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油】地炼大变局—300万吨/年以下地炼产能将被分批整合转移

原标题:地炼大变局—300万吨/年以下地炼产能将被分批整合转移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第5期   记者:田野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日前印发《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年)》,要求今明两年坚决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并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强化倒逼机制、开展综合评估等措施,到2022年底之前退出地炼企业6家、焦化企业4家、轮胎企业18家、化工企业154家。同时大力开展改造提升工程,到2022年高端化工实现营业收入9500亿元,全省化工产业园区化率达到40%。       据了解,围绕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六大高耗能行业, 山东省精准聚焦地炼、焦化、煤电、轮胎、煤炭、化工等8个重点行业,锚定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聚焦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高风险低效落后产能,进一步健全并严格落实环保、安全、技术、能耗、效益标准,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任务,加快淘汰低效落后动能。其中,到2022年,共关停退出包括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寿光市联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在内的6家地炼企业、产能1520万吨。同时推进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和年炼油能力在300万吨及以下未实现炼化一体化的地炼产能分批整合转移。

“天花板”之下       到2020年底,在“三年初见成效”交卷时刻,山东省GDP增速稳居全国第三,经济总量达7.3万亿元,“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6.6%。而“五年取得突破”列出的19项规划指标,有7项已经完成。       尽管GDP在全国处于“探花”位置,但长期以来,山东背负着巨大压力。        “几年来,我们经受住了经济负重转型的阵痛、多重矛盾交织叠加的压力、各种重大风险的挑战、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冲击……”回顾过去3年,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周连华表示,山东如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长期以来,山东经济结构偏“重”,能源资源消耗比较大,比较典型的就是“三个天花板”—能耗、排放、土地。作为传统工业大省,山东能源消耗占全国9%。其中,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的10.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指标总量全国第一。山东耗费了大量能源、产生了严重污染,但2017年单位生产总值财政贡献率只有8.39%。        “天花板”之下,山东巨轮到了不得不调向的时候了。此时,作为首个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国家战略的落地,成了山东转型的宝贵机会。       如何转?痛定思痛之后,山东毅然提出“三个坚决”: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早在2018年,国务院就批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一场具有典型意义的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就此启动。此后,山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规划—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       转型之难,在于刮骨疗伤;破旧之后,迫切需要立新。三年里,山东顶住GDP下滑压力,累计出清“散乱污”企业11万家,占全省企业总量3%以上;省级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3家,减少了六成;压减煤炭消费量1亿多吨,压减钢铁产能占全国1/10……
6年整合80%地炼       山东炼化行业在我国长时间占据龙头地位。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原油一次加工能力2.1亿吨/年,占全国原油总加工能力28%。其中,地方炼油产能1.3亿吨/年,占全国地炼总产能70%。但山东多数炼化相关企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       2018年2月,山东省政府印发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规划》)显示,该省“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随着近年来环保形势趋严,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巨大。基于此,近两年,山东省密集提出了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系列顶层设想,明确要“建设高端化工产业强省,到2022年,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1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1%”。       对于地方炼厂相对落后的产能,此前全国各省区市官方公开口径均为淘汰一次加工能力在200万吨/年以下装置,而山东整合方案将地炼生存门槛大幅提升至300万吨/年。同时,对于一次加工能力在300万吨-500万吨/年的地炼仍将继续分批整合。根据规划,到2025年,山东地炼“入门级别”将在500万吨/年。       这意味着未来3至6年内,有近80%现存山东地炼将被整合转移,地炼数量将大幅减少,现有总产能也将压减30%以上。       随着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浮出水面,山东地炼企业产能整合转移也有了终极方案。2018年10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地炼产能整合转移作出部署:2022年对城市人口密集区和300万吨/年及以下地炼企业炼油产能进行整合转移;2025年对500万吨/年及以下地炼企业炼油产能分批分步进行整合转移。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维持正常或间歇生产(剔除长期无效产能)的山东地炼有51家,其中一次加工能力在300万吨/年以下炼厂占60%,一次加工能力在500万吨/年以上的地炼仅占20%左右。也就是说,按照山东省政府现有规划,未来3年—6年有近80%现存山东地炼将被整合转移,地炼数量将大幅减少,现有总产能也将压减30%。       2019年8月,科力达、富宇化工、海科化工、中海精细化工、成达新能源、滨阳燃化、鑫泰石化、金石沥青、恒源石化等9家企业同意参与裕龙岛项目产能替代,成为首批达成产能整合转移意向的地炼企业。这9家企业单套常减压加工能力合计约2500万吨/年,按照产能置换标准为不低于1∶1.25的减量目标,正好与裕龙岛项目一期2000万吨/年规划产能吻合。另外,上述企业合计拥有进口原油使用配额1356万吨/年,整合完成后,这些配额也一并归于裕龙岛项目。       《方案》透露,将以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为突破口,抓紧确定分年度产能整合转移企业名单,组织签订整合转移协议,下达产能整合转移任务,推动有关市签订责任书。该《方案》还涉及债务方面的设计,提及“支持现有债权银行优先参与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试图将现有债权银行进行债务划转。此外,对地炼涉及的担保圈、担保链问题,由省金融局、银保监局和工信厅牵头成立工作组,原则上相关银行债权人不向参与产能整合的地炼企业担保人追讨相关担保债;对参与产能整合转移的地炼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对存量贷款实行封闭管理。       “地炼企业中优质资源较少,与国内一流炼化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相比主营炼厂,地方炼厂常减压、催化、焦化等主体装置单套规模小,未能形成规模效应。优质炼化产能不足,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炼油工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承恩表示,整合置换有利于山东地炼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解决目前地炼企业发展困境,但整合难度前所未有。        “目前山东只有几家地炼企业产能超过500万吨,整合转移后意味着原有地炼企业几乎就没了。那么,在此过程中大量、价值数十亿原有固定资产怎么处理,民营企业和银行损失谁来补偿,钱从哪里来?不仅如此,现有大量就业岗位、各炼厂相关配套产业集群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协调等均将是棘手问题。”金联创副总裁、石油经济首席研究员钟健表示。       虽然炼厂间利益微妙复杂,且低端产能出清越来越困难,但炼化产业整合已经成为政府与企业的共识,正如一位业界人士所言,这或许是山东炼化产业最后一次赶超机会。有了第一批意向企业,山东炼化行业转型或将有实质推进,成为山东地炼重塑优势的起点。未来,山东地炼外部生存环境将越来越狭窄,不仅要对抗浙石化与恒力石化两个巨无霸的南北夹击,还要面对山东省石化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标志性工程—山东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强力挤压。

