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伊朗内乱事件回顾、后势展望与应对建议
一、伊朗内乱危机起源与抗议事件回顾
2017年12月28日以来,伊朗全国多地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爆发自2009年以来最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抗议诉求从物价、失业率问题到反对政府一系列经济、民生、宗教及中东地区政策问题,实属罕见。
据悉,此次抗议活动肇事始于27日在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的抨击生活物价过高事件,但抗议活动通过Telegram和WhatsApp等社交媒体蔓延。几个小时内,克尔曼沙赫、伊斯法罕和德黑兰等城市发生了自发的反政府示威抗议活动。至目前,该活动已持续四天时间。期间有示威者高呼,支持1979年伊斯兰革命推翻的君主制,抨击伊朗政府一味支持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区的运动,而对国内日益恶化的状况不闻不问。
外媒报道称,此次活动是自2009年以来,伊朗民众表达不满和反抗情绪最为激烈和普遍的一次。随着抗议的持续推进,伊朗官方和警方出动,干涉群众抗议行动,抓捕示威者,对大学和一些公共场所实行封锁。
抗议活动对鲁哈尼政府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自2015年伊核问题六国签署全面核协议(JCPOA)以来,在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民生活方面被给予厚望的鲁哈尼未能达到预期,伊朗失业率仍维持在10%以上,包括鸡蛋在内的许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在近期上涨很多。29日,伊朗第一副总统埃斯哈格?贾汉吉里(Eshaq Jahangiri)针对此次抗议活动发表演讲,称“经济问题只是一个借口,而一些更大的‘目的’还在幕后”。
贾汉吉里认为连日来的游行是反对派人士蓄意引发的。他警告称,启动这一运动的人并不能控制局面,最后只会“玩火自焚”。德黑兰省副省长哈梅达尼(Mohsen Hamedani)也指出,抗议活动是受到了蛊惑,抗议声音“来自国外”。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则表示:不会让国家陷入动乱或受到伤害。
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谴责伊朗政府的逮捕行动,并呼吁伊朗政府尊重民众示威权。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加塞米30日表示:特朗普言论毫无价值,伊朗民众已认清美官员欺骗的伎俩和虚伪,并称伊朗民众不会给趁机煽动抗议的美国官员及特朗普任何机会。
二、伊朗经济问题史与当前的危机回归
此次看似突然的民众抗议游行示威行动,并非偶然,而是出于长期以来,伊朗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及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积累。2017年9月份以来,针对经济不景气的小规模民间抗议活动在伊朗的多个城市渗透。民众聚集,抗议金融腐败、宗教机构的预算分配和退休基金的崩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10月到12月,美元兑伊朗货币里亚尔汇率从1:37000一路飙升到1:42000。几个月以来,伊朗境内未经许可的信贷企业和金融机构频频发生破产、拖欠工资或存款损失等问题,抗议始发地马什哈德是位于伊朗东北部的城市,因民众难以接受“高物价”,在尼沙布拉(Neyshabur)和比尔贾德(Birjand)等地区城镇举行集会。
在示威爆发前一周内,鸡蛋的单价从1200里尔(约2角)涨到7500里尔(约1.2元),而当月伊朗议会通过新一年预算案,对多个隶属于高级神职人员的宗教研究机构拨款却达数亿美元。此时,伊朗民众的积怨已经到了爆发边缘。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主动点燃导火索的竟是宗教圣城马什哈德周五聚礼领拜人、极端保守派人物阿亚图拉(什叶派高级宗教权威人士的荣誉称号,意为“真主的神迹”)Alamolhoda。
虽然政府一直强调,抗议活动起源于“居心不良者”,但是伊朗国内的经济状况确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的国内通胀率常常居高不下。尤其石油价格的波动和石油收入的不稳定造成的影响占主要方面。20世纪70年代,海湾石油产业的发展和石油国家组织的合作,石油收入为伊朗国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巨额石油美元的涌入,高通胀率成为政府经济改革的痛点。
