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方司法规范】湖北省印发《湖北省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办法》(修订)

为了规范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湖北省省司法厅对《湖北省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一、修订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2020年8月,省司法厅制发了《湖北省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分级处遇办法》等社区矫正刑事执行的12个规章制度。2020年11月,省司法厅收到省人大转来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移送审查建议的函》,要求对《湖北省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分级处遇办法》进行审查的建议,省司法厅经研究决定对部分条款进行修订。  


二、主要修订内容  


本次修改根据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移送审查建议的函》中相关意见,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部分限制性条款进行了修订,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保护。具体如下:  

一是增加社区矫正对象权利保护的原则性条款。在总则部分第三条增加一款“实施分类管理应当避免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作为开展分类管理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  

二是对与社区矫正法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了修订。根据社区矫正的措施和方法应当避免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要求,将第六条第(五)项进行修订,改为“依法接受信息化核查和实地查访”。  

三是依法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申请外出的权利。根据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七条“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的和第三十四条“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规定,将第六条第(六)项进行修订,改为“未经批准不得外出”。  



湖北省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深化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合理利用工作资源,充分发挥分类管理的激励和调节作用,调动社区矫正对象自觉接受社区矫正积极性,强化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法和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裁决内容、犯罪类型、矫正阶段和再犯罪风险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划分不同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管理。  

第三条 实施分类管理应当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区别对待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正面引导、因人施矫的工作方法。  

实施分类管理应当避免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第二章 分类标准和管理内容  


第四条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入矫时间、现实表现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可以划分为严管、普管、宽管三个类别,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第五条 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严管:  

(一)入矫时间不满两个月的;  

(二)综合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等级的;  

(三)受到训诫两次以上、警告、治安处罚等行政处罚的;  

(四)考核不合格的。  

适用普管的社区矫正对象出现上述第(二)至第(四)项情形之一的,调整为严管。  

适用宽管的社区矫正对象出现上述第(二)、(三)项情形之一的,调整为严管。  

第六条 适用严管的社区矫正对象,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一)每周报到1次、书面汇报1次;  

(二)每周接受个别教育1次;  

(三)每月参加学习教育时长不少于12小时;  

(四)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活动时长不少于12小时;  

(五)依法接受信息化核查和实地查访;  

(六)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第七条 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普管:  

(一)严管期满两个月,经考核合格者;  

(二)综合评估结果为中风险等级的;  

(三)严管期内受到表扬的或者连续两个月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  

适用宽管的社区矫正对象,出现本规定第五条第(四)项规定情形的,调整为普管。  

第八条 对适用普管的社区矫正对象,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一)每两周报到1次、书面汇报1次;  

(二)每月接受个别教育1次;  

(三)每月参加学习教育时长不少于8小时;  

(四)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活动时长不少于8小时;  

(五)依法接受信息化核查和实地查访;  

(六)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第九条 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宽管:  

(一)普管期间连续2次获得表扬的;  

(二)综合评估结果为低风险等级的,且矫正期间,有见义勇为、抢险救灾等突出表现,或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等突出事迹的;  

(三)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第十条对适用宽管的社区矫正对象,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一)每月报到1次、每两月书面汇报1次;  

(二)每季度接受个别教育1次;  

(三)每月参加学习教育时长不少于4小时;  

(四)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活动时长不少于4小时;  

(五)依法接受信息化核查和实地查访;  

(六)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第三章 审批与办理  


第十一条 县级社区矫正机构负责分类管理的审批工作。受委托的司法所负责分类管理的具体落实和考核工作,并提出类别审批和调整建议。  

第十二条 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结果和奖惩情况作为分类管理审批和调整的依据。  

第十三条 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受委托的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遵守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等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类别,落实相应管理措施。  

第十四条 对普管类、宽管类社区矫正对象评定管理类别考核周期为三个月。  

第十五条 对社区矫正对象评定管理类别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一定范围征求社区居民、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的意见;  

(二)受委托的司法所组织矫正小组成员进行集体评议;  

(三)受委托的司法所提出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的评定、变更建议,公示后审定上报县级社区矫正机构;  

(四)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审批;  

(五)对社区矫正对象宣布分类管理类别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十六条 社区矫正期限不足三个月的社区矫正对象,入矫严管期限一个月,经评估无现实危险性的实行普管。  

第十七条 县级社区矫正机构每季度将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情况上报市、州社区矫正机构。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司法厅负责解释。此前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九条 本办法之以上、以下均包含本数。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来源:社区矫正宣传网


刑诉规范总整理
刑法规范总整理案例刑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