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狗都不如的直男,到底是一个什么物种?

王旭的王 王旭的王 2019-04-08


1


情人节后的第三天,我站在了尖沙咀弥敦道清冷的马路上,天空刚刚擦出一点晨光,周边早已经人山人海。旁边就是王家卫的《重庆森林》的拍摄地重庆大厦,它居高临下注视着乌央乌央的人群向香港马拉松的起跑线蠕动,起跑线就在九龙清真寺旁边。


弥敦道这个名字听着磅礴霸气,其实就是一条中间有着绿植隔离带的老式双排道,如果论大小和排场,随便在北京通州找一条路,都比它宽不知多少。


但就是这样一条小路,有74000多人一起跑过,绝大多数人素不相识。


这就是体育,或者马拉松的感召力。


我跑过内地的很多马拉松,香港马拉松是我一直期待尝试的,一方面它的地理位置很方便,另一方面我很喜欢香港,爱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跑下42.195公里的铁血征程。


用铁血征程来定义港马,一点都不夸张,这里有一条亚洲最虐的赛道等你品尝。


之所以说港马虐,是因为其起伏太大太多,以至于能有一段持续的平路可跑,简直是上天的恩赐。本身就算是北京这样一马平川的地形,跑下一个全程的北马都是很艰苦的事情,更何况港马这样还要沿途加这么多戏,不少人也因此临阵脱逃。


港马之所以难,是因为要跑过传说中的 “ 三桥三隧 ”,“三桥”是指昂船洲大桥、青马大桥和汀九桥,全部位于赛道的前半程。 “三隧”,则是指南湾隧道、长青隧道和西区隧道。这些路段都伴随着大幅度的爬升或下降,对人的心肺功能要求很高。


2



真正开始跑了,才发现香港真是一个地形变化极大的城市,刚跑到8公里,就是一个长达两公里的大坡,不少人一下就蔫了。


这种大坡充斥着整个比赛,赛事刚过半,就有好多人放弃成绩开始散步,变成一只只溜达鸡。除了无处不在的大坡外,还有四五条隧道,那是一种一眼望不到头的绝望感,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会特别抓狂。


尤其是35公里处的1.5公里大坡和暗无天日又闷热的西区海底隧道,可以媲美波士顿马拉松的“心碎坡”。有一对情侣跑着跑着,姑娘累哭了,男孩一边安慰她,一边拉着她跑,看上去让人想笑。



可能是对困难估计很足,可能是核心力量很好,几乎所有的大坡,我全坚持跑完了,成绩看上去跟平时差不多。


港马还有一点让人难忘,那就是飘忽不定的大风,尤其在跨海的大桥之上,那种斜刺而来的海风,很容易成为压垮选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冲过终点后,我才发现,左脚大拇指甲下面已经淤血,完赛之后停下来,脚都不敢着地,流出来的积液把袜子都染透了。


可我从未想过放弃,我就是这么硬核的一个人,越难的事情,越容易激发我的兴趣,至于斗志,那几乎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本能。


马拉松是一项特别虐的运动,无一例外的跑完后的浑身肌肉的撕裂感,加上这种赛道,这辈子都会难忘。


美国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说,她很讨厌身处战场的感觉,但又迷恋那种刺激。这是一种战斗型人格,身处其中的人会获取巨大的成就感,也可能堕入无尽的虚空。



3


港马就跟所在的城市一样,是一个故事很多的赛事。2012年,因为艳照门而一度销声匿迹的陈冠希,在港马赛道上以3小时55分46秒完成自己的首马,一时间成为舆论的热议话题,被视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励志偶像。


喜欢跑港马的娱乐明星很多,比如陈奕迅的太太徐濠萦,首战港马便取得3小时52分的好成绩,打破了之前陈冠希创下的记录,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肯尼亚徐”。今年就有跑友在赛道上遇到了她,据说人相当和善开朗。


这次之所以能跑港马,是通过一家赛事公司报的名,他们给安排的柏宁酒店就在终点附近,透过窗户一眼就能看到香港的极致繁华。



香港人的服务意识特别好,我们这些完赛选手,尽管早上已经办完退房,回来取行李时,酒店仍然会给安排到健身中心去冲澡,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不让大家一身臭汗去赶飞机。