破局关键在“双重退出机制”       在新旧动能切换背景之下,山东地炼正经历一场大变局。       山东地炼,也曾有过一段相当辉煌的过往。作为我国地炼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山东在北方具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炼化企业集团,随着山东大炼化发展,它们逐渐摆脱了对国有炼化企业依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在那个年代,地炼炼能增速保持高速增长,一直是全国炼油产能扩张主要贡献者。       山东地炼快速发展勾勒出我国炼化产能扩张生态图。事实上,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曾对产能过剩进行过多次集中治理,但结果却是陷于“越治理越严重”的怪圈中。究其原因,就是这种治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导致产能过剩的制度诱因,也没有根除产能过剩的利益诱导机制。       石油化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制度和体制中存在不合理因素。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靠政府主导,各级政府把GDP和财税收入视为政绩好坏最主要指标,因此千方百计地招商引资、上大企业、大项目,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9年我国投资率不足30%,2000年之后从36.3%逐年递增,到2009年底达到47.6%的峰值,2018年仍高达42.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依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一旦遭遇到需求端快速收缩,因高经营杠杆的存在无法及时调整,会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引发产能过剩。目前我国炼油产能利用率仅为65%,地炼产能利用率不超过50%。在面临减少产出、收缩规模、破产清算、兼并重组等市场出清行为时,会遭遇较大的阻力。因此,从当前情况来看,市场化出清产能是存在边界的,面临较大困难。       事实上,近年来,中央政府态度坚决,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打赢去产能攻坚战,其密集出台的关于去产能政策令国有炼化企业备感压力,也有了降低产能的紧迫感和具体行动,但这种压力并没有传递到地方炼油企业。相反,随着国家向地炼下放进口原油使用权、原油进口权和成品油出口权三项权利,加之低原料价格下炼油利润空间增大,增加了地炼提高产量的冲动。2015年山东地炼因申请进口原油资质而被迫淘汰的产能,大多被以各种方式保留下来。地炼加快规模扩张既符合产业方向,也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如此,去产能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显然不够,因为一些产能过剩的企业,多是地方政府支柱企业,不仅为地方政府贡献财政税收,在银行也有着较高债务,如果将这些企业清除,将意味着地方税收减少、银行债务“悬空”等金融风险。况且,在现行财税体制下,鼓励投资、鼓励生产政策措施很多,而对过剩产能、落后产能退出则缺乏制度和政策的合理安排,基本上是“有进无退”。各地是谁有生产谁有税收,而谁要退出,则需承担一系列企业转产、职工安置等问题。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宁可企业亏本赔钱,也要让其维持生产,决不轻言退出。同时还会对辖区内企业给予一些非市场手段的照顾和扶持。例如运用非市场化手段刻意降低部分产业进入门槛;通过行政干预进行地区市场保护;低电价供应以降低企业成本等。当然在本地企业经营不善面临淘汰时,地方政府又往往会人为阻止企业破产淘汰,阻碍落后产能的退出和跨区域兼并重组的进行。由此,去产能实际上成了一场央地两级政府在结构性改革和市场本能冲动两股力量中博弈与均衡中的暗战。        “与1998年产能过剩不同,那时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国企,融资来源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产能过剩具有较大的内生性特征,适度收缩信贷既可以使落后产能逐渐出清。本轮产能过剩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有关,而且大量产能过剩主要来自于经济外生性,去产能复杂度较高。内生性特性产能过剩只要适度收缩银行信贷,过剩产能恶化势头既可得到有效遏制。但外生性特征产能过剩处置起来更加复杂,周期也将更长。”