仅1973—1977年的平均通胀率就达到了15.66%,是60年代末的5倍。当1975年至1979年间油价回落时,伊朗突然经历了经济萎缩,即使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也迫使政府削减了部分服务。因此,通货膨胀消除了预期的社会经济收益,导致伊朗社会中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相对地位依然无所变化,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预期受挫和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大打折扣。政治不满和革命不断酝酿。
伊斯兰革命后,除了少数例外,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两伊战争期间,通货膨胀率平均为17.8%。拉夫桑贾尼(Akbar Hashemi Rafsanjani)(1989-1997)时期平均为25.28%,截至1996年3月的伊朗一年中创下了49.4%的最高纪录。在改革派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1997-2005)通货膨胀率平均为15.76%。
保守派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2005-2013)在任期间,史无前例的石油收入和大量增加的国家财富,使得内贾德政府获得了足够的财政预算来推行其“自杀式”的经济政策,如对民众进行直接的生活和工资补贴,同时由政府出资建造无偿住房的“爱心住房计划”(Mehr Housing Scheme)等。
由核问题引发的国际制裁造成里亚尔贬值300%,平均通胀率为17.66%,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内达到峰值——30%以上。2013年8月鲁哈尼首次上任时,通胀仍为34.7%。经过一系列的调整,2014年3月以来平均通货膨胀率降至11.9%,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12月13日,伊朗司法部指控伊前总统内贾德试图“制造混乱”和“煽动叛乱”,双方关系一度紧张。2017年伊朗国内地震频发,倒塌或被损坏的建筑中有一大批是内贾德时期的经济援助计划所建。因此遭到伊朗政府的多方指摘。但鲁哈尼以来对经济的错误调整和危机“转嫁”也积累了相当深刻的矛盾。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预计,伊朗未来几年失业率将保持在12%左右,部分原因是历年来积攒下来的失业者众多,解决过程漫长。虽然通货膨胀本身不可能引发伊朗的抗议活动,而且自鲁哈尼上台以来已将通货膨胀率削减70%,但高生活成本造成的挫败心理,是引发抗议和反动的潜在因素。
伊朗目前的主要经济困境在于,鲁哈尼政府注重大幅降低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未将社会剩余资产转化为充分的就业机会,并未真正分派到每个伊朗人的生活中,而是作为国家财政储蓄起来。据悉,鲁哈尼政府2018年3月21日开始的伊朗年度建议预算案,将会造成伊朗公民不仅面临燃油价格上涨,甚至有可能中断每月支付的现金补贴。
随着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签订,国际社会逐步解除对伊制裁。国家经济恢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通胀危机,在此形势下带来的国家储蓄资金,为伊朗近两年来在增强区域影响力提供了支撑。
对外战略和外交资源输出也是伊朗实际意义上“转嫁”国内经济困境的一种形式。随着伊朗在中东影响力的扩大,外部政治实力的强大,内部的虚弱和缺点积聚为不定时的爆发点。这也是抗议事件中民众抨击政府一味支持外部运动,而忽视国内民众的原因。
三、未来走势预判与涉我应对建议
尽管存在难题,伊朗民众生活水平低下是一个永恒的事情,但并不是一个永恒的威胁。民众社会对经济的不满并不等同于对政治的强烈抵制,因此,伊朗政府需要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经济政策和应对方案,制定长期计划,进而形成有效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当然,鉴于伊朗国内多年来的经济形势和多年民众与政府之间积累的矛盾,伊朗多个城市发生一定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亦在情理之中。但伊朗的抗议示威因为缺乏领导能力、明确的组织和目标,往往聚得快也散得快。如果抗议活动持续下去,政府可能会更加严厉地镇压,进行大规模逮捕。因此,对于伊朗政府的社会控制力和国家政权的牢固基础,此类游行示威活动并不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动荡,甚至颠覆政权或政权变色概率较小。
