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儒煜 | 从价格决定到人民向往——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特色与核心逻辑

赵儒煜 甘肃社会科学 2024-02-05


点击上方“甘肃社会科学” 进行关注!

原文刊于《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第138-147页。

赵儒煜,博士,宁波工程学院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研究院教授,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博士生导师。

提  要 

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就是市场资源如何实现最佳配置的问题。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一直以价格机制为其核心逻辑。随着人类经济实践的深化,现实中出现了大量价格上升而需求扩大、价格下降而供给扩大的原理外现象,使得价格决定市场资源配置的逻辑漏洞百出。中国经济实践的成功,更揭示了其哲学不彻底性、理论谬误性、资产阶级性和解释力的严重不足。为此,经济学重构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中国经济学肩上。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学必然具有科学性、社会进步性,进而形成解释力的广谱性并具体表现在对市场原理的科学重建之中。即,在理论前提上,中国经济学将以客观现实中的不完全市场经济为前提;在市场运行机制上,跳出以价格为考察视角的窠臼,通过对整个人类经济运行历程的系统总结,提出以人民向往为中心的、需求主导的预期配置资源的机制;在基本结论上,承认市场失衡的客观存在,强调市场管理必不可少且供给侧管理为市场管理的高级阶段。上述关于市场经济的核心逻辑,将成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


关 键 词

中国经济学;中国特色;西方经济学;理论特色;核心逻辑;价格决定;人民向往;市场经济

正  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理论的核心逻辑,就是指这个理论体系中作为全部逻辑基点的基本原理。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就在于对经济活动机制的解释——资源是如何配置的,配置的根本目的和决定因素是什么,资源配置过程如何实现最佳化。自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西方经济学形成了以价格机制为核心逻辑的理论框架。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深化,西方经济学在一次次经济危机的考验、打击下不断修补、改订。其中,既有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重大理论变革,又有为应付眼前经济危机而进行的理论调整,从而形成了多个学派并立、新旧理论杂处的理论体系。但是,这些理论上的创新和调整都没有动摇价格机制作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核的地位。
尽管如此,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批判和反思从未停止。近年来,关于经济人有限理性的认识正式改变了经济学核心逻辑的基本前提,由此拉开了经济学理论体系重建的序幕。特别是,现实中存在的大量与价格机制相悖的现象,价格上升而需求扩大、价格下降而供给扩大,使得西方经济学的核心逻辑——价格机制直接成为研究者讨论和批判的焦点。价格机制的理论总结本身,存在着严重理论谬误和背离现实的倾向,也使得其在解释现实上力不从心,而重建一个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全貌、揭示经济活动内在机制的理论逻辑,成为当前重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首要任务。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甚至可以说,中国特色经济学将成为未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主体。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其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理论依据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因此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现实解释力和理论指导力都将必然超越传统西方经济学。同时,中国的制度优势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更适合于以此为基础回顾世界各国经济实践历程,破除传统西方经济学为资产阶级代言的庸俗性。当然,这个中国首发的经济学必然与生俱来地具备中国特色,但这个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其解释力的局限性。恰恰相反,中国经济学将通过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和扬弃,推动整个经济学理论向科学方向进一步深入发展。