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        “化解产能过剩主要是解决认识问题,如果地方政府对产能过剩后果认识不足,措施和手段将会大多停留在局部小手术上,目的都是保护本区域利益,局部产能甚至还在放大。”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表示指出,“优胜劣汰本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市场规则,但这个市场竞争法则在淘汰‘小炼油、小化纤、小纺织’中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究其原因,相当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GDP所致。‘劣不汰’必然导致‘优不胜’。保护落后产能,就是打击先进产能,不仅无助于化解产能过剩,还会导致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后果,最终将丧失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契机”。       而这次由政府主导的地炼行业出清方案,堪称地炼历史上最殚精竭虑的新一轮大洗牌,触及了最核心的关键点—产能市场化和政策性“双重退出机制”,并提出了产能交易资金拨付方式,因而值得业界期待。        “未来我国炼化一体化应成为石化行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首要任务,应明确规定新建石化项目必须进行炼化一体化配置,严格控制燃料型炼油项目,鼓励现有燃料型炼厂向燃料—化工型炼化企业转型,油品质量改扩建项目也应统筹规划乙烯、芳烃生产能力。充分利用炼油装置产出的重石脑油、轻石脑油和芳烃资源,力求‘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适当加快乙烯、芳烃发展速度。力争2020年全国炼化一体化率提至15%,2025年达20%。”徐承恩表示,鉴于国产原油资源增产有限,未来进口原油量将进一步扩大,单纯依靠炼油装置所产化工轻油作为原料发展乙烯、芳烃能力,难以满足国内乙烯、芳烃下游产品的市场需求。在资源来源稳定可靠前提下,可统筹规划、适当布点发展以轻烃、凝析油、甲醇为原料制烯烃等乙烯项目;根据自主研发技术成熟程度,适度规划发展甲醇制芳烃项目,作为我国乙烯、芳烃发展新型途径和有益补充,实现原料多元化。       站在大炼油时代的开端,蝴蝶已扇动了翅膀,但风暴尚未到来。可以预见的是,大的洗牌随即开始,起因是炼油产能过剩已由以前潜在的、阶段性的过剩转变为目前实际的、中长期的产能过剩,而其中最尴尬的是,由于部分落后产能未能及时淘汰,导致整个产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炼油加工企业众多、利润率低,布局相对分散、低效落后产能明显偏大、产品附加值不高、装置效率较低、转型升级阻力大、市场竞争无序等。       2021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矛盾:传统产业和重化工业占比较高,“四新”经济比重偏低;创新支撑力不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创新投入产出比不高……去“旧”,山东将以更大力度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在建项目凡没有落实产能替换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的,一律叫停;新上项目凡不符合环保、安全、技术、能耗等标准的,一律不得开工;对钢铁、地炼、焦化、煤炭、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分类划定加严“标准线”,达不到标准的限期关停……立“新”,科技被认为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引擎,山东正酝酿以超常规举措构建全域创新体系。       转型之难,在于刮骨疗伤;破旧之后,迫切需要立新。2020年终盘点,山东“3.6%”的经济增速颇为亮眼。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全年利润分别增长75.4%、32%、29.9%和25.8%。新动能的崛起,破解了山东长期以来的“老大难”问题—?“十三五”时期,山东以1.2%的能耗增长支撑了6%的经济增长。       动能转换加速,以及炼化竞争加剧,都对于布局散、规模小、链条短的山东地炼构成巨大挑战。而如何科学有效实施规划、打破需求侧供应壁垒、实现油化并举由大到强,都将考验山东地炼重塑的质量和效率。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第5期   记者:田野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更多文章,请通过公众号“文章检索”--->”关键词检索“。


