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决定带女儿来澳洲上小学?
文 | 天月
前几天读了一本书,讲财务投资的。作者和他的妻子曾经是德勤的审计师,在33岁的时候实现了财务自由。周游世界几年,玩够了以后,决定遵从内心的选择,开创自己最热爱的事业——专业投资。现在他是澳洲一位知名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合伙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并且做了很多慈善事业。
在这本书的开始,作者花了许多笔墨说明了一个观点:在漫漫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做许多糟糕的决定(就连股神巴菲特也犯过很多错误,不是么),但成功者的区别在于——他们在一大堆糟糕的决定之中,做出了几个非常关键的正确的、明智的决定。作者以他做投资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正是由于他做了几个关键的正确决定,他们夫妻俩才在三十多岁时实现了财务自由。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他的这番话感触很深。其实不光财务投资如此,假如每个人老了的时候都愿意写一部回忆录的话,就会发现,每条人生道路都是由N个重大决策串联起来的。
对我们来说,带8岁的女儿来澳洲念书,是我家的N个重大人生决定之一。这个决定无疑会影响和改变每个家庭成员的人生。
所以,此文不仅写给亲爱的你们看,也是写给若干年后的自己和女儿的备忘:我到底为什么决定带她来澳洲上小学?
在北京的几百万个家庭中,我家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老公是70后,我是80后,大学毕业后都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在北京的传统媒体行业最不景气的那几年开始转行,折腾过不少事,期间女儿在08年出生,直到她两岁以后,我们俩的工作和收入才渐渐稳定下来。典型的白领工薪阶层:日常开销外,每年也能存下一些积蓄,房一套(非学区房),车一部(一般代步车)。
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既然把一个小生命迎进家里,我们就希望女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平安健康地长大。
08年“三鹿事件”爆发的时候,正是女儿刚出生的那个月。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我没买过国产奶粉及任何奶制品。肉和蛋吃的是认识的朋友自家农场养的,酸奶是家里自己做的,馒头是家里自己蒸的……说葡萄抗生素多,我就不让她吃葡萄;说鸡肉激素多,我就不带她去肯德基麦当劳;说零食里有害添加剂多,我就不给她买零食;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孩子天性发展,我就送她去游戏为主的幼儿园。
但如果说这些都是“花钱”、“自制”和“不买”三种办法可以解决的问题,2013年冬天起,面对女儿的鼻炎和咳嗽,我真的拿不出任何解决方案了。
那阵子口罩和空气净化器成了微信家长群里每天讨论的主题。后来,幼儿园该在什么样的天停课、孩子们去了幼儿园该什么时候户外活动、活动多久、参考的空气指标该是多少……也成了延伸出来的主题。争论过后,最终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大家集资给幼儿园买了空气净化器,团购口罩,团购各家用的空气净化器、车载空气净化器、PM2.5指数表,同意指数到了几百就不去幼儿园,指数到了几百就减少户外活动……
有一个周末,我们周六在家关紧门窗呆了一天,第二天周日,老公说,实在憋的不行,去远郊透个气吧。我们开车一路到了慕田裕长城附近,四周仍然笼罩在一片灰色中。老公的朋友发来微信问:“你在干嘛呢?”他回:“我们躲雾霾呢,现在到怀柔了,还是不行,打算再跑远点。”朋友:“别跑了,今天整个华北都这样。”
我点开我的微信,幼儿园家长群里在研究哪个牌子的空气净化器性价比高。我删除了全部消息,放下手机,看着挂着鼻涕向车窗外张望的女儿,说:“回家吧。”
我们商量过两条路,一是老公家在南方,带着孩子回他老家。问题是南方的环境污染虽然比北方轻得多,但教育却还是不及北京。二是去厦门或者深圳。可我们户口不在这两个地方,恐怕上学又要费周折。还有一点,我们在北京积累了十多年的工作基础,到了新的地方就得归零,从头来过。
既然都得从头来过,那不如就出国吧。
亲友们对我们这个想法有各种疑问,其中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孩子出国念书,大学再去也来得及,小学就出去,太早了点吧?