二、西方经济学的核心逻辑与理论特色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各个理论分支都以价格机制为基石,因此可以说价格机制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的核心逻辑。但是,西方经济学的各个学派各言其是甚至相互对立,导致其理论体系在整体逻辑上不但纷杂各异,而且自相矛盾。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根本上源于其核心逻辑——价格机制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历史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价格机制的哲学不彻底性、理论逻辑的谬误性、为资产阶级代言的阶级性、解释力严重不足等。
(一)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哲学不彻底性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事物而言,科学的解释就是将其基本逻辑纳入一个框架之下。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事物尚有多种解释,各种解释有各自的对象和角度、各自的前提和逻辑,则只能说明关于这个事物的科学解释还没有形成。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具有非常显在的哲学不彻底性。
这是因为,西方经济学的市场原理是两个理论范式并存的。其一是关于“一般商品”的,其二是关于“吉芬商品”的。在理论前提方面,有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市场之别;在机制解释方面,“一般商品”是价格波动与需求反相关而与供给正相关,“吉芬商品”则是供给既定下的价格与需求正相关;在市场结论方面,前者可以最终实现均衡,后者则无法实现均衡。
价格机制存在两个理论逻辑并立的“双核框架”。这本身说明,价格机制只是理论总结的半成品,从价格角度还不能将所有经济现象的解释归于一个统一的逻辑之中。
(二)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理论谬误性
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理论谬误性,在于其关于“一般商品”市场机制的总结的逻辑推演过程所体现出来的谬误性。关于“一般商品”市场机制的总结基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观点:完全市场条件下的自由竞争会带来资源在各经济部门自由流动,使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值波动,直至市场价格等于商品自然价值。市场由此实现均衡。但是,这一理论逻辑漏洞百出。
第一,前提虚设而结论悖逆。一个科学的理论内核包括前提、基本逻辑、结论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前提决定了一个理论是否具有哲学的合理性,前提错误则必然导致结论错误,其整个理论范式自然无科学性可言。在此,“一般商品”价格机制的理论前提是虚设的、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完全市场经济;此外,在被设定为充分供给、充分需求和信息对称的完全市场条件下,价格波动的机制无需存在——供求之间的量差本就无从产生,即便略有也可瞬间解决,无需多次波动才能实现均衡。
第二,价格机制的所谓“一般商品”本身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一般商品。因为,一种商品如需通过多次波动来实现市场均衡,其自然价值必须是固定的并且市场容量大至供求量差足以带来价格波动,其需求、供给都有刚性,信息处于严重不对称以至于需要经过多个周期磨合。由此可知,亚当·斯密的“一般商品”只是生产周期长、供给刚性和需求刚性俱强的少数大宗农副产品,甚至连全部农副产品也不能代表。
第三,这个“一般商品”更不能代表一般工业品。一般工业品的生产函数是变化的,其价格变化趋势是向下的曲线且供需都非刚性,有较强的价格弹性而不能长期固着于市场,甚至可以退出市场。特别是,其市场价格波动不是农产品那种围绕自然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基本保持平均利润前提下围绕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的厂商定价上下波动。
由此可见,亚当·斯密的市场原理不但逻辑上漏洞百出,而且其所谓的“一般商品”只适用于农业社会的部分商品。
(三)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资产阶级性
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为资产阶级代言的阶级性,突出体现在其为供给代言而将经济人“自利”行为的道德化上。
