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迅思观两会 I 警惕炼油能力过剩
作者:安迅思—邹敏珍
两会上,中石化集团前任董事长傅成玉再次提醒关注炼能过剩问题,其表示,石油行业炼能过剩比钢铁行业更加严重,之所以没有将该行业纳入去产能之列,是因为目前炼油行业整体还是盈利的,缓解了去产能的压力。安迅思分析,炼能扩张速度与下游产品需求增速不匹配是造成炼油过剩的直接原因,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业都将面临炼能过剩难题,而去产能的主要途径将是淘汰低效老旧装置。
安迅思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中国炼油行业总炼能约为7.65亿吨/年,而实际加工量仅5.22亿吨,炼能利用率仅68%;其中主营炼厂(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延长、兵器和中化泉州)合计炼能5.61亿吨/年,2015年平均开工率为81%,这是2010年以来最低,同时也远低于美国91%的平均开工率;地炼能力合计2.04亿吨/年,但炼能利用率不足35%。
展望2016-2020, 我国炼能利用率仍将徘徊在66%-68%之间,过剩问题得不到缓解。
“十一五”中国炼油能力急速扩张,年均增速达到11%,其中主营新增炼能合计超1.3亿吨/年,而另一方面,柴油需求增速却在“十二五”初悄然放缓,尽管这影响了“十二五”炼能的扩张速度,炼能年均增速放缓至4.6%,其中主营累计新增炼能仅6000万吨/年,但这仍难改变炼油能力过剩的局面,炼厂加大负荷“保供”市场的情况被成品油需求疲软,炼厂降低开工率的新常态取代。
未来成品油需求将继续受GDP增速下滑的拖累,且天然气、新能源等清洁能源将在政策扶持下不断发展,这也将挤压成品油需求的增长。安迅思预计,“十三五”中国柴油和汽油的需求增速将分别从“十二五”的2.2%、10%放缓至0.6%和7.5%。不过,从安迅思跟踪的新扩建项目来看,“十三五”中国炼能年均增速依旧将达到4.6%,其中主营(包括民营企业恒力和盛虹的两个千万吨级项目)新增炼能合计达到1.43亿吨/年,新建大型炼厂较“十二五”增多,千万吨级项目包括云南石化、中海油惠炼二期、中科湛江、洛阳石化扩建、恒力石化、中俄东方石化和盛虹石化。这意味着,“十三五”炼油能力过剩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安迅思预测数据显示,“十三五”中国成品油出口规模将扩大。炼厂将紧跟成品油需求结构的调整,降低柴汽生产比,这将缓解柴油的过剩压力。
不过,央企已经意识到了炼油过剩的危机,炼能扩张的意愿减弱,部分新扩建项目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华北石化、海南炼化、洛阳石化的扩建项目,且部分规模在500万吨/年以下,效益差的炼厂将面临被关停和职工分流,如中石化计划在1500万吨/年中科湛江项目投产后,关停现有的500万吨/年湛江东兴项目。
此外,一大批地方炼厂都得到了进口原油使用权,代价是淘汰落后产能。但鉴于这部分能力的占比较小,对化解过剩产能的作用也有限。反而要看到的是,地炼解决了油源问题后,开工率将有所提高,汽柴油过剩问题将更加严重。■
转载请注明来自“安迅思”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marketing@ici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