2018年1月2日,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发布安全提示,称:近期,伊朗多地发生游行示威活动,并造成人员伤亡。中国驻伊朗大使馆提醒在伊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局势,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远离示威人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系中国驻伊朗大使馆。该提示有效期至2018年2月2日。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北京安库为各企业驻伊朗机构与在外人员提供以下应急对策建议:
1. 2018年1 月 3至4 日,伊朗诸什叶派宗教领袖号召在胡齐斯坦省(Khuzestan)首府阿瓦士(Ahvaz)、克尔曼沙赫省(Kermanshah)首府克尔曼沙赫、洛雷斯坦省(Lorestan)首府霍拉马巴德(Khorramabad)、厄尔布尔士省(Alborz)首府卡拉季(Karaj)、库姆省(Qom)首府库姆、霍拉桑省(Razavi Khorasan)首府马什哈德(Mashhad)、塞姆南省(Semnan)首府塞姆南等地发起“挺”系列政府集会,谴责12月28日以来的全国大规模反政府示威骚乱。1 月 3日,首都德黑兰(Tehran)部分公立学校与企业被下令停课停业,以便民众参加“挺”政府集会。虽然1月1日,赞詹省(Zanjan)首府赞詹类似“挺”政府集会未发生暴力冲突事件,但阿拉伯人、库尔德人聚居的阿瓦士与克尔曼沙赫等地易出现骚乱,且不排除未来数日“挺、反”政府民众游行队伍正面冲突的可能。
2. 驻伊朗各地,尤其是首都德黑兰、马什哈德等中心城市,以及西北部库尔德人、东部俾路支人、南部逊尼派阿拉伯人(尤其是胡齐斯坦省)等聚居区域,中资企业机构与在外人员在近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前往高危或敏感地区。中资企业境外机构应为在外人员安排并确保一个可立即实施的快速避难方案。
3.遇有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时,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心存侥幸心理,并尽快从现场撤离。
4.适度加强日常“两点一线”风险管控,在工作区、住所地、往来护送途中增加安保警力。
5.确保在外人员在出发前就已了解当前的安全局势,并在商旅出行的整个过程通知他们任何有关安全局势的进展状况。
6.外出所乘车辆上应备:急救箱、工具箱、牵引绳、水、食物、衣物、手电筒,上车前检查车辆,重点检查外观、车底、轮毂,是否有异常物体。
7.确保可以找到身处伊朗的所有人员并与其进行联系。
8.确保在外人员有可靠的通信工具(当地的 SIM 卡以及开通漫游的国际移动电话、海事卫星电话等,至少2种以上联系方式和联系号码),并且清楚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的联络人。
9.确保提供额外的安保和后勤支持(包括必要的生命支持)的供应商可随时响应。了解驻地公共卫生情况、流行疫病信息,在高危地区工作需特别关注员工心理问题。
10.在外人员应遵守伊朗当局相关法规禁令,避免谈论、转载政治、社会、宗教敏感话题与材料,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夜间避免单独出行,适度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减少在宗教场所与教育机构、节庆场所、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宗教、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
11.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预计当地偶发性道路封闭禁行与安保措施加强、宵禁与紧急状态等情况,以及可能的示威游行、绑架劫持、暴恐袭击与局部动荡风险。同时,应严格遵循伊朗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来源:北京安库风险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相关:唐驳虎:伊朗要变天了?还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唐驳虎
岁末年关,伊朗突然爆发“反政府示威”,抗议活动快速扩散,蔓延到包括德黑兰在内的多个主要城市。
很多人顿时想起了2010年的12月在中东、北非地区突然爆发的“阿拉伯之春”运动。
还有一些脑袋壳里世界只有一种运作模式的人,一听到示威游行几个字,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立刻输出八个大字——“又是美帝搞的阴谋!”
