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报关注丨始于灶台的“垃圾革命” 仙居垟庄村从“脏乱村”到“垃圾分类示范村”

仙居发布 2022-05-28


8月22日,浙江日报刊文《始于灶台的“垃圾革命”》,报道了我县横溪镇垟庄村通过垃圾分类从“脏乱村”到“垃圾分类示范村”的变化。





在仙居县横溪镇垟庄村,66岁的村民王爱珍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将垃圾分类后丢进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里。“就看会不会烂嘛,会烂的扔绿桶,不会烂的扔灰桶。”在她看来,垃圾分类很简单,垟庄村家家户户都会分。

过去,垟庄村环境卫生差,村民房前屋后垃圾遍地。随着垃圾分类行动的开展,这个小村在短短两年内脱胎换骨,变得干净、整洁。

灶台边的先行先试



想起几年前“脏乱差”的村容,王爱珍恍如隔世。她说:“当时村民还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很多垃圾多年未清理,鸡舍和露天粪坑随处可见。”


这样的生活环境,让爱干净的王爱珍有些受不了。她告诉记者,虽然之前垟庄村也开展过环境综合整治,但因人心不齐、观念不统一等原因,成效不明显。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看到别的村子整治后变干净了,我们都很羡慕。”2018年4月,当村委会主任娄建军和村妇联主席徐瓦呈找到王爱珍,想要在她家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时,王爱珍立刻就答应了。


当天,王爱珍与参加“试点”的另外11名家庭主妇在学习了怎么分类、怎么清理垃圾后,立马在自家灶台搞起了垃圾分类。


王爱珍在灶台上放了一个小巧的垃圾桶,里面装的是菜叶、果皮等易腐烂的厨余垃圾,在灶台右手边的架子上,挂着一个白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的是易拉罐、塑料纸等不会腐烂的垃圾。“那时候村里还没有给每家每户发分类垃圾桶,我就自己把垃圾进行分装,然后再丢到村口的垃圾桶里。”


王爱珍的丈夫在村里开了一间小诊所,王爱珍便抓住机会,积极向前来问诊的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王爱珍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小群体带来大变样



2018年,垟庄村通过环境整治,共清理垃圾4000多立方米,拆除危旧房和猪栏等6000多平方米,同时还建成美丽庭院120户,村内环境焕然一新。


看到努力后的成果,王爱珍的干劲更足了。当徐瓦呈决定组建“绿衣天使”志愿服务队时,王爱珍和第一批参加垃圾分类的妇女立刻响应,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带头分类、义务劳动、志愿宣讲……这支由农村妇女组成的小群体,成了垟庄村推广垃圾分类的中坚力量。


每天早上,队员们都要到各家各户看看,有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准不准确。“虽然一开始有村民觉得我们多管闲事,但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后,他们都认同了,也开始加入我们。”王爱珍说。

垃圾是宝也是“钱”



在垟庄村,有时候垃圾也是“宝贝”,能换到“钱”。


“用完的旧电池我都攒着,一块儿拿到小卖部去换‘绿币’。”王爱珍提着满满当当的一袋子“垃圾”,往村口的小卖部走去。王爱珍口中的“绿币”,可以在垟庄村的两家小卖部兑换商品。


为了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引导村民主动回收生产生活中的有毒、有害垃圾,垟庄村在村里两家小卖部设置了专门的“绿币”兑换点,电池、农药瓶等都可以兑换“绿币”。仅去年一年,垟庄村就发出了价值近1万元的“绿币”,回收了不少有毒、有害垃圾。


对于不会腐烂也不能兑换“绿币”的垃圾,垟庄村也想方设法把它们变废为宝。“‘绿衣天使’当中,有不少心灵手巧的队员,我们组建手工小分队,自己动手把废弃物品做成有趣的工艺品,摆放在房前屋后,扮靓美丽乡村。”王爱珍指着路边一处由易拉罐搭建起来的小景观说。


如今,在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下,垟庄村先后获得省3A级景区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台州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等荣誉,游客也纷至沓来。“垃圾分类行动”正切实地推动着垟庄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稳前行。
向往的仙居丨四联村·布达拉宫的梦幻星夜拍视频拿大奖丨“人间仙居”系列短视频大赛第六期获奖名单出炉!一睹为快 | 我县“七五”普法工作亮点多!重磅!我县这些企业跻身浙商全国500强


仙居县全媒体新闻中心

内容: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荆欢

审核:金天益


END

....................✁....................

传递“政”能量  讲好仙居故事

仙居发布

<xianjufabu>

投稿 xj7816971@163.com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