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 央视释放重要信号
9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第3条消息即播出重要报道——“专项民主监督 助力脱贫攻坚”。
关于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同言君此前已有介绍。值得关注的是,在距离党的十九大召开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刻,在央视黄金时间重点节目,以将近4分钟的时长进行专题报道,无疑再次释放了重要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我们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我们一定要兑现这一承诺。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这是对当前扶贫工作面临严峻形势的科学判断。”任务越艰巨,越要凝聚共同的意志,调动最广泛的力量,群策群力,同心共进。在中央脱贫攻坚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中,建立脱贫攻坚监督体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应运而生。
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强调,要完善民主监督,加强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和“十三五”时期重要约束性指标等的监督,促进相关工作。
2016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时指出,中共中央已经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总体部署,并请各民主党派与8个省份对接,对脱贫攻坚开展民主监督工作。这是中共中央赋予各民主党派的一项新任务,是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新领域。大家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所对口地方一线调查研究,通过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脱贫攻坚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2016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今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口八个省份开展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专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各民主党派中央继续对各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7年1月,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彰显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优势的新实践,是对民主监督的新探索,也是展示和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新平台。
2017年3月,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要坚持鲜明问题导向,直面现实问题,做到敢监督、真监督,围绕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等重点工作,力求把情况摸清、把政策吃透、把问题看准。要提出管用的意见建议,针对带有地区性特点的问题和贫困地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不同层面加强研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
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三项基本职能之一,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更需要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政治监督。
作为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监督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制度安排,这项工作搞好了,对于彰显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和特色、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民主监督问题作出深刻阐述,多次强调要拓宽监督渠道、建立监督机制、营造宽松和谐氛围等。
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规定,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其中,《条例》第十四条首次全面规定了民主监督的10种形式。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就是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新领域。
自2016年下半年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开展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开展调研166次,涉及240个县(市、自治州)、542个村,其中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负责同志带队61次;举办协商、座谈、培训、答复反馈等会议193次。
各民主党派中央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立足党派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本党派长期研究和关注的领域,选取监督的重点内容,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各类意见建议567条。对于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如因病致贫返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各民主党派中央还以“直通车”的形式报中共中央、国务院。
从8个对口省区来看,对于民主党派提出的建议虚心接受,认真整改落实。比如,中共广西区委把民建中央反馈的问题整改纳入广西2016年各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 “一盘棋”来推进;中共湖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与来自12个贫困县的县委书记交流座谈6个多小时,直面民进中央提出的问题,研究整改落实,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这是执政党应有的胸襟。“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这是参政党应有的担当。参政党一个重要职责是让执政党听到各方面声音,特别是批评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掷地有声,深刻揭示了我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执政党与参政党具有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双方之间是团结、合作的关系,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共产党执好政掌好权,合作与协商、执政与参政,构成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运行的基础。
回顾我国政党制度68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实践成果,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在寻求中华民族的解放、追求民主的进程中逐步探索形成的。
这一制度确立于建立新中国、发展于建设新中国、完善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历经几十年风雨历程,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正如周恩来同志在谈到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和民主党派时曾指出,这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是从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召开或委托中央统战部召开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共112次(截至2017年9月1日),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20次,平均每年主持召开4—5次,就中共中央全会报告、制定“十三五”规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和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与党外人士真诚协商、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了中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大道之行,春晖万里!
(本文作者:“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央视网)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