相关文章:

1、【石油】中国地炼在五年未进口燃料油后开始抢购

2、【石化】山东明确2022年底前退出地炼企业6家、焦化企业4家、轮胎企业18家、化工企业154家!

3、【石化】山东地炼供应面2020年回顾与2021年预测

4、【石化】山东政府工作报告:山东2021年将确保整合转移地炼产能780万吨

5、【石油】事关油价:山东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超1.24万公里!地炼鲁企运输成本至少降6成

6、【石化】身负山东地炼产业结构调整重任,裕龙岛炼化一期环评公示(附报告书)

7、【石化】史宏星:我国地炼发展现状解析(附地炼企业统计表)

8、【石油】山东烟台200亿美元超大型石化园区获批!金石沥青装置开始拆除,山东地炼产能整合转移拉开序幕

9、【石油】国家管网华北公司与山东地炼企业深度携手 央企民企共探地炼管输新模式


目供需:

1、【项目收购】收购公司汇总:天然气类项目(城燃、分布式能源等)

2、【培训展会】倒计时9天!中国国际LNG&GAS峰会暨展览会(上海,2021-06-23)

3、【培训展会】第六届中国液化天然气论坛(2021年9月8-10日, 杭州)

4、【培训展会】考证:碳排放管理师、碳交易师、碳审计师、碳资产管理师培训班(6月5-6日,杭州)

5、【猎头岗位】某集团招聘:LNG中国区总裁(300-500W+)

6、【工程承接】中国天辰:可提供LNG及石化等EPC总承包项目(附业务简介)

7、【工程承接】京京建设集团:可提供防水防腐保温业务(附业务简介)

8、【项目融资】中电投:提供燃气行业融资租赁业务(附业务简介)

9、【项目融资】昆仑银行:提供燃气行业融资租赁业务(附业务简介)

10、【项目融资】宁波金通(国企):提供融资租赁业务,涉及管道天然气、热电联产、风电光伏、供暖及垃圾发电项目等

11、【项目融资】华能智慧能源:提供能源融资租赁业务(附业务简介)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公众号内容大多源自网络整理,素材、图片、视频版权属原作者,所发表的文章仅为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提倡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进步。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多相关文章,请通过公众号“文章检索”---“关键词检索”查阅!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joker@hqhunt.com

QQ/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烦请备注)

QQ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