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老年长期照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主办的“互联网+”背景下长期照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互联网+护理服务”专科护士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举行,市卫健委规划发展处处长徐崇勇、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兼老年长期照护研究所所长章晓懿教授、闵行区卫健委副主任马应忠、闵行医院党委书记赵燕萍等出席并讲话,会议由闵行医院副院长宋爱芳主持,出席活动的还有来自本市多名护理管理领域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是上海最大的区属三级医院之一,2020年门急诊人次逾221万,覆盖到闵行、徐汇、松江等区域,2020年入围“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省单医院前百强。这次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老年长期照护研究所合作,设立“互联网+护理服务”专科护士实训基地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多位护理领域专家表示,相信双方的合作能结出硕果,并将“互联网+护理服务”专科护士培训的“闵中心模式”扩大到全市乃至长三角地区。上海交通大学老年长期照护研究所所长章晓懿教授作了《老年长期照护与互联网+护理》的主题讲演,章教授介绍,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70%,老龄化社会呈现出老年人口总量巨大、高龄化问题突出、失能老人持续增加、慢性病老人持续增多、空巢老人规模持续上升、无子女和失独老人增多等特点,“互联网+护理服务”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 把护理服务从机构内延伸至社区、家庭,将成为一大趋势,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保证“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规范完善服务流程与风险分担机制,保障“互联网+护理服务”安全;合理制定“互联网+护理服务”价格及报销制度;合理配置“互联网+护理服务”人力资源。
在论坛上,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护理学院院长、上海市护理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施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总督导、上海市护理学会中医专委会主任委员陆静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上海市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三莲,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护理部学术主任徐建鸣等护理领域专家,围绕“互联网+护理服务”给长期照护带来的影响、上海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2年多来带来的改变、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如何更好地辐射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论坛邀请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护理部主任叶丽萍就《“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同质化实施方案构建》、大华医院护理部主任杨雅就《二级综合医院病人出院后长期照护实践》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小护来了”总经理毕成亮介绍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设计及运营管理情况。
市卫健委规划发展处处长徐崇勇对闵行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和护理人才培养表示肯定,他认为,“互联网+护理服务”不仅是应对深度老龄化的现实选择,也是生活数字化和服务业发展的新业态,更是缓解当前看病难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他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探索“互联网+护理”治理体系建设,如准入资质、风险评估和化解、定价以及监管等;二是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人才建设,希望闵行区基地能在人才培养上走出一条新路;三是要加强友好型平台建设,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朋友使用的便捷,更好地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