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颜真卿真迹去日本,恰恰说明中华文明伟大啊|周末好文荐读

王旭的王 王旭的王 2019-04-08


因为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子稿》借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览,台北故宫博物院被大陆网友口诛笔伐,几乎成了汉奸卖国贼的角色。


网友们的理由很简单,这是一件体现了颜真卿大义气节的作品,展示了中国人的凛然不屈,这种作品送到日本展出,简直就是国耻一般的存在。日本这个国家,不配欣赏这样高逼格的,国宝级的作品。


更有人给出一个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说法,那就是这种作品“展出一次,伤害一次”,言外之意就是弄坏了你负责啊。


为了厘清这件事情的头绪,我们就要搞清楚,为什么是颜真卿的《祭侄子稿》出借东京国立博物馆,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作品呢?


大博物馆之间,互相外借的展品,一般都是国宝级的,说实话一般的二三流艺术品,人家一般看不上眼,这种展品经常要漂洋过海,无论安保还是运输的成本,都是相当高的。


《祭侄子稿》


不仅要做到路上万无一失,在展览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展品不受损害,最终完璧归赵,这都对借出和借入的博物馆,是一次次大考。


颜真卿的真迹,之所以能够去日本,说明其镇馆之宝的历史地位,这件作品在历史和文化,以及书法的价值等综合考量上,都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顶级展品。


日本对中国唐文化推崇备至,颜真卿作为唐代的大书法家,以及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地位和文化造诣如何,日本学者知道的不比中国人少。更不要说其“楷书四大家”的地位,大概日本人就差跪着迎接这幅作品进入东京国立博物馆。


关于《祭侄子稿》的历史背景故事,真正了解中国唐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他为了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史思明杀死的侄儿颜季明所写的祭文,字里行间无比悲壮。


《祭侄文稿》一共23行,234字。由于情感激越,这些文字时疏时密,墨色有重有轻,甚至有“枯笔”的痕迹。颜真卿长期积累的书法功力在悲壮的情绪下挥洒而出,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颜真卿本尊

颜真卿和堂兄颜杲卿一门忠烈,被世人敬仰和传颂。这一时期,人们倾慕于颜真卿的书法技艺,更是把他当成了道德楷模,赞扬他个性的坚贞不屈,还兴起了对他的修庙祭祀活动。


在皇室,颜真卿的名篇《祭侄文稿》《争坐位稿》等被收藏于宋宣和内府;在民间,还有很多颜真卿的作品被整理出来,颜书真迹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目标。


高超的书法技艺与深厚的情感,加上颜真卿本人的刚烈气节,都赋予《祭侄文稿》无上的魅力,成为家喻户晓的“天下行书第二”。


对于这样的人物,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任何国家,都是被人敬仰的神一般的人物,这种壮烈的忠义故事,只能让日本人对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发自内心的赞叹。


颜真卿真迹去日本,如果说是输出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这丝毫不为过。


更何况真正的灿烂的文化遗产,永远不是只属于某一个国家,而是可以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甚至有点时候,一些战争爆发,人们更关心文物是否被毁坏,而不是双方谁输谁赢。


被塔利班摧毁的巴米扬大佛

如果战争是以文明被摧毁作为代价,那么这种战争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将背负永远洗刷不静的恶名。


但是在中国,文物的定义似乎格外狭隘,它被视为是一个国家的骄傲,一个民族的自豪,用来标榜自己高人一等的符号。


这是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结果,人们只会关心中国是不是世界的中心,自己到底是不是中央之国,西方人会不会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


当中华文明真的走出国门了,一帮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爱国者,开始对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滑稽而可笑的事情。


正因为有这种狭隘的民族情结,以及对人间大义扭曲的理解,所以大概除了中国人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对追讨文物有如此高涨的热情。


文物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民族自尊的一个符号,所以他们无法容忍这些所谓的国宝,可以存在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他们希望都可以在中国的故宫里,几十年也见不到一次天日。


北京故宫和各大地区博物馆,经常都会有文物外借,为何这次触发了网民如此敏感的神经呢?


