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梅 |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与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甘肃社会科学”
原文刊于《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第1-8页。
赵淑梅,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提 要
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各国执政党共同难题的同时还面临大党独有难题。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进一步强化组织体系内的使命引领和目标导向,进一步保证组织体系的上下贯通和传递顺畅,进一步引导组织体系内的横向协同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建强组织体系的骨干力量和专业队伍,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内的正向激励和“四自”机制,进一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党内文化和政治生态。适应这些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从五个方面提升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指导,形成方向正确、整体贯通的组织目标体系;二是培育积极文化和健康生态,形成价值一致、激励有效的选用评价体系;三是推进理念革新和实效提升,形成与时俱进、全面赋能的教育培训体系;四是加强组织协同和情感认同,形成沟通顺畅、联系紧密的组织运行体系;五是及时矫正行为和清理组织,形成高质高效、执纪严格的组织管控体系。
关 键 词
党的建设;大党独有难题;组织体系;组织建设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要求。202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将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视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大任务,并做出了“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的重要部署。那么,大党独有难题难在哪里?它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为适应这些新要求、完成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应当如何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厘清这些问题,对于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全面提高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质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与困难之处
经过长期发展,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现有基层组织506.5万个。尽管在印度人民党迅速扩容、党员破亿后,中国共产党不再是世界第一大党,但拥有9804.1万名党员的党毫无疑问是超大规模的政党。相比于1980年才正式成立的印度人民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连续执政的时间都久得多。加之由于各国国情和政党性质不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各项事业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也与其他政党有着明显不同。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大党难题尽管有世界各国大党共同之处,但更多的是独有难题。认清这一点并阐明,对于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有哪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从六个方面给出了答案,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有9800多万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解决这六个方面的问题非常困难,因为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已经建党百年、执政70多年且未来还将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殊的党情和所处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交织一起。
(一)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难
政党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的普遍政治现象,政党的类型多样且建党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政党的建党初心为其成员注入最初的组织基因,政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成员的行为活动。初心使命的传递与延续,对于一个政党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奋斗成就。但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是在中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个政党要始终坚守建党的初心使命,不但需要各级组织进行持之以恒的建设,而且需要政党中已有成员不断向新加入者有意识地传递,还需要经受政党所处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随着政党规模的扩大、建立时间的增长和国家社会的深刻变革,无论组织建设的难度还是新老党员间初心使命传递的难度都会不断加大。截至2022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101年且执政73年,并拥有9800多万党员,在这9800多万党员中,仅有9.6万名党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不足全部党员的0.1%。换言之,在革命时代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建党初心使命有较为深刻理解的党员人数在党内的占比已经非常小了。中国共产党内超过99.9%的党员是在党执掌政权后加入的,更有超过86%的党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的总量还会继续上升,同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时间也在继续增长,国家社会深层次改革继续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实是中国共产党将长期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
(二)大党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之难
政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发展,社会环境也会对政党产生多层面的影响。一方面,政党从它所处的环境中吸收成员,这些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进入政党之前已经受到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进入政党后他们不可避免地将这种影响带到政党内部。另一方面,政党与其他类型的组织在社会中并存,大多数政党成员是同时属于多个组织的“社会人”,多种角色的定位要求也会对政党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对组织运行形成一些制约。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政党成员特别是相对年轻的成员,不仅会受到线下社会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网络环境的深刻影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更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政党与其成员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的领导优势,首先要实现党组织内部的整合,保证党员的思想统一、意志统一和行动统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社会阶层不断涌现、新就业群体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覆盖的社会领域不断增多,基层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日趋多样,党员队伍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社会成分愈发复杂。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的9800多万党员中工人(工勤技能人员)664.9万名,农牧渔民2603.2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589.8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人员1126.5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78.4万名,学生290.1万名,其他职业人员764.5万名,离退休人员1986.7万名。党员的多元化来源在确保中国共产党的广泛代表性的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形成了极大挑战。加之2022年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7亿,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对各个阶层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在线下线上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将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
