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质课件·俞建飞: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张家港【纲要(上)-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港城历史之家 Author 陈洁平




作者简介

俞建飞,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从教至今以满十年,初步形成高效低负的教学风格。自从教以来,专注于课堂教学的探索,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磨合。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知识整合﹒学习支架﹒史料运用

统编教材内容多,容量大。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整合,相当有必要。可以用表格式整理,基础填空等,也可用思维导图式整合,比如气泡图、双气泡图等等。

如何凸显落实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学习支架是突破口。从某种意义上讲,前面所提及的知识整合,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支架,提供一个学生可以攀援前进的路径,为学生以学习主体的地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

除了知识整合的支架,还有史料解析和理解的支架。赵世祥老师的关于太平天国《湖口清政府和太平军作战图》、鸦片战争中的合约签订的场景图的学习支架的建构就是很好的榜样,教师给与一定的思路和视角的支撑,就像森林里的面包屑,一路指引学生走到制定位置。这种支架,必依托具体的史学认识方法,史料分析方法等内核而建构的。

  课堂的史料选取,必须要典型。如周云华老师提到的,课堂主问题要大致包含课堂涉及的知识要点。史料的选取是否可以借鉴这样的理念?选取典型的、与课堂教学内容有较高契合度的史料,可以围绕其展开教学,而不用机械的堆砌史料来满足知识的覆盖度。其次,对于史料的解析要充分,可以从史实、实识、史法多方面进行解读、辨析,甚至评析。要用史料解读的深度和宽度代替史料数量的丰度和广度,在在史料的深度解析中实现深度学习。
精彩点评

这节课以历史影响评价如何生成为主题。俞老师将历史影响从构成上进行分解,并将其设置成学习支架,将原本比较囫囵的概念变成可以接触、可操作的学习内化过程。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辨析题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进入的、可以操作的、难度适中的学习场域。学生能够较快融入教师的预设轨道。

总体而言,这堂课设计较新颖,历史味足,值得学习。

                          ——常青藤实验学校  胡德巧

编者说
这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俞建飞老师根据统编教材《中外历历史纲要(上)》第九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精心制作的课件,课件首发于公众号“港城历史之家”,欢迎大家关注。经“港城历史之家”公众号授权独家发布。未经本站许可,严禁任何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媒体转载。
统编历史教研苑感谢作者倾情奉献。欢迎大家通过底部留言发表看法和见解,我们也将及时精选留言后再次分享。统编历史教研苑平台感谢大家的关注,真诚期待大家惠赐佳作,我们将一如既往,与您共同打造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教研新阵地。
统编历史教研苑是高中历史教研公众平台下设的新教材教研专题公号,成立于2020年3月21日,由新管理团队独立运行,将立足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前沿,精选网络优质资源和名师工作室讯息,以“分享、学习、交流、共进”为宗旨,全力打造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教研新阵地。期待您的佳作赐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