经济人是经济学理论前提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中,关于经济人的道德设定却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其一,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自利观念为其合理的道德选择,其依据是由每个经济人个体的自利最终可以实现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其二,以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提出的一系列社会道德为基础,对经济人提出全面的道德要求。这种分歧由亚当·斯密自身的困惑而起,被称为“斯密难题”(Smith Paradox),其本质是西方经济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造成的必然结果。
第一,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的界定缺乏理论研究的严谨性。在西方经济学的核心逻辑中,经济人并没有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群体。斯密在《国富论》中并没有提到“经济人”的特定概念,而只是以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来替代所指人群。“经济人”在约翰·穆勒(James Mill)总结并由帕累托导入经济学理论体系之后,也没有明确界定其根本属性,没有明确界定其与社会人或者自然人的区别,而是将经济人与社会人混为一谈。
第二,西方经济学延续了斯密对经济人自利行为的道德判断,是其推崇价格机制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而价格波动的动力在于供给者的趋利行为。于是,在供给者的道德判断上,必然要求资源配置者从获利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经济决策,获利就是经济人的核心目标,自利也随之成为经济人的道德特征,别无选择。
第三,出于为统治阶级代言的阶级立场,西方经济学者主张经济人的自利是一种美德。斯密说,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在此,斯密的“经济人”表象上是对消费者施以恩惠的供给者,实质上是资本的代表,是决定当时英国社会走向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力量。这就要求资本的自利必须成为美德。于是,资本的自利就通过“最终利他”的解释,堂而皇之地进入道德殿堂。
但是,经济人的自利将带来全社会的财富值增加而最终利他的解释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在现实中,自利而不考虑对方利益,市场交易是无法实现的。
(四)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解释无力性
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理论局限性最终在其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中得以充分体现。特别是针对“一般商品”价格机制的核心逻辑,坚持完全市场经济的理论前提——无限的需求、无限的供给、没有限制的市场进入、完全理性人,而这些前提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早期经济学为了便于分析而抽象出来的“纯净态”,其结果当然也应该是这种“纯净态”的结论。糟糕的是,西方经济学家们似乎忘记了这种结论本来应该具有的“纯净态”特点,一口咬定这是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并拿来指导现实,其荒谬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现实中存在着大量 “价格失灵”现象。首先,“泛吉芬商品化”现象多发,供给受限不大的股票、住房、土地甚至食盐、洗衣粉、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出现了价格上升而需求扩大的现象。其次,在经济危机等情况下,出现了众多价格下降而需求也下降的现象。再次,在供给不足情况下,出现了无论价格下降、上升需求都会增加的现象。最后,几乎所有工业品都具有价格下降而供给扩大的过程,成为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的普遍现象。与此同时,生产过剩危机频发,市场出清从未出现,市场理论在面对上述现实市场行为时显现了理论的苍白和无奈。
对于“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也有研究者做出反思。马歇尔(Alfred Marshall)质疑短期内竞争实现市场均衡的效果。耶格尔(Yeager)对信息机制提出质疑。凯恩斯(Keynes)认为古典理论的假设仅适用于一种特殊情况而非现实。以此解释现实则会误入歧途,并造成灾难。但这些怀疑和反思并没有解决核心理论的根本谬误问题。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理论,由此推翻了传统理论关于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就业均衡的观点,但未能科学解释生产过剩的根源。
总之,西方经济学以市场原理为代表的核心逻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逻辑弊病,不仅不能指导现实,甚至可以说不能自圆其说。虽然西方经济学自己也在不断地反思并通过各种局部前提、概念的导入来打补丁,但仍然坚持以“一般商品”的价格机制为其核心逻辑,坚持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应该由价格决定。