这两年跑过不少马拉松,也花了相当多的钱,比如这次来香港,只是跑马就花费了7000多块。我妈问我说,花这么多钱去跑步,这值得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想过,跑马是一项挺奢侈的活动,哪怕不是去香港,只是在内地随便一座城市,跑一次马花掉2000块也是稀疏平常的事情。有的人瘾还特别大,每个月都要跑,更有极端者,一个月还要跑好几次,一年要花掉多少银两,稍微算一下都能知晓。


至于跑马的装备,从腕上的计时手表,到身上的服装,再到脚上的一双鞋,好一些的一套下来,万八千都打不住。


这次入住柏宁酒店的时候,还认识了一个上海哥们,他全身上下一套波士顿马拉松的行头,从上身的长袖外套、背包以及帽子,一看就是一资深跑者。


他在办理入住的时候,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安静等待,随便闲聊的时候,他说每年在马拉松上花费巨大,去年带全家人一起去了波士顿、纽约和伦敦,他去跑马的时候,家人就去旅游购物。仅仅是来回的路费以及住宿等费用,三个目的地就花掉了将近20万。


至于国内的马拉松花费,在他看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说你这一年在马拉松上的花费,没有三五十万下不来啊。他笑而不语。


4


我们现在很多人谈消费主义,会习惯性地列出一个等级链条——少女>少妇>大妈>孩子>老人>狗>男人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作为一个直男,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是艰辛且羞怯的,因为你不小心就会成为油腻的代名词。哪怕你不愿意投身到消费主义的怀抱中,都会被人定义为无用的废人,连条狗都不如。


直男真的是穷酸邋遢,连狗都不如的废物群体吗,事实上这不过是粉丝经济下的统计学,给大家制造的一个假象。


中国银联连续10年追踪移动支付数据,发现2017年中国男性月均网络消费5000元以上的比例达到23%,首次且明显高于女性的15%,看上去男人比女人败家多了。


2017年达沃斯论坛上,波士顿咨询公布过一个调查数据,中国男性的年均消费支出达到10052元,已经超过女性。



那么数据已经摆在那儿,直男为什么还被认为是说大话使小钱的屌丝群体呢。


因为直男的冲动型消费太低,他们更愿意为情怀,或者持之以恒的爱好买单。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情况,直男在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成为最不容易被收割的群体,那么被嫌弃就是必然的。


直男的消费特征,在娱乐和体育领域,体现得特别明显。他们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他们的脑回路,以及消费方式,同手起刀落如流水线一般的割韭菜方式太格格不入了。


有人拿直男扎堆的虎扑为例,2016年曾经仿照世界杯赛事,搞过一次最美女神票选。结果最终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冠军是贾静雯、亚军是高圆圆和林志玲,季军是张梓琳。



贾静雯和林志玲姐姐,那是四旬高龄的女神级人物,就快进博物馆了,至于高圆圆,相信85后对她熟悉的都不多,至于张梓琳的知名度,在体育圈比娱乐圈要大。


2017年的选美结果,更为夸张,冠亚季军分别为邱淑贞、高圆圆、王祖贤和朱茵,邱淑贞和王祖贤都是五旬的奶奶级女神,朱茵只有70后没次看到《大话西游》,才会泪流满面想起她吧。


只有2018年稍微正常一点,冠亚季军分别是佟丽娅、高圆圆、刘亦菲和林允儿,好歹有了林允儿这个90后。


我真的忍不住要发出天问,为什么迪丽热巴这样的超级大美女,竟然首轮就能出局,现在的直男审美,连我这个70后都看不下去了,大家依旧活在远古时代。


5


虎扑曾经有个用户年龄的数据,占比最多的33%的用户,年龄在31到35岁之间,这简直就是中国直男群体的一次大阅兵,说白了中国直男目前具有网络话语权的,掌握在80后的手中。


至于什么90后,00后,已经消逝到不见。


我一度有点怀疑,直男是不是就要绝种了?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真正有消费能力,且愿意花大钱的,都是大叔级,或者走向大叔阵营的直男,他们注定跟粉丝经济是直接冲突的。


还有一个数据可以佐证这个判断,那就是现在篮球鞋销售领域,卖得最好的还是乔丹系列,后面的是可别、韦德和詹姆斯,以及极其励志的悲情巨星罗斯,至于什么杜兰特、库里和哈登这些当打球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要知道,体育是直男们的基本盘,直男们对自己最认同的巨星,都是买旧不买新,情怀压倒一切,那么迪丽热巴首轮出局,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想赚直男的钱,你得在价值观层面征服直男,还要禁得起时光的考验,想靠脸蛋好看就把钱赚了,真的是想都别想。


这是直男可贵的地方,也是在消费主义最讨厌的一点,谁让你们这么有主意了,冲动一下你会不会死?


