,2016 年投资额继续上升。随着民营企业的进入和已有设备的更新换代,未来的投资额很可能继续增多。
民营企业获准进入,行业产能进一步扩大
民营企业获准进入炼化行业后,行业产能预计进一步扩大。民营进入炼油行业的有两部分力量;一部分是原先的山东地炼,在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的情况下,获得了国家给予的原油进口配额,准备新建一部分先进的产能。另外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民营的涤纶长丝和PTA 企业。为了获取原料PX,这些企业进军上游炼厂。
主要的民营炼化项目有:浙江石化4000 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恒力股份2000 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盛虹石化1600 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恒逸石化800 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尤其是浙江石化、恒力石化这两个项目,在全球都属于超大型的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2000 亿以上。
以恒力石化为例,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芳烃450 万吨以及汽柴油和航空煤油等产品,恒力石化所需PTA 生产原料二甲苯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减少对外采购二甲苯的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原材料采购转为来源更有保障的原油。
相比之下,浙江石化倾向于传统重油处理路线,其石化重油生产能力将增强。浙江石化渣油加氢装置能力加上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总计的渣油处理能力达到500--600 万吨/年,柴油处理能力达到1600 万吨/年。汽油产量大约470 万吨/年,柴油产量至少250 万吨/年,甲苯产量至少114 万吨/年,苯产量至少63 万吨/年,混二甲苯产量至少170 万吨/年,此外,浙江石化的产品还包含戊烷、氯气等产品,其中正戊烷是很好的乙烯裂解原料,同时也可作为化工产品直接出厂。浙江石化舟山硫磺设计和罐区设计项目,镇海股份已投标成功,并且公司在持续跟进该项目有关的其他业务。
恒逸石化PMB 石油化工项目是恒逸石化与文莱政府合作的一个以原油、凝析油为原料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它是我国一带一路结点上重大项目,也是浙江省迎合一带一路政策的重要项目,目前正在顺利实施。
盛虹石化位于连云港石化基地的16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在建设之中。项目规划总占地698.45 公顷,计划建设周期36 个月,项目包括陆域工程、配套码头工程和依托工程。项目装置大型化,包括1600 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33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35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360 万吨/年柴油加氢裂化装置、280 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4*15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等。该项目建设之后,将能满足盛虹集团对于PX 的需求。盛虹集团PTA装置对PX 的需求达到100 万吨/年,对外依赖度较大,供应风险较高。一体化项目建成之后,可以消除PX 的供应风险,最大化生产目标。
国有石化企业面临挑战,向规模化、基地化迈进
多个大型民营炼化项目正在建设,国有石化巨头面临的挑战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大装置炼化成为主流,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是全球石化产业的趋势。为了应对民营企业的挑战,并且顺应发展趋势,国有石化企业开始打造大规模炼化基地,向规模化和基地化迈进。
1、全球范围内,大装置炼化装置成为主流
亚洲、北美是全球的主要炼油工业聚集地。2016 年全球2000 万吨/年以上炼油厂共计31个,前三位的炼油厂产能均为4000 万吨/年,其中中东地区国家有8 个,亚洲地区一共有20个,美国有7 个。