三、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特色


由于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无法解释现实和指导实践,其脱离现实、自相矛盾等弊病也日益显现,使得经济学理论范式和理论重建的课题历史地呈现在当代人面前。近年来,理论前提中的经济人有限理性已正式确立,西方经济学开始从虚拟走向现实,经济学革命已在推进。而相较于西方经济学人对其理论内核的重建而言,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建设将使这场经济学理论革命更为彻底。换言之,重建经济学理论体系以使之归于现实、克服哲学不彻底性、摒弃为资产阶级代言的立场并使之具有更加广谱的解释力,这一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到中国经济学的肩上。由此,中国经济学也将使自己的核心逻辑形成迥异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特色。
(一)核心逻辑的唯物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人类哲学思想的瑰宝。在中国,不仅有老子等先哲辩证思想的两千多年潜移默化的思想基础,更有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验证。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哲学利器,被广泛应用于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批判。中国特色的经济学,首先必然具有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方法论特色。
第一,唯物主义是批判西方经济学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有力武器。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在核心逻辑上的“一般商品”价格机制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的,是现实中完全不存在的虚拟的“纯净态”经济。这种研究方法本可通过追本溯源后不断放宽其前提条件以使之于现实经济活动相结合,但是西方经济学却将其“纯净态”下的结论直接拿来作为经济学的核心逻辑指导经济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经济学理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本人的《资本论》则是采用了从人类社会本源的物物交换起步的,由此揭示了等价交换形式下资本主义剥削的奥秘。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是批判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出发点陈旧而不再革新的有力武器。如前所述,所谓“一般商品”价格机制来自亚当·斯密对中世纪一些特定的大宗农产品交易的经验总结,既不能代表中世纪其他更多的社会产品,也不能代表当时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一般工业品,更不能代表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大量工业品、金融产品、准金融产品、一般农产品等更具有一般意义的社会产品。即便如此,西方经济学仍然固守这个代表所谓“一般商品”的价格机制为其理论内核,虽然为适应现实而不断修修补补,但无法改变其核心逻辑的出发点陈旧而不再革新的事实。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将在回顾人类经济实践历史的基础上,把历史与当前的经济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核的扬弃。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批判西方经济学市场均衡结论的有力武器。出于为资产阶级代言的立场,西方经济学无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客观现实,借助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出的市场自然走向“均衡”的结论而主张自由市场,让资本家放开手脚去掠夺财富。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对立统一,强调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也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因此,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经济学理论,将在客观正视市场必然失衡的现实基础上,将国家的市场管理与市场自发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符合客观事实和经济健康运行需要的理论内核。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经济学理论总结中国经济实践的理论武器。经济学理论研究从现实出发,必然以经济活动最为成功、最为活跃的地区为样本。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以欧美主要工业国为参照系,长期坚持市场自由理论内核,并视中国经济为特殊个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借助制度优势,形成了以需求为决定力量、以人民向往为中心的经济逻辑,实现了长期经济增长。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实践,形成了以“供给侧改革”为代表的克服经济失衡的新思维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样本,成为当前经济理论研究不能回避的命题。因此,以中国经济实践为主要参照、结合世界经济活动现实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内核构建,必将形成与西方经济学逻辑迥异并足以扬弃其方法论弊病的理论内核。