事情的起因其实是这样的。2017年12月28日,伊朗德黑兰警察总长宣布,将不再逮捕和起诉不遵守伊斯兰着装标准的人士。
这也就是意味着废除了自伊斯兰革命以来,一直强迫妇女佩戴头巾的法令,为此特设的“宗教警察”制度也“松绑”了。
正因如此,在伊朗东北部的第二大城市和保守派据点马什哈德(Mashhad),突然爆发了激烈的反政府示威游行。
需要分辨的是,最先组织示威的,其实是那些宗教保守派,所要反对的正是温和派鲁哈尼领导的现政府,及其这一条新宽松政策。
马什哈德是伊朗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什叶派圣城,还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故乡,是伊朗顽固保守派的大本营。
顽固保守派原本只是想宣泄一下对温和保守派的不满,以经济问题为理由,敲打鲁哈尼——这本来都是伊朗宗教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伊朗民众参与进来,尤其是那些支持变革的妇女们,这一街头运动却出乎保守派们的意愿,失控了。
一个人的抗议
【经济民生问题是核心】
顽固保守派选择经济问题作为招牌之一是自然的。伊朗官方失业率12%,实际青年人失业率近一半,尤其近期鸡蛋、大饼、牛肉等食品上涨30%甚至50%,怨言很重。但其实远未到“崩溃的边缘”。
直接的导火索是一间银行因为高额违法民间吸储借贷而破产,其实这还不是个例,最近伊朗违法的信贷企业和金融机构频频发生破产、拖欠工资或存款损失等问题,同时政府拿不出办法安抚和补偿大量损失惨重者的生活困难。
在顽固保守派打出的招牌下,游行主题很快就变成了底层民众抗议物价和收入的示威。
接下来,各种政治反对派就开始抓住机会呼喊推翻伊朗宗教政权的口号。这包括自由主义者、泛左翼、波斯民族主义者,还有库尔德人、甚至前巴列维王朝的支持者。
仅仅第二天,示威游行就蔓延到包括首都德黑兰在内的西北部人口集中地带。示威者的口号中出现了“打倒伊斯兰共和国!”、“哈梅内伊滚出伊朗!”等激进言论,矛头直接对准了伊朗宗教政权及其最高领袖。
示威城市示意图
【对海外出击耗费不满】
在参与民众的民生怒火背后,是伊朗政权的内外政策。伊朗这几年其实同时进行着至少两场战争。
一场是在也门打内战,伊朗支持也门什叶派胡塞武装,对抗装备着先进美欧武器的沙特及海合会各国军队,打得逊尼派武装一筹莫展。
一场是在叙利亚打反对派和IS。伊朗大量投入革命卫队,会同俄罗斯的空袭,以比较高昂的代价,成功阻止了自由派消灭巴沙尔,还摧毁了IS,巩固了同宗派的伊拉克政权。
伊朗还支援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武装,借机建立了“什叶新月”,从德黑兰-巴格达-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黎巴嫩,建立了强大的中东影响力,可谓是什叶派千年来未有之局势。
然而,这一系列战略出击消耗了伊朗的实力,拖垮了伊朗的经济,尤其是在近几年石油价格低迷的情形下。
伊朗的草根群体即使认可远方的什叶派是弟兄,但也无法忍受为了“大战略”“大棋局”吃不上饭,毕竟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才是第一位的。
很多抗议民众打出了“不是加沙、不是黎巴嫩,我们生活在伊朗!”“离开叙利亚,想想我们!”的口号,以此表达对当局过多参与地区争夺,对国内难题不闻不问的不满情绪。
几个人的抗议
【多面复杂的伊朗社会】
此次抗议活动也反映出伊朗国内当前政治和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今年5月伊朗大选,代表温和派的总统鲁哈尼以57%的得票率赢得连任,战胜了支持率38%的顽固派代表莱希。
鲁哈尼(左)与莱希(右)
68岁的鲁哈尼是伊朗前首席核谈判代表,曾留学英国并获得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也担任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16年。
2013年他当选总统,改变了前任内贾德的强硬政策,并于2015年与伊核六国(美、英、法、俄、中、德)达成了核问题协议,结束了部分联合国及西方制裁。
鲁哈尼在国内还推行了一系列颇为激进大胆的内政、经济改革,包括此次引发示威的“头巾改革”,也包括2016年5月,为了减轻财政压力,甩开亏损低效国企包袱的私有化改革。
这就导致数以万计伊朗人停职降薪,此举严重触犯了伊朗“体制内”由上至下的一大批既得利益阶层及拥护者。
但在此之后,今年鲁哈尼仍顶着哈梅内伊的批评,以高票连任,证明了自己的支持率,也让他更加大胆地放开手脚推行经济社会转型。
12月10日,鲁哈尼公布了新财年的预算案,为了削减赤字,政府大幅削减了对穷人的补贴。由于宗教政权最关键的支持者——那些最虔诚的穆斯林,往往就是伊朗最贫困的穷人,在生活上极度依赖于政府的救助。
而保守派总统内贾德恰恰因为大力给穷人和国企员工分配石油收入、建造提供无偿住房而获得稳固支持。(当然这些住房在今年11月12日的地震中多有倒塌,430多人死亡,1万多人受伤,也成了指责内贾德的由头)
伊朗人口密度图,大部分人口集中在西北地区,东南部是大沙漠
鲁哈尼的激烈改革,无疑使得体制的关键支持者变成了现政府的反对者。而12月28日对宗教保守势力不可接受的“头巾松绑”,更是犹如水泼进了油锅!