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是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趋势。集群化方面,以美国为例,美国50%的炼油能力、95%的乙烯能力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墨西哥湾区域产能较大的三个炼厂为PortArthur、Baytown 和Garyville炼厂,产能分别为3015 万吨/年、2774 万吨/年、2660 万吨/年,分别属于MotivaEnterprisesLLC、ExxonMobilCorp 和MarathonPetroleumCorp。这三家炼厂也是美国产能前三的炼厂。墨西哥湾地区的炼厂兼具规模化的特征,很多炼厂都是全加氢型炼厂,包含油品调和配套相应的烷基化装置,平均尼尔森系数达到了9-10。
日本炼厂也表现了极强的集群化特征。由于港口交通等特征,日本85%的炼油能力、89%的乙烯能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地区。日本三湾一海工业区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以东京湾为例,日本炼油50%和乙烯60%的产能都集中在东京湾地区西岸的京滨工业带和东京湾东侧的京叶工业带。仅东京湾东岸的千叶县就集中了包括住友化学、三井化学、富士石油在内的数十家化工企业。其中JX 公司的石油产量占全日本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PX 产量260 万吨/年。通过将炼厂密集布局于各天然良港,各炼厂之间既可以形成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又饱享濒临良港带来的运输优势。
规模化方面,以韩国为例,SK 蔚山炼油厂炼油能力达到4200 万吨/年、乙烯能力340 万吨/年、芳烃能力100 万吨/年,是亚洲第二大炼厂。2015年韩国炼油能力约1.6 亿吨/年,2014年实现炼化一体化的乙烯装置能力已达到总能力的50.2%。新加坡裕廊的炼油能力、乙烯、芳烃产能则分别达到6732 万吨/年、387 万吨/年、87 万吨/年,并构建了包含炼油、乙烯、PX在内的完整石油和化工产业链,工业总产值占新加坡全国近2/3,有力推动了新加坡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和转型。
炼化业务未来预期收益较好,产能扩张成为今后几年发展主要趋势。受良好的未来收益预期影响,世界范围内炼化业务扩展幅度较快,其中,中东国家扩能冲动比较大,整个新上产能至少有1.0 亿吨/年,中东将从原油出口国变为石化产品出口国。此外,中国、印度也在积极进行项目扩建,印度产能约2.3 亿吨/年,预计2020 年新建产能有1.36 亿吨/年。
2、我国各大炼化基地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向规模化、基地化迈进
3月2 日,中国石化宣布十三五期间,公司计划投资2000 亿元,优化升级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四个世界级炼化基地。四大基地优化升级后,总炼油能力将达到1.3 亿吨/年,乙烯能力将达到900 万吨/年,分别约占国内产能的17%、31%。这将大幅度提高我国石化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基地化布局,增强我国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推动石化产业由大到强,从根本上推进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其中,茂湛基地将形成年炼油能力3500 万吨,乙烯180 万吨;镇海炼化基地将形成炼油能力3300-3800 万吨,乙烯180-220万吨;上海基地将形成年炼油能力2600 万吨,乙烯259 万吨;南京基地将形成年炼油能力3600万吨、乙烯240 万吨。其他国企炼化项目也在建设中,大多是千万吨级以上的项目。
除中石化外,中石油、中化集团、中海油集团、兵器集团也面临挑战,必然也将全面升级扩建现有装置。目前,中石油、兵器集团以及各民营巨头已经开始陆续强势入注炼化行业,据统计,算上中石化的2000 亿的投资计划,未来三到五年内,有接近9000 亿的新增资金注入到炼化行业,工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这比这比煤化工,油服投资更具确定性,更能看得见。
原油含硫量逐步上升,油品升级带动脱硫加氢装置需求
高硫油加工成本高。世界原油依据含硫量分为低硫油(<0.99%)、高硫油(>1.0%)两大类型。与低硫油相比,高硫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增加额外的脱硫装置,加工程序更复杂,而且还会对冶炼设备和材料造成腐蚀,加工成本高,也不利于环保。
国际原油向重质化、劣质化发展。世界原油依据比重(API 度)分为轻质油(>31)、中质油(24.1-30.9)、重质油(<24)三大类型,硫含量也依次提高,有些重质油的硫含量可以达到2%-4%。统计显示,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中以重质和中质油居多,其储量占据世界原油总储量的50%以上;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的产量已占原油总产量的75%。未来新增原油供应将以中质和重质油为主,原油资源的重质化、劣质化趋势明显。