(二)核心逻辑的科学性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因此也必须实现经济学理论内核的科学性。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内核,由于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导,能够从客观事实出发探寻其经济活力的规律,因而必然具有比西方经济学构建在形而上学虚拟前提上的理论内核更加科学的特征。
第一,理论内核的科学性在于将所有经济现象纳入研究视野,从而总结出一个统一解释所有市场现象的基本逻辑。如前所述,市场行为在现实中存在着多种形态。早在封建社会,就已存在大宗农产品市场长期波动、丰收则“米贱伤农”、歉收则斗米千金的现象,更存在为饥年活命而土豆需求追涨的情形。前者被总结为所谓“一般商品”的价格机制,后者则是规律外的“吉芬现象”。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更多的市场现象出现了。其中,有“一般商品”的价格机制所无法覆盖的新价格现象,如工业品普遍存在价格下降过程中的供给扩大现象,房子、盐、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和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需求供给的价格同向现象;也有完全超出价格决定机理的非价格现象,人们根据自己的偏好、商品的功用加以选择,出现了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出现了社会消费中的品牌选择;等等。中国经济学将针对所有经济现象进行系统总结,以实现理论内核在前提、内在机制和结论上的统一,从而彻底克服西方经济学半途而废的不科学性。
第二,理论内核的科学性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最根本的决定性要素出发来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以价格来解释市场行为,其理由在于价格是市场上最为显见而易于捕捉的信息。但是,应该看到,以价格为市场规律解释的切入点有其不科学性。其一,价格是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结果,不是经济活动的起点。西方经济学在骨子里潜存着价格既定的思维方式,是因为西方经济学认为供给决定需求,市场价格由供给方决定,不需要需求者的认同。但是,这种潜意识忽视了价格上升需求减少而迫使价格下降的社会定价过程。因此,以价格为起点的逻辑是不科学的。其二,价格只是经济人决策中的参考要素之一,并非经济人决策机制的唯一逻辑,因而西方经济学无法从价格入手将全部商品归入一个理论范式之下。为此,中国经济学将从经济人决策的根本机制——预期入手来重新构建新的理论内核,从而实现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核的扬弃。
第三,理论内核的科学性在于以实践为基础,唯此才能解释现实并指导实践。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构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批判,实现建立在客观经济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其一,西方经济学关于“一般商品”的机制总结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经济的虚设前提上的,因此不能解释现实多种现象,也无法指导现实经济增长。为此,中国经济学以现实的不完全经济为理论前提,从而实现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核的扬弃。其二,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核的市场机制坚信市场可以实现均衡,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管理模式,而对现实中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频发现象,称之为“市场失灵”。对此,中国经济学将正视市场失衡的现实及其必然性,从而将市场活动与有效管理有机地结为一体,形成符合现实的、具有科学性和社会主义特色的理论内核。
(三)核心逻辑的社会进步性
社会科学的核心逻辑必须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长期动态过程,又要反映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同时还要符合人类社会道德规范的不断提高的态势。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为依据,必然能够以人类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道德水平提高过程为依据,从而构建其客观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类道德水平的核心逻辑。
第一,社会科学的核心逻辑必须客观反映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固守其价格机制,将经济活动抽象为供给和需求在价格作用下的自发运行过程。在这种机制下,看似经济活动是在循环之中运动,实际上脱离了经济现实,抽象掉了长期经济增长过程的需求升级过程,也抽象掉了由需求升级而来的技术进步、供给升级过程,在本质上是需求结构不变、生产函数不变的静态分析。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将社会发展的真实动态过程的内在机制客观总结于理论内核之中,从而在理论模型上实现对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静态分析模式的扬弃。
第二,社会科学的核心逻辑必须在分析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基础上反映其必然趋势。如前所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静态分析,而其市场机制中的供给、需求都是随价格波动而动的变量,成为价格的附庸。为此,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坚持“需求第一性”的马克思主义论断,形成以需求为第一动力的市场规律基本判断,并以此诠释社会发展的历程和必然趋势。虽然西方经济学忽视了“需求第一性”这一客观事实,但却无法掩盖“需求第一性”的客观作用。工业化以来一次次的供给过剩危机,屡试不爽地昭示着需求的决定性作用,进而迫使社会生产向需求决定的方向迈进,逐步实现“按需生产”,为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形成物质前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实践过程来看,借助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经济一直将人民的需求满足置于首要地位,为新的经济理论总结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因此,中国经济学将以“需求第一性”的核心逻辑,实现对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彻底超越。
