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3万吨 华南地区首票民营企业成品油在珠海顺利出口
来源:广州日报 全媒体文字/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肖翔、冯校圣,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杨洪权
12月11日下午,随着汽笛声响,装载着3.3万吨汽油的“埃莉诺”号货轮在珠海高栏港码头缓缓起锚,前往新加坡。
“成品汽油特别是民营企业成品汽油出口,与我们公司原来的业务很不同,距货主正式获得配额也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怎么操作,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中化珠海石化储运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彭康明回忆道,“眼瞅着船期越来越近,关键时刻我们还是又想到了向海关寻求帮助。” 了解到企业需求后,高栏海关立即成立了工作小组,多次派员到该公司沟通协调,梳理操作流程和监管重点。 12月9日下午,“埃莉诺”货轮一靠泊,海关便迅速安排人员登临检疫,悉心指导代理、贸易商按之前议定方案迅速完成了通关手续,帮助企业如期顺利完成出口任务。关于中化珠海石化储运有限公司(http://zhzh.sinochemoil.com): 中化珠海石化储运有限公司(简称“中化珠海”,原“中化格力”)于2004年成立,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在全国主枢纽港、一类开放口岸——珠海市高栏港拥有1335米码头岸线和65万平方米仓储用地。规划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兴建年中转能力1560万吨的石化公用码头、170万立方米油库和30万立方米液体化工品库。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华南地区最具规模和国际一流水准的第三方液体石化物流基地,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燃料油、成品油和液体化工品的储存、中转、保税等第三方物流服务。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11年第21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名列第168位。中化集团从事石油业务经营已有60多年历史,已在境内外设有200多家经营机构,业务领域涵盖油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原油及成品油贸易和仓储物流等板块。 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海港集团)是国有独资企业,主要从事港口、土地及其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管理和经营,是港口建设的具体承担者和“以港立市”珠海发展战略的具体推动者。珠海港集团控股或参股持有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代码:000507)、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有限公司、珠海国际货柜码头(九洲)有限公司、中化珠海石化仓储有限公司等近20家港航服务及物流企业,业务覆盖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码头、油气化学品仓储物流、船代、理货、报关、水上运输、专业运输、航道疏浚、供应链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能源投资、物流地产开发等,已形成以集装箱码头经营为主,干散货码头经营为辅的完备港口运营服务体系。一期项目:中化珠海一期项目包括铁炉湾油品仓储项目(一期工程)、南迳湾石化公用码头项目、南迳湾化工品仓储项目(一期工程)共3个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部建成,并顺利投产。其中,石化仓储项目(一期工程)2009年被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评为工程总承包银钥匙奖,南迳湾8万吨级石化公用码头项目的水工工程2009年被交通部评为优良工程。二期项目:中化珠海二期项目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总库容41.2万立方米的库区及其配套的泵棚、管廊、变配电站、泡沫站和码头装卸船工艺设备等设施。主要经营品种有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航煤、石脑油、大宗液体化工品等。三期项目:中化珠海三期项目计划总建设用地10.8万平方米,拟新建38台共计28.6万立方米储罐及其配套的泵棚、管廊、变配电站、泡沫站和码头装卸船工艺设备等设施。主要罐型为1万立方米、6千立方米和3千立方米,主要经营品种为柴油、汽油、沥青、甲醇、乙醇、冰醋酸、乙二醇、石脑油、混合芳烃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立项,正在进行基础设计和初步设计。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20-11/23/content_2020084.htm来源:《中国能源报》( 2020年11月23日 第 13 版) 记者:渠沛然 继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浙石化)获得成品油出口资质后,国内民营企业成品油出口进程持续提速。日前,浙石化与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下称北方华锦)将在年底前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所得配额通过今年的持有者——四大国有石油企业2020年未使用完的余量进行调配,这也是首次将出口配额临时转移给民营炼化企业,此前这种情况仅出现在国企之间。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 2019年,国内炼油总能力升至8.6亿吨/年左右,产能过剩约2亿吨。按目前在建、已批准建设和规划的项目测算,2025年炼油能力将升至10.2亿吨/年。预计今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继续放缓,供应将继续过剩。 油品市场供大于求问题日益严重,相关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希望从出口中寻找出路。 目前国内油品“广进口宽出口”的格局已形成,出口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品油供大于求的现状。