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加气站?
今年5月,中泰两国签署 “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向世界昭示被马六甲海峡“掐住脖子”的航运历史正在逐步被改写。
过去的数年间,中国的石油与天然气海运大都取道马六甲海峡,但在10年后,将会有更多的船舶以更少的成本穿行于克拉运河,保障中国大工业的生命线。
天然气被液化后装罐,远渡重洋到达中国,这一进口数量在未来几年里还会持续增长。目前这些LNG(液化天然气)有一半以上用于工业生产,其他的用于城市民用气和交通运输。
随着中国“三桶油”以及势头迅疾的民企参与到全国各地LNG加注站建设的急促布局中,机遇背后也夹带着挑战。“越是跑马圈地的时刻,加气站的建设标准愈发重要,数量突飞猛涨的背后,安全绿色的建站理念是重头戏。”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说。
有文化的加气站
车流川息的街市或边陲远道上,一座与传统加油站外形无异的建筑巍然屹立,
阳光下的企业品牌粲然夺目,旁边如果附上LNG标识,那一定是加气站。
远望一座座加气站,经年累月地驻守在那里,加气工在门前的场地迎来各色各样的车辆,给人一种守土有责的厚重,那就是文化。
加气站选址蕴藏着深刻的安全文化。没有哪个加气站是违背了城市土地总体规划,加气站经营商在建设加气站时总是能给加气站找到一块安身立命的地方,既避开了重要的公共建筑物,又与道路交通规划和谐不悖。
“加气站总是在车流量较大、交通便利的地方诞生,地下没有构筑物、管线或是电缆。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做得也非常到位。”中海油安徽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浩说。
蚌埠加气站与站外建筑物的安全间距在严格的规定范围内,潘浩所在的团队在建加气站时认真遵循。
加气站的建站标准将需要注意的事项条分缕析,比如加气站的储罐、工艺装置宜露天布置,加气区应敞开布置。站内地面雨水应当散流排出站外。当雨水由明沟排到站外时,在排出围墙之前,应设置水封装置。排出站外的污水应符合国家有 关的污水排放标准。每台加气机、储罐应设置不少于2只4千克干粉灭火器。LNG加气站内应配置2台35千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米时,应分别设置。
“建站不仅是一种标准内化为建设行动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安全文化,只有遵守了标准,建造的站才让人安心。”潘浩说。
那些风雨中的大罐
一辆10.5米的LNG公交车仅携带一个335升的LNG气瓶,就可以实现连续行驶450~500千米,如果同类车型使用CNG,则需携带7个气瓶,也仅能连续行驶240千米,一次加气不能满足全天运营的需要。
LNG存储在加气站的罐中,可别小瞧了这些气罐。罐总容积、单罐容积都有标准的一级、二级、三级。你看那些通体圆透,屹而不移的大罐,在风雨来袭时,依然挺立在加气站里,保障着城市交通用气。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交通新能源事业部自2011年开始建立海油自主知识产权的加气站标准体系,现已建成全面覆盖“加气站设计、土建施工、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安装调试、运营维护”等不同领域的 技术标准体系。
在集中采办设备时,交通新能源事业部工程管理中心会集中事业部内部的技术力量和工程管理力量,对设备建造和安装调试的重要节点进行有效管控,在减轻项目公司管理压力的同时,使15类与加气站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相关的技术标准有效落地。
交通新能源事业部副总工程师符一平告诉笔者,正是因为严格按照标准定制这些大罐,在加气站运营中,我们才能够放心,顾客才能够安心。
始于标准,成于执行
标准永远是最重要的衡量武器。“你拿什么与设备供应商核对,就是我们事前提供的标准,没有这个武器,一旦质量不合格或者出了问题,供应商不认账怎么办?把标准做好了,加气站建设就有据可依。”中海油江苏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岳云伏说。
比如购买潜液泵机组及泵池,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条款上清楚地写着卖方要提供给买方全新的、成熟的产品,并且保证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制造规范供应全套低温潜液泵机组,对所提供的设备 的质量和技术性能负全部责任。
在机组出厂前,卖方必须在厂区内,按标准对整台机组进行整机预安装,在低温调试合格后,装箱出厂,要确保现场安装精度和质量,从而确保整台机组的质量。在设备安装时,将根据用户要求,及时派专项负责人到现场免费进行安装技术指导,直至机组并网,调试合格后,双方签字认可。
标准的严格要求还不仅如此。卖方还必须对用户操作人员免费进行技术培训,设备质保期为到货之日起18个月或调试合格之日起12个月,以先到为准,质保期内如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在1小时内给答复,根据用户需要8~24小时内派人赴现场处理问题并在此时间内具有更换整机的能力。
“卖方对所提供的外协设备及部件产品质量负责。”符一平说,“这一条倒逼着他们要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始于标准,成于执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加气站,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讲标准,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的加气站,因为悬置在加气站上的是品牌和民生的分量。(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