第三,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主要领域,其核心逻辑必须反映参与经济活动的人的价值观进步过程。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把经济人的基本道德设定为自利,主张人人自利而最终形成全社会之利,由此,经济人的自利得以道德化,堂而皇之地成为值得称道的美德。但是,西方经济学主张的经济人自利的道德化是为资产阶级代言的,更忽视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价值观进步。为此,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科学界定经济人内涵,将需求方和供给方都纳入经济人范畴之中,并将经济人与社会人加以科学区分,以明确经济人的道德约束自始至终都是以利他为本质特征的“两利”,从而形成科学的理论前提。
(四)核心逻辑的解释广谱性
有正确的方法论引导,形成科学的、具有社会进步性的核心逻辑,中国经济学也必将具有对经济活动解释的广谱性。
第一,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扬弃了西方经济学从虚拟前提出发的理论逻辑构建模式,从中国经济实践出发,同时全面考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和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状况,以此为基础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总结。因此,以考察样本的全面性为中国经济学理论核心逻辑的解释广谱性奠定基础,从而克服西方经济学解释力有限的弊病。
第二,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检验为依据,坚持“需求第一性”的科学判断,去解析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的密码和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形成机理,强调“按需生产”是市场机制的基本逻辑,从而形成综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解释社会发展走向共产主义的核心逻辑。由此,中国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将以历史解析的全阶段性,超越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以中世纪为考察样本的历史局限性,从而超越西方经济学因固守陈旧的核心逻辑而无法解释新的经济现象、不得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式的逻辑体系。
第三,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基于上述考察样本的全面性和历史解析的全阶段性,更进一步地以全商品为考察对象,深入剖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形成科学的研究范式。前文已述,西方经济学所推崇的核心逻辑因其只考察中世纪少数大宗农产品的“一般商品”和少数“吉芬商品”而使得其解释力受到极大的限制。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学则必将考察各种需求层次、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全部商品现象。其中,既有大宗农副产品、泛“吉芬商品”等与价格机制相关的商品,也有主要与商品功能和消费者偏好相关的高科技新产品、具有品牌传统的奢侈品,还有具有双重价格属性——价格下降而供给增加(与价格机制相悖)、需求扩大(与价格机制相符)——的一般长期工业品,以及以彩色胶卷等为代表的、无论价格品牌性能如何调整都不改需求减少态势乃至无人问津的生命周期结束产品等等。由此,中国经济学以其商品考察的全面性,必将构建起可以全面解释所有商品的核心逻辑,从而形成强大的理论解释力。
第四,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在上述全商品考察的基础上,必将破除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仅从价格角度去总结市场运行机制的局限性,进而发现价格只是经济人进行市场行为决策的影响要素之一。既非影响经济人市场行为决策的唯一要素,也非影响经济人决策机制的决定性要素,更非市场活动的终极解释要素,而只是在市场行为过程中的最容易观察和把握的影响要素而已。随着人们经济活动实践的深化,借助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影响市场决策行为的全要素分析也成为可能。因此,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必将摆脱西方经济学固守价格而无法解释全部市场行为的束缚,从经济人市场决策的全要素出发,形成新的核心逻辑。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学承担着经济学理论体系重建的历史使命,以批判与扬弃西方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谬误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理论逻辑、话语体系,全盘解决实践与理论的矛盾。不但可以解释中国与世界经济实践的内在机理,而且将指导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面向未来的发展道路。这个中国首发的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必然具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方法论特色、科学性特色、社会进步性特色和具有巨大解释力的广谱性特色。