这本质上,都是同政治气候分不开的,一方面台海局势日趋紧张,台独的概念在大陆这边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日本曾发动侵华战争,颜真卿的这幅重量级作品,无论其内涵还是地位,都可以让这场争议显得格外焦灼。


就像前面提到的,其实全世界各大博物馆之间,包括镇馆之宝等各种文物互相借展,早已经是全球文化大交流等一个趋势。


比如国外的国宝级文物,就没少来中国,越来越呈现出井喷的架势,以往只能去国外或者欧洲看到的文物,现在在北京上海就能看到。


并蒂莲花梵天东土》雕塑展


比如前年,故宫组织了一个名为《并蒂莲花梵天东土》的雕塑展,里面都是印度公元400到700年的国宝级雕塑,多达140多件,一展就是3个多月。


比如去年,阿富汗国宝文物展在中国举行,公元前3世纪至1世纪的231件金器及其他一些文物,让人赞叹不已,简直是满城尽带黄金甲。


阿富汗国宝展文物

今年的大展,莫过于刚在北京展完,移师上海的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西方绘画500年大展,引发了观展热潮,真的让人不用出门,就可以看到欧洲一流艺术大家的毕生心血,完全不逊色于西方的任何大馆馆藏。


现在上博的董其昌大展,里面就包括从日本三大博物馆借的好多作品,其中还有颜真卿的《楷书字书告身帖卷》,我们不能说这些文物最早就是从中国出去的,就不以为然,如果日本人也是民族情绪高涨,压根就不借给你展,你也什么都说不出来。


颜真卿的《楷书字书告身帖卷》影印版局部


文化的可贵之处在于,人类都可以共享,其中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以及无私的分享精神,才能让各国的精髓不断流动交流,世界才能从这些作品中了解中国,中国人也会从国外的展品中,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文明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种交流,极大地节省了很多成本,尤其是很多人并不是非富即贵的家庭,他们如果想学习西方绘画,如果不专程去一趟巴黎,进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是无法看到这些真迹的。


感谢为我们铺路叠桥的文化使者们吧,正是他们有来有往的交流,我们普通人才有机会获得如此宝贵的学习几乎。而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那些大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很多人并不是博物馆的常客,他们这一辈子看过的展览,都是屈指可数的。


一个有文化、有见识、有眼界、有胸怀、有气度的人,不会像一个怨妇一样,去指责一项再正常不过的文化交流活动。


当然很多人会说,这种作品“展出一次,伤害一次”。这句话乍一听上去,还是有几分道理,事实上却根本禁不起推敲,因为现在的科技能力,完全可以保证展品在外界环境中,不受比较大的影响,一切都是可控的。



无论是借出方,还是接收方,在商谈运输这件文物的时候,都会派出两个特别专业的工作团队,合成一个工作组,以确保万无一失。


展出前,工作组会对文物做一个详尽的评估,确保当前状态可以外借,另外对接收方的环境也会评估,并且在防震、防火、防雷、防盗、防潮和防虫等各方面都做好准备,这才会真正开始合作。


在运输方面,对于纸质文物来说,会采用无酸纸包裹,装入密闭良好的有防水膜、防潮胶的专用木箱里,用海绵等抗震材料进行填充。


值得一提的是,《祭侄文稿》横59.6公分,纵29.2公分,大概相当于两张A4纸横着拼起来的大小。并不像有的大幅国画,收纳和运输相对麻烦,这种尺寸的作品,在精细包装方面要方便和省力不少。

在运输的车辆方面,需要具备恒温湿以及减震功能的封闭式车辆,并配有监视器和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无论是进入空运环节,还是最终的进馆,都会格外严谨,让文物尽量不受影响。


更有意思的是,《祭侄文稿》被安排在一处独立区域展出,真迹展览于低光玻璃展柜中,而且严禁拍照,无论是空气、湿度和光感,都控制到最好。



另外提醒可以到现场的朋友,除了颜真卿的大展外,东京国立博物馆还有一场荷兰巨匠维米尔的大展,他也是我极其喜欢的艺术家,小时候还临摹过他的《窗前读信少女》,可惜没有机会现场一睹真迹,不可谓不遗憾。


最后我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如果一件艺术品,或者文物,它的使命不是展出给后人看,无法对后人在文化和传承上有所贡献,而只是为了完好保存沉睡于库房里,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这种文物其实有和没有,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不能因为害怕损坏,就因噎废食连拿出来展览都不敢,毕竟文物再宝贵,也有尤其真正的价值体现才行,更何况人类的所谓历史,也是在不断消亡,我们总有一天会失去眼前所能看到的所有物质,我们又能真正占有哪一份属于自己的所谓财富呢?


你还可以看:

中国人的确不需要过圣诞节

自抽耳光罗永浩

中老年退役娱乐女明星到底有多扑街

张雨绮为什么一直是人生大输家?


声明:所有文章都是原创,如需转载,必须在后台申请授权。




大脑是最自由的星球 

商务合作请加QQ:2411084881 

文艺连萌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