(三)大党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之难
“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水平。”虽然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但一个政党要在本国保持长期执政的地位,都必须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已经长期执政且未来还要长期执政的党来说,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为重要。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不仅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命题,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还对坚持和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作为整体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还要具体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与水平上。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共有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3198个、基层党委28.9万个、总支部32.0万个、支部445.6万个,覆盖31个省(区、市)委、397个市(州)委、2770个县(市、区、旗)委和9062个城市街道、29619个乡镇、116831个社区(居委会)、490041个行政村。要配齐配强数量如此多的各级领导班子原本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还对党员领导干部个体提出了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化要求。整个组织体系要形成合力,要求各级各地领导班子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政党研究者曾指出:“如果一个政党在地理上不局限于一个地区,那么纵向整合问题就(潜在地)是一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不仅需要在两个层次之间进行协调,而且还需要协调和控制跨地区的横向变动。”换言之,中国共产党既要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个体的能力和水平,又需要保证各地各级数量众多的领导班子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基于此,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将长期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
(四)大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之难
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政党长期存在特别是长期执政的关键,而一个政党要想始终赢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必须不断做出令民众满意的切实业绩。“党员是政党的人力资源,是组织进行运作和开展活动的资本。”用好党员这一人力资源,组织才能有可持续的运行资本,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只有调动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才能不断满足民众的利益诉求,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一流业绩。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一直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出了令人民满意的业绩。未来中国共产党要想继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必须依靠高效的领导和切实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强调“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督促全党担当尽责、干事创业”,在党的十九大上阐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更是专门强调要“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激励少数人容易,激励多数人难;一时一事激励容易,持续激励难。随着党员队伍规模的扩大及执政时间的增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将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
(五)大党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之难
任何一个组织、一个政党都不能停滞不前,而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随着所处具体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组织变革并非易事,一些成员会因安于现状的心态、对个人得失的计较甚至是与组织外的相关方的利益捆绑阻止变革,同时组织结构自身的缺陷、组织内部领导层意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缺乏与组织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保障等也会阻碍组织变革。一个政党的发展亦是如此,只有及时发现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清除阻碍政党健康发展的“病毒”,保持和增强组织肌体的免疫力,才能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先进政党。
相比其他类型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更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始终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立足“两个大局”,中国共产党要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但要让9800多万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3000多个地方党委都能够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保持自我革命的勇气,不断发现和修正自身的错误,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更是一件极具挑战的难事。这不仅因为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党内自我监督的制度还需完善,还因为新时代新征程党所处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特别是一些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还将对党员、干部进行各种“围猎”和腐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将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
(六)大党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之难
组织内部的文化和秩序对于组织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政党内部良好的生态能够为政党健康文化的建设、党内良好秩序的形成和政党成员的生存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对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形成与党的性质相适应的党内政治生态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说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
同自然生态一样,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旦生态被破坏恢复起来也比较困难。党的十八大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管党治党存在宽、松、软的问题,“七个有之”等现象对党内政治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尽管在全面从严治党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极大的净化,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没有改变,在一些党组织内,个人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等现象仍不同程度上存在。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政党来说,不仅组织体系庞大,政治生态系统亦十分复杂,加之所处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也将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