四、中国经济学核心逻辑构建


如前所述,基于对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理论谬误和历史局限性的批判和扬弃,中国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性、社会进步性、解释广谱性为方向,构建自己的经济学核心逻辑。在此,中国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包括理论前提、基本原理和结论三个组成部分——都将形成超越西方经济学价格机制的话语体系和理论逻辑。
(一)理论前提
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之所以具有理论解释力的局限性和为资产阶级代言的阶级特征,源于其理论前提包括针对“一般商品”的完全市场经济、经济人的完全理性和自利道德化假设。为此,中国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必然以现实的不完全市场、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利他的道德约束为理论前提。
1.不完全市场
 现实中的市场,与纯净态假设条件下的完全竞争市场相去甚远,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非均质性和有限性。这种状态的形成,既有物质世界的客观因素,也有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制造者——人的主观因素。在此,不完全市场具有以下含义:
第一,市场资源有极、空间异质、理性有限。当然,也不存在无限的经济增长。
第二,市场是非均质的商品异质性客观存在。
第三,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存在各种各样的自然的、社会的障碍。
第四,市场信息在完整性和即时性上均不对称。 
2.经济人的有限理性
经济人是指进行市场行为决策及执行决策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既包括供给方,也包括需求方。由于经济人对物质世界奥秘和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不彻底的,所拥有的信息也必然是片面的、有偏差的,因而其经济决策的理性是有限的。
第一,经济人的决策前提,由于时空的各种限制,无论需求方还是供给方,其市场行为决策既有需要及时决断的紧迫性,又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
第二,决策过程具有不确定性。(1)决策信息多变,新信息往往改变最初目标。(2)决策理性有限,即便选择了理性最大化的方法也不能避免失误。(3)决策标准多变,需求方有价格、功用、偏好之争,供给方有低价扩大份额或创新获取超额利润之选。
第三,决策结果具有时限性。经济人决策往往只是在决策当时的某一时段甚至是决策的瞬间才是相对合理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则会发现,有的选择是错误的,甚至后患无穷。
3.经济人的利他道德约束
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道德约束是客观存在的。经济人的道德约束,并非指社会人应该具有的社会道德,而是指社会人在进行市场决策、执行市场决策过程中——这个时候才是经济人——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社会道德部分。经济人的道德约束必然是“两利”表象下的利他。
第一,经济人“两利”是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道德。市场运行的出发点在于交易双方的“两利”行为——供给者不能单方面考虑自己的获利,而必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即必须以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为前提;而消费者在面对供给商品进行决策时,也要不可避免地考虑到供给者的获利要求,并采取让供给者获利足以扩大再生产或实现福利增加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商品交换得以实现,市场得以运行。如果双方都是不利己则不存,结果必然是不利他亦不能。
第二,经济人“两利”的本质是利他。这是因为:(1)自利和利他都是社会人的或有特征,利他则是经济人的必有特征。(2)经济人的“两利”,在本质上不是“自利并利他”的“两利”,而是需求方利供给方、供给方利需求方的“互相利他”意义上的“两利”。(3)经济人的利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其内部构成也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在一般市场行为中,利他在社会进化中已经成为无形的基本规则。在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市场行为中,也随劳动者争取权益斗争的深化而逐步显现出其利他本质。而当政府作为经济人进行经济决策时,经济人道德约束的利他特征则更为显著。
(二)基本原理
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市场运行的根本动力
市场活动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活动达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市场的成立及运行根本动力在于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西方经济学推崇“供给创造需求”的观点,源自其为供给代言的属性;在中国经济学而言,市场的根本动力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第一,从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规律而言,市场经济的成立、运行、相对均衡,都是由需要、需求决定的。需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源,是供给的根源。马克思曾指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形成社会关系的动因与依据。对人而言,“他需要的界限也就是他生产的界限”。而在市场运行中,供给所实现的产品数量、价值甚至生产过程也是由需求决定的。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显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
第二,“需求第一性”是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也揭示了中国经济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特色之所以带来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导入经济活动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长期稳定的高速发展。这一过程的背后,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得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了最高水平的关注,而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为满足人民的需要而来,所有的经济发展都是为解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生产力不足的矛盾而来。
2.“人民向往”是资源配置的“看不见的手”
如前所述,在现实的市场行为之中,价格决定并非市场机制的真相。那么,真正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市场经济的一般机制而言,预期是市场行为决策的决定者,而经济活动的起点在于需求,需求预期就是资源配置的最根本力量。在中国经济学而言,这个需求预期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向往”就是市场机制中的决定性力量。
第一,预期是市场活动中真正的“看不见的手”。如前所述,“价格决定论”不能解释市场供求的多种现象,说明现实的市场中无论什么类型的商品,都应是价格外的某个同一且唯一的要素在起着根本作用。这一要素应涵盖价格及其他影响经济人决策的全部内容且必然首先造成需求的发生,进而诱发供给,促使市场行为发生。这一要素,就是经济人的预期。在此,预期是指市场行为中的需求、供给双方个体自然人以及由此汇集而形成的社会性市场行为主体,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对其次期市场行为——需求获得满足或供给得到实现——可实现收益的预先判断。其中,消费者的预期包括对次期消费效用满足度和效益获益性两个方面的预期;生产者的预期则主要是指其对次期供给的获利性的预期。
预期决定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就是首先通过消费者的价格收益、商品功用、心理偏好预期,形成宽泛而具有导向性的需求,带来生产者获利预期,并推出具有异质性的具体需求解决方案以供消费者选择。于是,在消费者预期追求效益最大化和生产者预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交互作用下,交易行为得以完成。从资源配置机制来看,需求方对某种商品的功能及价格预期率先发生,诱发供给关注并产生可以通过满足需求预期而获利的预期,供给方进入该商品市场领域并按照需求预期调整生产方向,带来相关资源的进入和比例调整。当该商品的社会需求预期不再增加并逐步退出市场时,供给预期也将因此而以主动跟随或被动沉没的方式逐步减弱,并使相关资源退出市场,转向新的需求预期领域。预期配置资源的过程,起于需求预期,因此在本质上也是需求预期决定的。这个预期决定的供求运行机制,以图1表示,称之为“双羽模型”。