但也有观点认为,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经济环境下,需求增速放缓使得成品油出口面临资源消纳矛盾。 自3月31日浙江自贸区获批适度开展成品油出口业务后,浙石化成为除五大石油央企之外首个获得成品油出口权的民企。“本次配额落地算是此前政策的又一延伸,至此浙石化出口资质和配额两权在手,已完全具备出口的现实条件。北方华锦炼厂内部设有进出口部门,虽然这次仅获得出口配额并无出口资质,但预计华锦可通过上游的原油采购部和振华石油一起实现出口操作。” 隆众资讯成品油资深分析师王倩倩说。 据了解,两大民营炼厂的出口产品不同。北方华锦目前暂时接收了大约5万吨/月的柴油出口计划,从出口理论套利上来看几无利润空间。预计浙石化出口将围绕汽油进行,利润相对可观。“由于时间紧迫,留给独立炼厂的实际出口执行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所以两大民企今年汽柴油出口总量与今年成品油出口配额相差很大。”王倩倩说。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预期今年民营独立炼厂出口数量对弥补成品油出口空缺的作用较小,但在当前国内汽油需求转弱的情况下意义较大。这标志着时隔四年之后,独立炼厂将再次实现成品油出口,也将有助于消纳国内过剩资源。 “复工复产以来,炼油企业生产负荷逐步恢复正常,下游炼油产品产量随之恢复。如果没有强劲的下游消费能力和完善的配套出口能力,一旦成品油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供需平衡就会被打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总工程师瞿辉说,“国务院发布支持民营企业的28条意见中明确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地位,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这意味着中国炼油板块‘大进大出’的格局基本确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成品油出口,更符合现阶段的需求。” 瞿辉认为,不论成品油是否是最佳的消纳途径,石化产业调整升级需要成品油出口作为“泄压口”和“调节阀”,成品油出口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形成并保持成品油贸易领域适度竞争格局。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成品油出口有助于提高国内炼油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有利于改善和提升石化企业经营效益。 一方面,目前国内炼油总能力升至8.6亿吨/年,有近2亿吨的过剩产能。由于企业满负荷运转可以降低产品单价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企业积极性较高。“如果不拓宽出口渠道,市场供给增多时没有‘泄压口’,不利于平衡国内供需。”瞿辉补充说。 另一方面,炼化一桶原油,汽油和柴油的产出有一定比例。但目前国内汽柴油并非按比例消费,市场需求此消彼长,为进一步平衡市场资源,成品油出口成为有效的“调节阀”。 除平衡国内油品市场外,我国成品油出口途径进一步拓宽,进一步“撑开”成品油出口空间。 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向其他亚太国家和地区、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成品油。2019年我国向其他亚太国家和地区出口成品油3410万吨,占比51%,向新加坡出口1500万吨成品油,占比22%,未来仍是出口重点区域。除中国外,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但这两个国家在我国汽柴油出口总量中占比有限,暂时不会对出口整体情况带来明显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石油炼化是一个高耗能、高技术项目,并非所有国家都可建厂,出口缺少技术和工人的国家和市场,成为成品油出口的又一途径。而周边多个国家关闭炼厂,也成为成品出口的可选途径。 瞿辉建议,需持续加大国际成品油出口市场开拓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促进成品油出口业务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还需处理好扩大成品油出口与保障国内石油安全的关系,加强监管,引导成品油出口企业合规经营。” 今年中国成品油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萎缩,主要是由于国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成品油出口订单减少。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疫情迎来拐点,对成品油出口的需求呈现一定提升,但国际汽柴油价格仍处低位,下半年出口量有所恢复,但仍未回归高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9月汽柴煤出口配额完成进度较去年同期减少14.9%,主营出口配额完成进度缓慢,出口利润不佳,虽然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但依然不容乐观。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市场营销所研究室主任孔劲媛表示,虽然成品油出口是缓解国内炼化产能过剩的有效手段,但仍需警惕目前资源消纳已成为核心矛盾的事实。“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常态等多种因素影响,海外市场空间增长乏力,应抓住结构性机遇、变革性机遇和缺口性机遇再拓国内市场。” “未来炼化市场应寻找差异优势,巩固现有市场同时探索精分市场。直面价格竞争,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以成本取胜。同时产业不断向上下游拓展,寻找产业缺口优势。” 孔劲媛说。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首先,疫情大考之下,全球大国表现各异。想要培育更大的市场,国内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是关键抓手。其次,汽车可能是需求侧关键的发力点。要不断探索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的可能,争取以区域转移延缓国际转移。” 孔劲媛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