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丨百度「造车」的阳谋

程希 新智驾 2022-05-18

百度造车,可否再现高光时刻?


作者 | 程希


百度成功打响了2021年互联网企业的“造车”头炮。

刚刚,百度正式宣布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百度表示,汽车公司独立于母公司体系,保持自主运营;同时百度将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长。

新车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展开。

有意思的是,对于汽车品牌的名字、具体车型、量产时间,百度、吉利双方均未曝光任何信息,对此新智驾会持续保持关注。

2021开年至今,智能汽车领域的消息热浪接连不断,玩家们各个剑拔弩张:

小鹏和蔚来先后表示将在新款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1月13日上汽和阿里联手打造的智己汽车首款车型也将首次亮相。

前狼后虎的夹击下,百度此时入局,无疑让这场智能电动汽车大赛的角力更加紧张。

当下硝烟四起,在愈发白热化的比赛中,百度能否复刻当年在搜索引擎赛道的高光时刻,再创一个属于百度的“造车”时代?


百度“造车”,跟阿里、华为的模式有什么不同



过去一年,造车新势力在经历一波行业洗牌之后,许多新造车势力无声无息地倒下。

但蓝海市场之大,如同潮水涨落规律,歇息不过片刻新玩家就鱼贯而入。由此,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也迎来了下半场的角逐。

群狼环伺,是智能电动汽车下半场开场的真实写照。

从现有玩家来看,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三拨势力:

  • 第一批是在2020年活下来的蔚来、小鹏、理想、威马、零跑等玩家;

  • 第二批是从传统车企内部诞生的新势力:如东风岚图、北汽极狐、长城欧拉等。

  • 最后一批,则是互联网科技公司与传统车企结合衍生的品牌,如上汽联手阿里打造的智己汽车、长安联手华为宁德时代推出的汽车品牌。

回到百度,百度造车既属于第三种,但又着实不同。

未来,新汽车公司的首款车型大概率会贴上一个百度的专属品牌。

相比之下,智己汽车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三方打造,其中上汽股权占比54%,浦东投资占18%,阿里占18%,其他占10%,上汽的主导地位不言而明。

而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汽车品牌中,虽然暂时也还没有透露股权占比,但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基本是由长安汽车主导。

至于华为本身,虽然大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华为最终会下场造车,但此前华为任正非重申“不造车”,效期限是三年。所以三年内,华为大概率不会高调宣布造车。

另外,苹果也被传出与现代汽车合作生产Apple Car。

而百度,是一众科技互联网企业中最先高调宣布下场、并主导造车的玩家。这也意味着,其新的汽车品牌可能具备更多的互联网科技基因。

毕竟,百度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付出与能力有目共睹。

从2013年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研发,经过8年的历炼,虽然全无人驾驶的规模落地还需要一些时日,但百度Apollo已经积累了不少能力。

在2020年末的Apollo生态大会上,百度正式亮相了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包括智驾、智舱、智云、智图四大产品方案。

其中,智驾板块中的ANP能力是其在L4自动驾驶技术在低维智能驾驶上的释放,号称能与特斯拉的NOA一战。

这些自研能力大概率都会打包进百度的首款车型,成为其不可小觑的的竞争力。当然,百度本身没有多少汽车生产制造的经验,因此选择吉利作为汽车硬件的合作方也算情理之中。

此前,双方有过不错的合作基础。

2019年百度的AI开发者大会上,吉利和百度宣布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领域达成合作,从吉利博越PRO开始,吉利将全面搭载融合小度车载交互系统的GKUI19。

2020年9月,吉利领克的智能车机大幅换新,语音交互方面百度的小度代替了原本的科大讯飞,车载导航也从之前的高德地图换成了百度地图。

双方交情不浅。

更重要的是,吉利正在力推的“SEA浩瀚”架构或许会成为百度首款新车的一张王牌。

历时4年投入180亿,吉利的SEA浩瀚架构拥有硬件层、系统层、生态层三位一体,能够满足A级到E级车型的开发,同时可以将软件开发时间缩短50%,大大缩短车辆研发周期。

