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安树伟,董红燕 | 我国减贫战略演变与新时代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精益求精,臻于至善
安树伟,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董红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提要
根据减贫瞄准对象的不同,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减贫战略经历了区域瞄准的减贫战略阶段、减贫战略的转折阶段、以个体瞄准为主的减贫战略阶段。2020年我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但是,我国绝对贫困标准依然偏低,贫困地区与全国农村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随着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政策效应的递减,减贫难度越来越大,贫困人口收入增加缺乏当地产业的支撑。2020年之后我国已经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阶段,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角度应该坚持区域瞄准和个体瞄准相结合,这就需要科学识别瞄准对象,对不同类型贫困人口分类扶持,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承载力,增强产业发展功能,以带动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持续改善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不同类型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确保到2035年与全国其他区域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区域性贫困到基本解决贫困的转变。1978—1985年,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开始受到关注,此时的减贫政策主要是通过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减贫。1986年,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改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至此中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农村减贫战略。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到2020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全面脱贫的目标,未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长期减贫,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学术界围绕不同阶段的减贫战略和成效,进行了多角度探索。关于我国农村减贫阶段划分,曾小溪和汪三贵将其大致划分为保障生存、体制改革、解决温饱、巩固温饱、全面小康五个阶段;王超和刘俊霞根据减贫政策的特征将其划分为体制扶贫、开发扶贫、双轨并行和精准扶贫四个阶段;唐丽霞和刘洋根据瞄准单元划分为区域、县域、村级、户级四个瞄准单元阶段。孙久文、夏添和王俊程根据开发方式将农村减贫阶段划分为区域开发、扶贫攻坚、整村推进、精准扶贫四个阶段。这说明学术界主要从减贫政策特征、政策单元、开发方式等角度对农村减贫阶段进行划分,尤其是以重大制度变革或政策出台为主要依据。本文以减贫战略的瞄准对象为依据,将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减贫进程划分为区域瞄准的减贫战略阶段(1978—2000年)、减贫战略的转折阶段(2001—2010年)、以个体瞄准为主的减贫战略阶段(2011—2020年),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减贫战略的演变,并提出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实现路径。一、区域瞄准的减贫战略阶段以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100元的贫困标准计算,当年中国农村有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0.7%,当时中国广大农村属于普遍性贫困。1978—1985年,中国政府没有提出明确的减贫战略,是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减贫行动,因部分特殊困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1986年开始区域开发式扶贫,通过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我国全面进入了大规模减贫政策推动的区域瞄准的农村减贫战略阶段。区域瞄准的减贫战略是在贫困面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增加和社会发展,带动区域内绝对贫困人口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实现贫困地区全面进步。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典型的区域瞄准性。1986年开始,中央政府以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瞄准单元进行重点扶持。第二,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脱贫。其基本点是,通过促进农业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工企业、输出劳务等,增加贫困户的农业收益、非农收益和扩大异地就业。第三,强化区域的造血功能。即国家通过以工代赈、扶贫贴息贷款、财政资金、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移民等手段,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发展商品生产,进而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实施区域瞄准的减贫战略,大规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普遍贫困状况得到较大缓解。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迅速下降,按照1978年的贫困标准,1985—2000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25亿人迅速减少到3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4.8%快速下降到3.5%(见图1);贫困县农民收入与全国差距持续缩小,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6.0元增加到1338.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由51.8%提高到59.4%(见表1)。贫困地区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大多数贫困人口通过非农产业获得就业机会、发展农业等生产性方式脱贫,使脱贫人口增强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1994—2000年,国家级贫困县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8%。