第二,上述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在中国的经济实践中得到了中国化发展。这体现在中国经济学核心逻辑中的需求预期,具体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市场活动中起决定性意义的社会需求预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论断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导,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对“以人民向往为中心”的经济实践理念的进一步诠释,也是对市场运行一般机制的更进一步揭示。中国的经济实践,就是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满足人民需求预期的过程。
这一理念,我们可以概括为“人民向往观”。“人民向往”是对马克思关于需求是经济活动起点的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解释,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市场经济活动的发生既在于人们是否需要,又在于人们是否有能力支付。这一经济活动动力的一般性理解,在西方经济学却被漠视,被“供给创造需求”的谬论替代。这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以资本获利的“自私”美德为出发点,忽视了需求的决定性意义,当然也使得供给过剩频繁发生,供给落后于需求预期的现象严重,需求升级缓慢。而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中国不仅坚持了以需求为第一性的正确逻辑起点,而且逐步将这一逻辑发展、推向了市场需求形成之前“需求预期”,推向了不以支付能力为前提的“需要”——“人民向往”。正是“人民向往观”在市场经济中的践行,才实现了中国经济长期而稳定的高速发展的成功。这不仅在实践中证实了预期是“看不见的手”,而且强调了需求预期的决定性作用的。
(三)结论
1.不完全市场必然失衡
市场借助预期这只“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需求方通过市场反馈其预期信息,调动供给方使用相应资源来增加或减少供给总量以满足需求总量的扩大或减少,同时提升供给的品质、特性和科技含量来满足需求方高端化、个性化、便捷化等需求升级的要求。这种资源配置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供给在数量、结构、品质、功用等各个方面完全符合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剩生产,实现需则有应,供则有用。
但是,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不能实现对市场的充分预测,信息的不对称性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同时,空间及其异质性客观存在,市场通过预期进行的资源配置也不能实现需求和供给的完全耦合,而只能最大限度地接近需求方充分满足且无过剩的最佳状态。因此,市场失衡是不可避免的。
2.供给管理与按需生产
基于市场失衡的必然性,市场管理也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人类经济活动的实践证明,按需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必然要求,因而市场管理的核心在于供给管理。
与凯恩斯主义主要用于应对经济危机冲击的有效需求管理不同,供给管理是市场管理的高级阶段。第一,有效需求管理主要用于经济危机时期;而供给管理可以应用于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第二,有效需求管理主要体现在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大上,对企业的作用缺乏精确性;而供给管理既反映在政府管理职能的进步上,也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经营活动中。第三,有效需求管理通过支持供给以实现需求能力的蓄积和扩大,但在本质上是以供给扩大来解决供给过剩,因此往往只是在公共事业领域才有效果;供给管理则既可压缩已有产业过剩供给,也可刺激新兴产业满足新需求预期。
在中国经济学而言,供给管理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特别是2015年11月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科学把握了市场经济中“需求第一性”的本质,及时调整了供给侧的结构偏差,将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推进到新的高度。这种“按需生产”的市场管理理念,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按需生产”的经济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   语


综上所述,作为西方经济学核心逻辑的价格机制本质上是“价格决定”论,由于其历史局限性、方法论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而具有哲学上的不彻底性、理论谬误性、资产阶级性,进而造成其解释力的严重不足。而中国经济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必然形成与之迥异的核心逻辑的科学性、社会进步性和解释力的广谱性。这些理论特色源自中国经济学以“人民向往”为中心的核心逻辑:在理论前提上,以不完全市场经济、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两利”的道德约束等客观现实为前提;在基本原理上,通过考察世界经济运行全过程样本,综观人类社会全阶段发展历程,总结市场活动中各种形态、各个阶段全商品现象,从经济决策的全要素出发,将市场运行机制总结为以人民向往为中心的、由社会需求主导的预期机制;在基本结论上,主张市场失衡必然存在,市场管理也因此而必不可少,且通过中国的实践将市场管理推进到供给管理为主导的高级阶段。这些基于市场经济一般性规律的核心逻辑,借助中国经济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的中国化,并成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
以“人民向往”为核心的中国经济学核心逻辑,是中国经济增长成功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首要要求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经济发展原则,具体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中,就是要坚持以“人民向往”的社会主义市场核心逻辑为指导,扬弃“价格决定”的传统西方经济学市场逻辑,以此来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则更适应“人口规模巨大”的具体国情,也必将更有力地推动我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巨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赵儒煜 | 从价格决定到人民向往——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特色与核心逻辑

赵儒煜 甘肃社会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