大家说的“早”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的基础没打好,出去就会失了“根”。二是人是在少年时代建立起与某种文化的认同感,在这种认同感建立起之前就出国,会造成文化归属感的缺失。
在出国之前,我对这两个问题都无以反驳。我抱着坚定的决心做了关于出国的一切准备,而把这样的“深层次”问题先搁在一旁。
来到澳洲之后,我们真正开始在这儿生活了,我开始一点一点地思考这两个问题。首先,小学阶段的孩子,虽然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基础,但母语已经是中文,这是毫无疑问的了。如果说一种语言背后是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与中文相关的思维方式也已经初步建立。这就是他们继续积累文化基础的基础。
以我女儿来说,她现在最爱听的故事还是西游记,爱看动画片“葫芦兄弟”、“没头脑和不高兴”,爱听中文歌,也爱听相声,仍在学习中文。
文化基础这个问题,即使大环境不存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也仍然有效。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在家里引导孩子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这并不是不可解的。何况在网络时代,这些资源的获取成本比过去低得多,更多需要的其实是家长保持足够的关注和意识。
有人会觉得,在国外靠家长“业余”灌输,还是不如在国内接受系统的教育来得更可靠。我也承认。但我想说,以我们的亲身经历来看,澳洲的基础教育在激发学习兴趣、想像力和创造力,树立自信等方面的优势,也恰恰是我们的“系统教育”中的短板。
未来社会,不,即使是当下社会,要求人们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这就是说,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视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素质,决定了他/她能否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我希望女儿能从小打好这个“底”,做个“爱学”、“想学”和“会学”的人。
这个“底”和中国文化的“底”都具备的环境是最好的,但在不可兼得的现实中权衡,我仍认为我为她做出了最优的选择。
再说文化归属感的问题。
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换句话说就是个民族大杂烩。全澳2400万人口中,只有50万是澳洲原住民,也就是说98%都是移民来的,就算本人不是移民,再往前数几代也是移民,英国人18世纪才开始占领澳洲大陆。
和国内的北上广汇聚了全国最多的“外地人”一样,澳洲的悉尼和墨尔本也汇聚了全国最多的“外国人”。以悉尼为例,悉尼大概30%的人口是出生于澳洲以外的,差不多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第一代移民。
澳洲政府和社会都很注重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从宗教、节日习俗、饮食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点。以我女儿所在的小学为例。每周学校会有一节宗教课,学生家长自愿选择,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等,不信任何教的就由老师带着去做游戏。
学校有中国孩子,所以每年的中秋和春节还会在学校举办庆祝活动,一起做月饼和饺子。女儿每周在学校上两节中文课,跟一位华裔老师学中文。她的英语补习老师告诉我,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学生,学校还曾组织老师去北京、西安等古都参观学习。
如果你去图书馆看看,会发现图书馆也会举办一些和各国文化有关的活动。
我想,这些都是为了告诉孩子:不管你从哪里来,我们尊重你的文化背景,你也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所以,我并不担心女儿将来会产生“我是谁”的困惑。反而冒出个想法:那么多“外地人”都漂在北上广,人们倒是不提归属感这码事,但出了国境线,这马上就成了个问题。其实外国人和外地人的区别真有那么大吗?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不大?东部和西部的文化差异不大?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如果说出去看看和清洁的环境是我做出这个选择的契机,那么来到这儿之后,对澳洲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直接感受,让我更肯定了这个选择。
前些天有朋友问我,想带孩子出国读小学,问我澳洲是否有这个签证。我询问了朋友,答复是,澳洲从来只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类留学签证。
然而——从7月1日起,澳洲政府开放了小学和中学的留学签证。不用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这是我从澳洲移民局官网上查到的,截图如下。
学生和监护人可以同时申请签证。要求:家庭年收入不低于7万澳元(需提供收入证明);学费:每年8000澳元。学校上课期间,学生(应该是指中学生)和监护人可以合法工作,每周不超过20小时。学校放假期间工作时间不限。
我家从决定出国到实现,期间经历了考雅思、联系工作、准备各种材料、等待审批,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而这个留学签证,提交所需材料后,审批时间只要一个月。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内的几个妈妈朋友,她们一直都在问我各种出国有关的问题,对带孩子出来念书抱有兴趣,也是她们的推动,最终让我写了这篇文章。
所以,问题来了:你打算带孩子来澳洲上学吗?
无论你感不感兴趣,读完我的文章后帮我做个小调查吧。^_^
— END —
这是澳洲时间(Aozhoushijian)的第 9 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欢迎提问探讨,联系我请发邮件:2681787868@qq.com ,喜欢的长按下边儿二维码~~
点击 阅读原文,可以查看我们已发布过的原创文章~~
长按指纹快速关注 澳洲时间(aozhoush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