由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年事已高,死后大位是顽固派和温和派争夺的核心焦点。双方其实早已剑拔弩张——12月13日,鲁哈尼治下的司法部就指控前总统内贾德试图“制造混乱”和“煽动叛乱”。
从根本上说,这是伊朗顽固保守派在感到自己力量越来越被削弱之后,借着经济民生问题、“风俗道德”问题,想搞街头运动反扑重新夺权。
然而在真正的反对派加入之后,活动却脱离了顽固派的轨道,反而变成了一个指向宗教政权本身的激烈示威。
参与者不只举行示威,还撕毁和焚烧哈梅内伊画像,冲击政府大楼和警察局,纵火焚烧军政机关、伊斯兰经院。
【伊朗要变天了?还早呢】
但是,现在这一轮示威抗议真不算什么。至于有人在大谈“神权体制的死刑”“伊朗政权的覆灭”,这也太早了。
“绿色革命”的数百万大军
2009年6月,时任总统内贾德在大选中获得连任,但其竞争对手、改革派候选人穆萨维的支持者指责内贾德选举舞弊,引发支持改革派的民众群体上街抗议,人群达到数百万人的规模,被称为“绿色革命”。
这场运动中至少36人在冲突中丧生,4000多人士被政府逮捕,直到哈梅内伊严厉警告和当局强力镇压之后方才平息。
如果你看到目前事件的新闻配图上人们穿着夏天的衣服,九成都是09年“绿色革命”的
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
而现在?各城市的游行规模大都在数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最多的也就千来人,并且呈现明显地无组织态势。
不说别的,跟“绿色革命”比都差远了。
目前来看,伊朗当局将镇压平息此次事件,出台政策安抚民众。但局势稳定后,渐进但平缓的改革仍有可能继续推进。
考虑到伊朗城市化工业化率越来越高,年轻人比重越来越大,伊朗政治天平最终还仍将向温和派改革派倾斜。
来源: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唐驳虎&北京安库风险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走出去服务港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
转至请注明出处,感谢!
相关文章:
2、【石化】中石化炼化工程获得伊朗Abadan炼厂68.58亿元总承包合同
3、【石油】若道达尔撤出伊朗 中石油或接手伊朗“南帕尔斯”项目
4、【光伏】猛狮科技欧洲控股子公司与中国核建股份签署伊朗马汉100MW光伏电站合作意向协议
6、【市场】北方国际:101亿签订伊朗格什姆天然气转聚丙烯化工厂EPCF项目合同
7、【光伏】2020年伊朗光伏装机目标500MW 中国、德国、挪威、奥地利等均计划投资
8、【市场】详尽伊朗概况---投资“新”伊朗 但莫迷信“老朋友”传说
9、【电力】中国公司建设运营伊朗垃圾发电项目 积极投入“一带一路”环保事业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更多信息请“查看历史消息”!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joker@hqhunt.com QQ/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烦请备注) QQ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