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对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六个方面的独有难题,每一个都很难解决,交织在一起更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工程。同时,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也不是单兵作战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党的组织体系的统筹设计、改革和整体提质,才能应对这种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系统性特点的自我治理挑战。这就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体系内的使命引领和目标导向。“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组织价值观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追求,对于组织运行具有关键性影响。一个规模较大的组织要实现意志一致、行动一致,需要制度规范和监督惩戒,但更为根本的是保证组织成员的思想一致、观念一致,使组织成员能够共享同样的价值观。只有这样,组织内的制度规范才能被很好地执行和遵守;遇到制度规范未曾涉及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成员才能有共同的行为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阐明中国共产党需要解决的大党独有难题时将“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首要难题,是具有战略性和方向性意义的,因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是其他五项难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党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具体要求,强化组织体系内使命引领和目标导向,使全体党员、干部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具体任务内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的统一。随着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出来,其他五项难题的解决也具备了基础性条件。
二是进一步保证组织体系内的上下贯通和传递顺畅。不同类型政党组织内部的连接形式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采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尤为强调党内组织的严密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在整个组织体系内,只有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各负其责、上下联动,作为整体的党才能科学运转、发挥应有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内各级组织之间沟通顺畅,不仅上级组织能够领导下级组织,下级组织也能及时请示报告。同样地,党内的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最终要体现为全体成员的行动统一,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也要体现为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在基层落实。但对于内部组织层级多、党员队伍规模大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基层党员、干部能够直接参与的党内事务相对有限,需要基层组织主动积极地沟通,从而实现组织价值观和党的各项决策的准确传达,弥补成员未能直接参与带来的不足。这就要求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既要着力于组织之间的上下贯通,也要进一步保证组织和党员、干部之间信息的顺畅传递。
三是进一步引导组织体系的横向协同和资源整合。一项公共决策的执行,“需要把人、财、物、时间、信息、管理技术、规章制度等因素协调、平衡”,还需要“各个执行机关和社会各部门积极配合”以及运用各种手段。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的严密性、组织覆盖的广泛性和组织类型的多样性是其领导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内的横向联系尤其是不同类型党组织间的横向联系要弱于组织体系内的纵向联系,同时一些同级领导班子间的竞争关系和党组织所在单位的条块分割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组织资源的整合,这就削弱了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组织保证。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需要中国共产党具备更加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调动更多更丰富的执政资源和领导资源。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必须进一步引导组织间的横向协同和资源整合,进而提高组织优势向党的领导优势转化的质量。
四是进一步建强组织体系的骨干力量和专业队伍。“组织之运作以及管理之遂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受先天与生俱来和后天周遭环境的交互影响。”培养好人、使用好人特别是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直接关系组织的兴衰。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中,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和专业化的组织工作队伍,是必要且可能的。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这对干部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要求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既要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业务能力特别是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又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意识与本领,使其切实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同时,党的各级组织工作部门的工作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组织体系的运行,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也要全面推进各级组工队伍特别是基层组工作队伍的建设,提升组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五是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内的正向激励和“四自”机制。“吸引优秀的员工进入组织工作后,管理者必须善于使这些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激励他们以创造的精神将工作推向更高的境界。”对于政党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党内激励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提出“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要求,强调“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要让9800多万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主动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必须把进一步完善正向激励机制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导向下有针对性地推动政党组织的改革发展,才能切实提升党的组织体系的免疫力和战斗力。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挑战,在惊涛骇浪的挑战面前必须解决好“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相关机制,增强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四自”能力。