(四)贫困人口收入增加缺乏当地的产业支撑我国农村减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弱化了对减贫工作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减贫战略长期性和制度全面性认识不足。即使在个体瞄准的精准扶贫制度设计和具体实践中,总体上还是将提升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作为优先目标,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则需要进一步提高。由此导致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业农村之外的城市产业支撑。2014—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32.7%增加到35.3%,而经营净收入比重由44.3%下降到36.0%。这种外源性的增收模式短期可以见效,但因缺乏产业支撑和内生动力而难以持久。五、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因此,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角度而言,未来一段时期连片特困地区仍然是我国农村减贫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针对绝对贫困人口集中式分布的特征,2020年之后需要继续采用区域瞄准的减贫战略,以区域经济增长带动脱贫,缩小连片特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针对已经脱贫人口的特殊性,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个体性,区域瞄准的漏出以及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用个体瞄准的减贫战略。因此,新时期我国持续减贫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应该坚持区域瞄准和个体瞄准并重。(一)科学识别瞄准对象客观来讲,中国确定贫困地区和绝对贫困人口,既有谋求政治稳定的考虑,又有平衡地区之间差距的意图。精准识别瞄准对象,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就非常重要。一是适当调整连片特困地区的范围。连片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离不开区域性连片开发,只有区域性连片开发才能够容纳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跨行政区的产业支撑。未来,应该以中西部省际交界区域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地区为重点,科学识别贫困区域,避免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离不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然而过去部分连片特困地区的划分过于强调贫困县,从而缺乏中心城市的带动。如燕山-太行山片区、吕梁山片区均没有城市;大别山区只有麻城一个县级市,2020年建成区人口28.7万人;四省藏区最大的城市格尔木,2020年建成区人口只有22.3万人。因此,从区域瞄准的角度,在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对于原部分连片特困地区(如燕山-太行山片区、吕梁山片区、大别山区等)的范围宜进行调整,要适当包括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中心城市,通过特殊政策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是连片特困地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证。二是适时划定相对贫困线。世界银行将收入等于或低于社会中位收入1/3的社会成员视为相对贫困人口,部分国家将收入低于社会中位收入40%的人口归为相对贫困人口。迄今为止我国政府尚未划定相对贫困线,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以2020年中国农村居民中间收入户(20%)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2元为中位收入测算,则农村相对贫困线约为9808元,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约40%均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如何划定农村相对贫困线,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三是科学建立绝对贫困线的调整机制。2010年中国贫困标准仍然偏低,相当于每天消费0.5 kg米面、0.5 kg蔬菜、50 g肉或1个鸡蛋,每天获得8778 kJ热量和60 g左右的蛋白质,大体相当于世界银行的极端贫困标准。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为了使贫困人口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应该科学建立绝对贫困线的调整机制,保证扶贫标准随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当然,目前更重要的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通过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脱贫人口的收入水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二)对不同类型贫困人口分类扶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在现有精准扶贫制度体系下,对于已经脱贫的特殊困难群体,通过保障性的扶贫政策,将其尽可能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范围,及时予以救助;从制度层面做好扶贫开发与医疗救助衔接,稳定保障这部分人的“两不愁、三保障”。对于已经脱贫的一般困难群体,继续坚持开发式帮扶,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帮助其提高就业竞争力,针对市场发展的用工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语言培训,提升贫困群体的综合能力;针对特色产业发展,对贫困群体开展科技培训、专业培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如果未来中国政府提高农村绝对贫困标准,那么农村将又会出现一定数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就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精准的政策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对于相对贫困人口,需要从机制上完善相对贫困的治理,强化产业发展,多方位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缩小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差距,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三)有效发挥连片特困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14个连片特困地区总面积389万km2,2020年有城市7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县级市33个),城市密度为0.18个/万km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5.4%。2020年多数城市属于建成区人口在5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达到大城市规模的只有赣州,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的只有天水、十堰、汉中、广元、怀化、拉萨,共6个城市(见表6)。因此,对于连片特困地区的大中型城市而言要充分发挥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通过降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流通成本,提高劳动力通勤效率,促进中心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生产要素更畅通、更快速地向周边地区扩散,推动公共服务向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对于连片特困地区规模较小的城市,要通过提升城市承载力,增强产业发展功能,促进城市尽快成长,为发挥带动作用创造条件。一方面,要通过科学规划、挖潜增效、创新驱动等途径,促进市政公用、环境卫生等设施扩能提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路网结构,推动城市土地挖掘潜力和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完善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改进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产业配套能力,支持本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富民产业”,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原刊责编:马大晋
注:为适应微信排版,省略注释及参考文献。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甘肃社会科学”微信公众号。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