大概正因为这一点,就连NBA都被逼得只能拉来吴亦凡和蔡徐坤这样的鲜肉来站台,引发了一轮钢铁直男们怒怼鲜肉粉的大战,在后者看来这无疑是一种背叛。


6


其实只要直男认准了一件东西,他们哪怕砸锅卖铁,都可能全情投入。当年我混高尔夫圈的时候,看到大叔们买装备那才叫一个疯狂,十万八万一套的球杆,眼都不眨往家搬,有的人家里专门设一个仓库,用来摆放那些昂贵的装备。


当时有家日本球具品牌,针对中国市场出了一套黄金杆,一套要168万,就差在杆头上镶蓝宝石了。就是这样的一套杆,生产多少,中国人就能买多少,想想十年前,真是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


至于什么赌钱,更是大叔们乐此不疲的社交方式,某娱乐明星(就是春晚舞台上大家特别想念的那位的小品搭档)跟损友们赌钱,一场球下来输掉4000万,一度轰动京城高尔夫圈,这在十几年前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


直男们要是疯狂起来,哪有女人什么份儿,更不要说只知道摇着应援板的小丫头,她们的钱还是她爸给的吧。



在那个高尔夫欣欣向荣的年代里,所有的人都觉得,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闭着眼都能被金光闪闪的前路晃到得戴上眼罩才行。那个时候,普通的小白领都走进球场挥杆,这是中国经济腾飞最好的代言。


那时候还有一个人也打高尔夫,他就是后来怒揭酒店卫生乱象的花总,他因为写了一篇《高尔夫装逼指南》,我还专门为此在延安西路的办公室拜访过他。


其中有一段,节选出来,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才叫消费主义——


对面先生呷了口咖啡,盯住你黑白分明的双手一脸仰慕。“啧啧,X总球技不凡呐,这阴阳手得下多少功夫啊!”你藏住内心淡淡的嫌恶,答,“甘海子太高了,上周去忘了涂防晒霜。也就打着玩玩,活络下筋骨。”那人在脑海里疯狂百度甘海子到底在哪儿,你微笑地补了句,“哦,就是丽江。”


这就是我印象中最繁荣的中国的印象,当时有很多特别特别有钱的直男,这些直男都是上了岁数的大叔。


只有跟着大叔们,你才知道,这个繁华的俗世中,什么才是好东西。也正因为你真正全身心投入过消费主义的怀抱中,才有底气评论消费主义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7


我记得除了高尔夫,我跟花总还聊过表,他说自己很喜欢万国的葡萄牙系列,后来我跟钢琴家赵胤胤聊起表的时候,他还是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劳力士才是真正懂表的人的心头好。


对赵胤胤的观点,我是很认同的,因为在他家里,我亲眼目睹了几十块名表,最便宜的是劳力士的绿玻璃闪电针,后来这个款式在市场上被炒出了天价。


赵胤胤说,一个男人,一生中一定要有一块劳力士。


于是去年去香港,我买了一块心仪已久的劳力士日志41,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一个物件上,会一次花掉大几万块钱。


时间是一种宇宙客观存在,没有人可以征服它,所以腕表作为一种计时器,会衍生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这就一点都不出人意料。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送给我各种表,这种时间观念,以及计时文化的滋养,终究一天会以消费主义的面貌在一个节点绽放,力度之大让我猝不及防。



这次来香港,本来没打算买表,去周大福帮我妈买点东西,恰好看到帝舵专柜送来一只传说中的小铜花,这款表从面世起就全球缺货,在内地更是极难遇到。


店员说有人预定了,我不死心让他问问,结果对方说明天拿,经理过来了解了一下,说对方没付定金就给你吧。帝舵是劳力士的副牌,当年创始人威斯多夫打造它,就是想打造低配版劳力士,让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顶级计时器。


事实上它的品质不输给劳力士,这款表的款式更是跟上世纪60年代的劳力士水鬼一样。这个表之所以这么抢手,在于其青铜材质,据说每一个人佩戴几年后,因为青铜的氧化,会产生独一无二的效果,类似于所谓的文玩中盘的感觉。