六是进一步建设健康向上的选用风气和党内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中国共产党要解决“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问题,首先要解决选人用人的导向问题,树立健康向上的选人用人风气。党内风气的形成与维护又有赖于组织文化,因为组织文化是组织管理的软环境,也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公共组织学看来,“组织变革的关键是人的观念的变革……组织人与组织文化的变革关系是公共组织变革的本质”,这一观点对于分析政党文化建设亦有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于此,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必须着力进一步建设健康向上的选用风气和党内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三、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的主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既需要常抓不懈,又需要集中发力。”大力提高党的组织工作的质量,全面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需要集中发力的一个重要维度。所谓组织效能,指的是组织实现既有目标的程度,通常包括组织运行的能力、效率、质量和结果。组织效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各级党组织能否在党治国理政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党的组织体系的整体效能关键在于适应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要求,补齐组织体系建设短板,形成系统高效的组织目标体系、选用评价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协调运行体系和内部管控体系,从全过程、多方面保证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进而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已经达到很大规模的情况下持续保持生机活力。
其一,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指导,形成方向正确、整体贯通的组织目标体系。“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和存在的”,组织目标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同时,个体的行为不仅是在外界刺激下做出的反应,亦是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基于此,中国共产党要提升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必须实现整个组织体系预定目标的一致性。首先,要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全面提升各级领导班子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各级党组织制定的目标任务与党的使命任务方向一致。其次,要加强自上而下的组织指导,确保党的使命任务逐层具体化为各级领导班子的目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上下贯通。再次,要着眼于让组织体系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将组织希望党员、干部出现的行为列为组织内的导向性行为,确保党员、干部在实现个体目标的同时完成组织目标。最后,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事业发展的状况动态调整组织目标体系,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拥有明确且经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体系的效能最大化。
其二,培育积极文化和健康生态,形成价值一致、激励有效的选用评价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但阐明了党的初心使命,而且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实际上完成了新形势下组织文化塑造的第一步——明确组织价值观。接下来,中国共产党要提升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必须着力增强党员、干部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选用评价体系,因为“要使每一位成员从一开始就自觉地、主动地按照组织文化和组织精神的标准去行动比较困难……有必要建立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相比物质奖惩,在中国共产党内选人用人机制及与其紧密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更具指挥棒作用,不但能够指导党员、干部的努力方向,而且能够促进目标体系的高效执行。因此,无论是党员发展还是干部选拔,都需要坚持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将在实践中践行理想信念、高效完成目标任务的人选出来、用起来。随着党内选用评价机制的优化,以组织价值观为核心的积极向上的党内文化将进一步定格,党内生态也将进一步净化。而党内健康生态的形成,又可以巩固党内优秀文化,进而对党员、干部形成正向激励,促进组织自身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
其三,推进理念革新和实效提升,形成与时俱进、全面赋能的教育培训体系。任何一个组织要想长期存在,其学习变革的速度一定等于或大于所处环境变化的速度。组织学习的过程既是组织适应环境的过程,也是组织革命理念传递共享的过程,更是组织中个体、团体能力本领提升的过程。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提升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必须高质量建设学习型政党,全面赋能党员、干部。首先,革新教育培训理念,改变将组织学习视为知识吸收的单向思维,确立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积极学习氛围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新理念。其次,优化党内教育培训机制,增强全党特别是基层教育培训的实效,提高党员、干部个人价值与党的价值匹配度的同时有针对性增强党建业务有机融合的本领。再次,建立问题导向教育体系,及时发现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引导党员、干部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实现理念变革和本领提升。最后,建立任务导向教育体系,引导党员、干部在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方针制度中学习,在形成更加符合实际的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的实践中提升创造性完成上级交办任务的能力。
其四,加强组织协同和情感认同,形成沟通顺畅、联系紧密的组织运行体系。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的上下贯通、传递顺畅和资源整合、协同发展,有战斗力抵御各种风险考验,中国共产党必须提升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形成整合高效、管控科学的组织运行体系。首先,要增加普通党员、基层干部参与党内事务的机会,因为“有效的沟通不仅包括信息的传递,还包括信息的被理解”,而参与是理解的关键。其次,通过多种方式确保执政内“有效沟通”,即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能够准确地自上而下传递,各级干部、党员乃至群众能够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再次,要增加组织间纵向特别是横向的沟通交流,纵向方面更加注重上级对下级信息想法的了解,横向方面更加拓宽地区领域、打破行政条块分割对组织资源整合的限制。最后,提升组织工作的“温度”,在党内建立信任、互助的同志关系,在加深党员间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增加党员对党的情感认同,用情感的沟通为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识的及时达成奠定基础,形成沟通顺畅、高质高效的组织运行体系。
其五,及时矫正行为和清理组织,形成高质高效、执纪严格的组织管控体系。组织的良好运行、组织目标的实现不仅靠沟通,还需要对组织内部各项活动、个体的各种行为及其效果及时地衡量和矫正。值得注意的是,党内行为的管控,不仅要警惕直接危害党的形象、容易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恶劣行为,还要限制影响组织目标实现、容易引发组织矛盾的不良行为,并要关注忽视资源整合、高成本完成任务的低效行为。此前的党内监督对于前两类行为关注较多,而对第三类行为缺乏及时地控制引导,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组织运行的成本。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提升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要着力推动组织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组织资源的高效整合和运行成本的科学管控保证组织目标的高质高效实现。对于经过多次教育引导仍然不改正自身行为甚至继续破坏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必须从严惩治,不能“宽、松、软”。只有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才能与正向激励机制形成合力,确保党内价值观的一致性、稳定性。因此,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必须形成高质高效、执纪严格的组织管控体系。
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运用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推进党的组织体系的目标体系建设、选用评价体系建设、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组织运行体系建设和组织管控体系建设,实现新形势下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的提升,对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十分重要,将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更好地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进而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责任编辑:包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