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链接丨通衢阡陌舞山间——泸县石桥镇“社社通”建设扫描

2017-11-10 人民网 泸县发布

手机人民网截图


通衢阡陌舞山间

——泸县石桥镇“社社通”建设扫描


文/黄祖泉  图/王普亮


车行在泸县石桥镇乡间,一条条崭新的“社社通”水泥路巧循山形蜿蜒深入,纵横交织,在全镇各村之间形成了一个个畅通的循环圈。

洪安桥村“社社通”公路全景

 

今年2月,石桥镇第一条“社社通”水泥路大堰村新桥到赵天堂段2公里通过验收;10月,洪安桥村灯杆山到骑龙坳段4.3公里建成。“最早”、“最新”两条道路是石桥镇“社社通”建设由“原地起跑”向“加速冲刺”迈进的精准诠释。

 

如今,满载着希望与幸福的通社道路,如彩练般在石桥镇旖丽如画的山水之间延伸。

 

“两年的任务一年完成”

 

石桥镇“社社通”水泥路建设总任务数达到154.4公里,居全县第二位。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石桥镇快速高效推进工程建设,严格按照5.5 米路基、4 .5米路宽、20公分路厚的标准施工。截至目前,已完成硬化150.5公里,剩下的预计在11月底全部建成。2017年新建的硬化公路里程数,将达到往年所有硬化里程数的总和。

 

“两年任务一年就能完成,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镇上下众志成城,形成责任共同体。”镇党委书记郑晓波介绍,石桥镇联村领导、联村组长与各村建设成绩直接挂上钩。

 

洪安桥村已完工的“社社通”水泥路

 

为了激励各村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石桥镇创新考核办法,分季度对各村进行考核,处罚后三名,奖励前三名,镇上同步进行适当的补助。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考核重点,第二季度考核重点是绝对值,第三季度考核重点改为完成率。

 

在全镇“社社通”水泥路建设现场会上,镇村干部都异常严苛,尤其是各村干部、群众更是以挑剔的视野,用卷尺和竹竿仔细核对其他村“社社通”水泥路的宽度、厚度、路面质量,现场检查配套设施、养护质量等。

 

“要让各村干部在考核别人的同时自检进度和质量。在比较中找差距,在考核中学先进,我们追求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全面开花。”各村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态势是石桥镇党政领导最愿意看到的景象。

 

各村在重压之下激发起敢做善成的劲头,银朝村在第二季度考核中位列第三名,但是村党总支书记鲁道祥和村主任万绍超依然感到肩上的压力,“我村建设任务达到21公里,全镇排第一,里程多、任务重。但是‘社社通’水泥路能造福全村群众,压力虽大,我们更要做好协调工作。第二季度冲进前三,第三季度力争保住前三。”

 

“谁也不想落到最后,我们希望提前完成。我村有11.6公里的任务,已经完成9.8公里。”吉祥村村主任刘朝贵介绍,吉祥村大部分区域在在山上,施工条件相对更差一些,他们在着力推进山下道路建设进度的同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山上道路的建设。

 

“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说话容易见面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别人是水泥路,我们是水、泥、路。”山上群众用俏皮的俚语准确概括了过往山路的问题。如今,条条平坦如砥的“社社通”水泥路在石桥镇让漫长凝成瞬间,把坎坷变作坦途。

 

石桥镇在线路规划上与贫困户出行结合起来,以前家住山顶的吉祥村4社贫困户黄列明最有体会,因为危房改造政策,她家7月份搬进新家,9月份,吉祥村兔儿山到降刀弯段2.4公里的“社社通”水泥路就从她家门迤逦而过,全家人上山下镇顿时方便了很多。这段路联通石桥镇到方洞镇的主路,打通了大山的出镇通道,极大提升了当地130户410人的出行条件。

 

兴盛村2社“社社通”公路施工现场

 

“农村交通路网的畅通,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绝大多数群众是支持的,他们筹资、监督都主动参与,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要更加用心用情去做好这项工作。”说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杜良仲感触良深。

 

“银朝村12社身有残疾的村民吴绍修在完成筹资后,又主动捐了3000元,10社村民杨小平、鲁光荣也在完成筹资后,分别捐了1300元、1200元。”鲁道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颇为感动。

 

为确保“社社通”道路的质量,全镇各村成立了由群众代表和镇村社干部等组成的监督组。作为监督组的一员,银朝村5社村民鲁学灿全程参与其中,“我们对路基、混凝土、路面都很重视,每天都到现场,量宽度、厚度,检查用料比例,随时都在抽查监督,确保质量达到标准。”

 

建成后,石桥镇还要树立起公示牌。“质量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施工队伍、施工人员、联村干部、村民代表等都会公布在上,干得好,这就是‘功德碑’;干得不好,这就是‘耻辱碑。’”郑晓波说,“我镇有严谨的验收制度,11月底还将出台道路管护制度,让这些道路更好为当地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硬件基础,成为真正的幸福之路。”

 

“筑起产业发展新跑道”

 

道林沟景区因为其厚重的自然禀赋,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周末来休闲观光。过去因为道路条件的制约,游客规模、体量较小,大多以零散游客为主,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有限。

 

“道路的建成并不是工作的完结,石桥镇把一条条路作为产业发展的新跑道。为了促进道林沟景区的整体开发,拟将整合农丰、吉祥、银朝、兴盛四村的力量,成立道林沟景区联合党委,协调群众关系,协助景区管委会开展工作。”“社社通”工程的顺利实施激发了石桥镇党委政府的新思路。

 

村民自发养护新建公路

 

“我镇把‘社社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实现农村基础改善与产业发展‘双提速’。”杜良仲说。

 

目前,道林沟景区开发不断深入,“社社通”水泥路不断延伸,游客也越来也越多,在游玩的同时,他们也购买了当地的土鸡、土鸡蛋、花生等农产品,采摘柚子、李子等优质果品,山里高品质的农产品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外输出的数量也比以前有了明显增加。

 

“‘社社通’道路贯穿我村规划的产业区域,目前,我村柚子种植面积100亩、李子种植面积200亩,杨梅种植面积40亩,有一定发展基础,因此,结合道林沟景区建设,我村规划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和稻鳅养殖产业,让我村优质农产品真正能走出大山。”谈到吉祥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刘朝贵信心十足地说。

 

对银朝村产业发展,鲁道祥等村干部同样胸有成竹,“我村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大棚蔬菜、砂糖橘、青见橘、葡萄、柚子等种植产业,依托电子商务,将我村的优质农产品推销到外地,让村民增收致富。”

 

洪安桥村在水果种植产业上做大文章,已建成砂糖橘基地200亩、柚子基地100亩,同时优化原有荔枝园,种植规模从400亩扩大到900 亩;大堰村计划利用退耕还林土地招商引资企业种植水果1000亩……

 

路宽了,道平了,交通方便了,产业加快发展就成为各村共识,一个个产业在石桥镇各村逐渐展开。

 

文丨黄祖泉  图丨王普亮  编辑丨阳彬  审核丨黄祖泉




更多新闻:

头条丨《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专家组到泸县调研

学习丨新华社评论:深刻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聚焦丨平安泸县:治安防控体系基础建设

链接丨泸州日报头版头条  泸县:夯实宜居底色 建设幸福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