我国炼厂生产水平不均衡,油品普遍含硫量高。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而进口原油多是来自中东地区的重质油,含硫量普遍偏高。同时,不少炼厂各方面指标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小炼油企业在资源利用效率、能耗、“三废”排放等方面与先进水平差距更为明显。并且,我国炼厂生产高清洁、高附加值油品的能力不平衡,仍大量存在只能生产较低品质成品油的炼油能力。
交通运输燃料对于含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步扩大低硫燃料需求。据美国《烃加工》2017 年2 月报道,欧佩克2016 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指出,由于法规对交通运输燃料中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全球范围内的脱硫能力将出现快速增长,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040 年。报告预计,到2021 年将有近400 万桶/日的新增脱硫产能投产,随后到2030 年间的新增脱硫产能将高达1370 万桶/日,2030-2040 年间新增脱硫产能为560 万桶/日。
全球范围内脱硫产能逐步扩大。到2040 年,全球炼油工业合计将新增2300 万桶/日的脱硫产能。新增的脱硫产能大部分来自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国),其次来自中东,主要是满足欧4 和欧5 标准的燃料,其中沙特和科威特是中东地区主要的清洁燃料投资国。其他新增脱硫产能增长较快的地区还包括俄罗斯,其在炼油现代化项目中已经投资了550 亿美元。该项目计划在2020 年安装130 套新装置,以生产高质量的炼油产品,提高向欧洲等地区的高价值产品出口。
根据报告,新增脱硫产能的市场结构为:1650 万桶/日(约占新增脱硫产能的71%)的馏分油脱硫产能,420 万桶/日(约占新增脱硫产能的18%)的汽油脱硫产能,250 万桶/日(约占新增脱硫产能的11%)的减压瓦斯油/残渣油处理产能。
油品升级带动脱硫、加氢技术装置的需求。从2017 年1 月1 日起,国内开始全面供应国V 标准燃油。高硫燃料会增加有毒硫氧化物的排放,并降低车辆自带的减排部件效率。国V标准将含硫量要求从≤50ppm 提高至≤10ppm,大幅提高了低硫燃料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炼厂对脱硫技术装置的需求。
国Ⅵ车用汽柴油标准征求意见稿已颁布,标准更加严格。国VI 油标准预计2019 年1 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与国Ⅴ标准相比,国Ⅵ标准更趋严格,这就对国内炼厂的工艺改造和工艺组合提出更高要求。对汽油生产来说,石油公司必须考虑降烯烃、降苯、降芳烃,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比例,重点加快烷基化、异构化等装置建设。对柴油生产来说,必须考虑降多环芳烃和提高十六烷值,重点加快加氢精制、加氢裂化、渣(蜡)油加氢等装置建设。未来几年我国炼厂将集中优势力量抓紧国Ⅵ标准汽柴油技术攻关。
我国炼厂装置结构正不断优化调整。随着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油品需求结构变化、原油品质重质化明显,炼厂不断优化调整装置结构,装置加工灵活性、深加工、精加工及加工劣质进口原油能力不断加强。催化裂化能力由于当前催化汽油脱硫吸附(S-Zorb)装置投产较多,同比有所增长;加氢精制能力由于油品质量升级,仍继续较快增长,其占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从2000 年的15.6%大幅升至2016年的41.4%,同比上升2.2 个百分点,但仍低于世界平均55%的比例,目前两大集团炼厂加氢能力占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已超过50%。我国现共有20 余家大型高硫原油加工炼厂,一次加工能力合计已达2.62 亿吨/年。
来源:石油化工论坛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
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相关文章:
1、【石油】中国最大合资炼化项目中科炼化开工 总投资590亿元
2、【石油】东方华龙、胜星化工、齐成石化三家地炼获原油使用权!
3、【石油】浙江石化一期炼化通过环评 有望2019年生产成品油
4、【石油】东明石化李湘平:打造中国地方炼油企业的“世界500强”
5、【化工】恒力股份范红卫:打造 “纤维制造到石油化工”完整产业链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更多信息请“查看历史消息”!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 QQ/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 QQ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