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丨仙居的故事,从一万年前开始书写

2017-12-05 仙居发布


仙居,是一座小城,我们从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


我们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这里的历史文化,更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这里的每一座青山,每一条河流,都是哺育我们的自然宝藏;一草一木,一街一巷,都是永远不能被替代的情怀。




仙居历史源远流长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近万年的下汤文化。 

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仙居早在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生息繁衍,而清晰的史前文明则要追溯到一万年以前。



1984 年,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一个静谧的小村庄,村民在干活的时候发掘出了距今10000 年的下汤文明遗址。那时候的先民们,已经制作使用着石磨盘、流星索、陶纺轮、石斧、石凿、石锛等新石器文明工具。这片遗址也是目前台州可考的最清晰的史前文明。




仙居文化底蕴深厚

桐江书院号称“江南第一书院”。

仙居书香弥漫最浓厚的时期,当属宋朝,出现了现有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书院,为宋代的桐江书院、上蔡书院、桐林书院,当时人文荟萃,盛极一时。

年代最久远的桐江书院位于今皤滩古镇东两里,号称“江南第一书院”,朱熹曾经亲自将儿子送到此地就读。

当年的桐江书院面积有150多亩,气势恢宏的三重院落式结构,面朝仙居的母亲河永安溪,更有“三小山峙立其前,状如鼎足”,钟灵毓秀。‍‍

在清同治年间,仙居的义塾、书院达到17座之多,分布在全县各地,为文脉传承、文明教化做了很大贡献。

这些年,仙居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村民腰包更鼓了,居住环境犹如世外桃源,山清水秀,幽静整洁。不论外在如何脱胎换骨,农村的内核始终是“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

因此,仙居在台州市率先开展书院建设,至今已有7家和合书院建成开放,桐江书院也已在设计重建。

新建书院立足于古代书院遗迹,采用改造历史遗存、原址重建等方式,恢复历史风貌,实现保护开发。在建筑风格上,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创新,力争做到“一院一色”、“一院一品”。

修建于康熙乙酉年即公元1705年的韦羌书院,原是齐氏宗祠。淡竹乡秉成传统,以旧修旧,充分挖掘书院文化内涵,建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农耕记忆文化书院。

仙居历史上名人纷至沓来

五千年来最浪漫的诗人李白为她神魂颠倒写诗传情。

仙居的文化浸润如此之深,究其原因还是这得天独厚的神山秀水,古往今来,令众多文人墨客驻足,并留下了众多传颂千古的诗句。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几句诗来自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而据《宋书·州郡志》记载,当时仙居的韦羌山,就叫天姥山。

韦羌山山峦叠翠、奇峰迭出、自成格局,极险不可攀。传说大禹在仙居治水时,在千丈峭壁上凿下蝌蚪文,以示后人。

就如被称为中国八大神秘古文字之一的蝌蚪文,远古的文化在韦羌山上如星辰般灿烂,被后人瞻仰。宋代陈襄所作《题仙居韦羌山六绝》写道:“盘盘英气四迂余,定有仙人此地居”;又如明代顾炎武的《肇域志·仙居县》:“韦羌山,在县(仙居)西四十里。山甚峻绝,上有石壁,刻蝌蚪篆文”;还有《嘉靖浙江通志·台州府》条载:“韦羌山,在县(仙居)西四十里,山甚峻绝,上有石壁刻蝌蚪篆文。”

“多神仙之宅”的仙居,吸引了历朝历代高人前来修身养性。《仙居县署岩老亭》诗云:“手持养性书,此地学耕渔”。人们在仙境般的山水田园间劳作生息,大抵已臻化境了。

“山光竹影交寒辉,下有碧清吹涟漪。沙痕隐隐白鸟去,石声凿凿扁舟归”,春风度,人间仙居,胜却人间无数。



仙居民风民俗颇具特色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在这里演绎,素有“中华第一灯”美称的仙居无骨花灯被列入国务院中国非遗保护名录。

古时的仙居,慈孝文化就已经十分繁荣。

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不仅因其是优美的人间仙境,还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诸多孝感动天的典故。

相传宋朝时在仙居县城关西郭垟清水塘,有个酿酒师傅名叫王温,他酿的酒,又醇又香,人人爱喝。平日还乐善好施,扶危济贫。

一天,忽从店外进来两个人,衣衫褴褛,全身长脓疮,神情痛苦。二人对王温说,昨夜梦到一仙翁告知,在酒缸里泡一下澡,脓疮就能完全痊愈。王温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那二人泡完澡出来,皮肤雪白光洁竟变成了英俊少年。道谢后,忽然消失了。

王温遂将此事告诉家人,心想二人肯定是神仙,他们泡过的酒或许喝了能长生不老,于是一家人喝下,顿觉舒爽,竟羽化成仙,家狗、家鸡舔了地上的几滴酒也一起升天。这就演绎出了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奇。

皇帝宋真宗听闻这个传奇后,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改县名为“仙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仙居地处山区,千百年来人们过着邻里守望的田园生活,造就了当地人热情淳朴的性格,也传承了崇德向善的品行。


无骨花灯又称仙居皤滩花灯,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造型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更神奇的是,灯身没有骨架,全由用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且轻巧能飞。


据记载,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当时人称针刺无骨花灯为“唐灯”,也叫“神灯”。传说,唐开元年间。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了路,被一仙女救起,并赠他“神灯”一盏。



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每年进贡仙居“皤滩花灯”十对,曰:“十全十美”。唐之后的宋、元、明、清(至同治)各以十对花灯为数进贡皇上。


民国时期有一对“仙居皤滩花灯”在杭州展出时,外宾看后,赞不绝口,称它为“神奇的无骨花灯”。民间制作这种花灯的工艺也比较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背、刺绣、竖灯、装饰等十道主要工序。


 

如果说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外表,那么文化则是它生命和灵魂。在九千年漫漫文明路上,仙居的先民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如今的我们,正沿着这条脉络,探求过去、追寻未来。

打开视频,看书记为仙居推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42qdor4v&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来源:魅力台州、浙江新闻客户端

往期精彩回顾:

和美乡村丨这12个地方邀你感受人间仙居……

谁不说咱家乡好丨今晚起连续六天,凤凰卫视让世界看到台州,看到仙居!

期待丨环城南路景观绿化提升工程要开工啦!

预警丨0℃!0℃!仙城要入冬啦!本周冷空气杀到,气温简直不敢看!



&

END

....................✁....................

传递“政”能量  讲好仙居故事

仙居发布

<xianjufabu>


投稿 xj7816971@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