据悉,在“浩瀚”架构发布之前,吉利已经与超过7个不同品牌展开了合作,有16款车型正在同步开发。

有了“浩瀚”,百度就能补齐在生产制造的短板,在通过吉利成熟的汽车架构、产线制造和供应链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技术,打造出一款兼有科技感与汽车硬实力的汽车。


百度造车狙击,Waymo改名远离


从2020年12月8日生态大会上汽车智能化方案的发布,到组建汽车公司的落定,百度的一系列动作落点迅猛且密集。

对行业来说,这是一次重大转折,是科技公司与传统汽车公司合作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因为百度瞄准的甚至可能不是国内的一众车企,而是特斯拉。

当下特斯拉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车企,马斯克本人也于近日跃升为全球首富。

资本对于特斯拉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在电动化、智能化上的发展空间,而目前这块还没有看到天花板的迹象。此前根据摩根士丹利评估,特斯拉FSD软件估值约占总体股价的三分之一。

但百度能否与特斯拉一战?

在“造车”之前,百度缺少的其实是汽车硬件制造的能力,并且缺少将Apollo汽车智能化完全整合在一款车型上的机会。

百度宣布自己下场主导造车之后,局面可能大为不同:车辆架构由吉利浩瀚提供,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所有优势技术都注入首款车型,能够带来的汽车产品力表现应该不弱于特斯拉。

以智能驾驶能力为例,百度可以将自身的ANP(高级领航辅助驾驶)和AVP(自动泊车功能)集成在新车之上,与汽车生产制造融合打通,通过量产汽车不断的收集数据与反哺,形成自己的智能驾驶闭环能力。

一方面,既可以成为其智能电动汽车的护城河(当下还没有哪款车同时具备领航辅助驾驶驾驶与自动泊车);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为其自动驾驶的珠峰攀登提供数据“养料”。

不过,造车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先入场的玩家已经踩过许多坑,就连特斯拉当下也面临着品控、功能故障等问题。

至于百度如何将自己的科技基因与汽车相融打造自己的专属汽车,两三年内自会见分晓。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百度盯上特斯拉的同时,百度在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劲敌Waymo则是选择要与特斯拉分清界限。

1月7日,Waymo表示,以后将不再使用业界通用的“self-driving”,而改用“autonomous driving”来描述其AI汽车科技。

因为Waymo认为,“self-driving”会让消费者对辅助驾驶科技有不实的过高期待,并指出特斯拉的辅助驾驶技术,和完全自主驾驶(full autonomous driving)科技有很大差异。

事实上,Waymo在去年10月份,已经在美国凤凰城郊区向公众开放完全无人驾驶叫车服务,后续还会设立了一支远程团队,通过车辆摄像头的实时信息,为需要帮助的乘客提供协助。

可见,Waymo仍在完全无人的路上继续深耕。

那么,百度选择下场“造车”,会否对其自动驾驶业务有影响?或者对整个Apollo的业务会不会有影响?

按照百度的官方口径,新成立的汽车公司与Apollo,是百度整体布局交通、科技战略的一部分。

正如上文所说,一旦百度的量产自动驾驶能力与自动驾驶能力打通,说不定会更快促进自动驾驶的规模落地。


新的开始


如果时间拨回5年前,恐怕不会有人愿意相信,一家科技互联网公司也能下场主导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

但近年来市场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场上有了特斯拉这条鲶鱼,有了蔚来、小鹏、理想等非传统主机厂出身的成功造车案例,资本市场正在相信另一种未来。

未来汽车公司一定不是单纯的汽车公司,更是一家科技公司。

百度的入局,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END

首款纯电轿车发布丨狙击「BBA」的李斌,狂甩「王炸」的蔚来


开年重磅丨「上硬菜」的小鹏和「大降价」的特斯拉



点击了解更多资讯,还可“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