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辜胜阻:共同富裕须让更多农民工迈入中等收入群体

近日,财经战略年会2021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立十周年大会在京举行。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出席会议并作特邀演讲。

辜胜阻在演讲中深情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制度密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重大政治经济目标,未来要从小康之富迈向现代化“大富”,必须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做大增量”,通过创业创新让创富源泉充分涌流,调动1.5亿市场主体积极性,夯实就业这个共富之本,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相统一。


辜胜阻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以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进城农民工等人群为重点,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高校毕业生是有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方面。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学有专长、学有所用,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技术工人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社部统计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和正常增长机制,支持技术工人凭技能提高待遇、通过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超4000万户,个体工商户已达1亿户以上。要改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各类政务服务,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推出更多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礼包”,帮助他们稳定经营、持续增收。


辜胜阻表示,进城农民工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是推动城乡共富的重要纽带。2020年末,在城镇居住的农民工群体规模为1.35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更多农民工共享发展成果、进入中等收入群体,需要重点采取以下四方面举措:


0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


资本改善,劳动技能提升,形成


劳动生产率提高与收入增长的良性


循环,帮助更多“普工”实现“技


工梦”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使其逐渐由低技能劳动力转变为高技能劳动力,进而在适应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获取更高的工资收入和更好的职业发展。要大力开展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加大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提高精准性和实效性。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农民工技能培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各类企业以工代训、以训稳岗。鼓励探索“互联网+”、“智能+”等新培训形态,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培训服务。着力提高农民工的数字素养和技能,特别是要重视为准备外出就业的青年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服务,让更多进城农民工能够搭乘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


02

通过创业实现“创富梦”鼓励农


工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把蛋糕


        创业和就业是共同富裕之源。不少农民工经历了市场经济洗礼后,积累了资金、经验、技术和渠道等创业要素,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与能力。农民工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就业,而且具有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创造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条件,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引导互联网平台降低农民工创业活动的费用,缓解进城农民工创业资金难题。组织协调企业家、科技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等成立创业服务专家团队和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创业培训和指导。鼓励农民工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把更多“小门面”、“小作坊”升级为特色店、连锁店、品牌店。


03

努力构筑和健全多层次住房供给体


系,帮助进城农民工实现“安居梦”

        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更好地发挥住房的居住功能,把进城务工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让进城农民工住有所居、安居乐业。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要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大力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推动租购并举,根据供需匹配原则在产业集中区和外来人员集中区建设供农民工居住的公共租赁住房。鼓励用工单位积极有为、量力而行满足农民工住房需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租赁型职工宿舍、蓝领公寓等,解决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外来群体的住房问题。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序增加城市租赁住房供应,完善住房租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租房市场秩序


04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举家迁移”


成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自主选择,


推进以家庭为核心的城镇化,帮助


农民工实现家庭“团聚梦”

        要避免过去城镇化形成的巨大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人口”的社会代价,必须推进以家庭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要继续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家人能够享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解除进城农民工“举家迁移”的后顾之忧。要加大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降低入学门槛,重点推进特大城市和人口流入重点地区进一步完善入学政策,促进城镇学位供给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努力实现应入尽入。探索建立“学籍+常住地”的中、高考报考制度,重点解决随迁子女中高考考试准入资格限制问题。提高农民工参保意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和转移接续等相关制度,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医保异地报销结算。推动失业保险覆盖进城农民工群体,提升就业困难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来源:民建中央网站

往期回顾

【聚焦】李克强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

如何讲好多党合作的“中国故事”

【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总结推进会召开,尤权寄予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