你用贴身器物产生的关系越多,越会产生特别的化学反应。相比于之前买的表,其实这款表跟我的气质更搭,更粗粝简单粗暴,这种风格本来就是直男的毒药吧。


两次来香港,两只表,花掉了小十万块,直男败起家,不输给任何女人吧。


8


其实直男这个物种,理解起来很容易,他们只会为情怀,或者持之以恒的爱好买单,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文化范畴。你想赚直男的钱,那就需要做长期的市场培育,想通过快消品,或者什么明星限量款,就让直男掏钱,基本上很难。


其实相比于女性来说,直男更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每购买一个物件,这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能陪伴自己多少年。


如果在价值观层面上,消费主义无法形成呼应,那么这种行为就很难达成。


人终究还是希望成为最好的自己,哪怕只是购买一件东西,这种心理在直男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


作为一个直男,我想说的是,无论你买了劳力士,还是香奈儿,这些不过是你拥有的一个物件,那种体验必须是走心的,你对生活方式的理解,否则再怎么是你的心头好,也终究是物质的呈现方式之一。


你不会因为它们而更优秀,也不会因为它们而更庸俗,不必将它们的意义无限拔高,也不用在意别人的批评和诋毁。


相比于我们买过的任何一件奢侈品,如何让自己不断提升,做到“君子不役于物”,这才是我们身处俗世中,需要冷静意识到的关键所在。


9


2016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巴黎,住在巴黎圣母院附近的一个古旧的公寓式酒店。公寓只有30平米左右,房子因为年代太久远而古旧,卫生间是当年的小储物间改的,坐在坐便器上都无法完全伸直双腿。


一向喜欢观察的我发现墙上有一张装着镜框的的人物照片,下面有一个金色的铭牌。铭牌上写着这个人叫拉比·普雷沃(普莱伏)(1697年-1743年),他的一生经历颇为曲折,很有传奇色彩。


他从小受耶稣全教育,当了初学修士,成年后投军当兵,离开了军队后又做了本笃会修士,数年后因事无法在法国居住,逃到荷兰和英国,以后回国创办报刊《利弊》。普莱沃神甫写了许多著作,主要的有《一个贵人的回忆灵》、《克里夫兰先生传》、《基勒林的修道院长》等,最牛的还要属《曼侬·雷斯戈》。


铭牌上明确写着,他从1721年起在这所公寓住了10年,人生倒数第二个十年,大概是回国创办《利弊》的时期。



上面还将他影响力最大的作品《曼侬》标注出来,这部小说在国内上世界80年代就有译本,以它为蓝本的歌剧在上海还有过大型演出,他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人。尽管普雷沃神甫是一个有着相当影响力的人,但这座宅子的外面根本看不出来,只有在屋里的墙上订着铭牌,不得不说法国人在文化保护上如此独具匠心,每一个低调内敛的细节都写满了这个国家骨子里的骄傲。


我在巴黎看过那么多风景,无论是消费主义引领的奢侈品大赏,还是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的文化盛宴,或者凯旋门前的人流如织,这个公寓里看到的铭牌,是留在内心最特别的一个回忆。


这个作家生前,因为颠沛流离,并不是什么富足之人,没有什么劳力士或者百达翡丽,可以点缀在他的腕间,他能做的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持续输出好看的作品。


他去世了276年,人们不但记住了他的作品,他住过的房子,也变得与众不同。如果他生前用过什么物件,相信送到拍卖市场上,也会价值不菲。


这才是牛逼的人,牛逼的人是他会发光发热,赋予身边一切以光芒,而不是只靠奢华的东西,为自己加持这么简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浑身上下都是爱马仕的中国大妈,才应该闪耀人类史。


看过越多的风景,见过怒多的浮华,对于一个内心笃定的人来说,这不但不会扰乱他前进的方向,反而更让他坚定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切不过是这一生助推自己的燃料。


永远要相信,未来会更好,因为你可以做到,你自己才应该是最好的奢侈品。


让自己变成独一无二的奢侈品,才是我们生而为人努力的根本。


用力去生活,不舍昼夜。


您还可以看:

英语大神带你精读外刊,100 天免!费!学!

向硬核女青年李银河先生致敬

我就是佩奇

关注咪蒙的都是些什么人?

自抽耳光罗永浩

张雨绮为什么一直是人生大输家?


声明:所有文章都是原创,如需转载,必须在后台申请授权。




大脑是最自由的星球 

商务合作请加QQ:2411084881 

文艺连萌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