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毕业季| 孙澜城 “历史的观望”

2017-06-22 相仔 春熙照相馆

孙澜城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院摄影方向2017届研究生    


 作品 《历史的观望》


#创作过程#

先是得到了一批20世纪初期的老照片,在观看这些照片时我发现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照片中的各种元素依旧能清晰的传达出大量的信息,现代人对于老照片的解读是基于后天教育所获得的审美认知和文化认知。老照片中蕴含的信息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照片在拍下的那一刻就成为了历史,于是我们现在所拍摄的照片也携带着当下的社会信息,这对未来同样是宝贵的财富。为了让作品信息量更丰富也更有价值我又从网上找到一些清代老照片,这样三个时代的对比让整组作品更具有说服力。 

苦力,从阶级产生之后就一直存在,黝黑的皮肤不仅是在阳光下曝晒所致,技术上使用色盲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关于肤色的误读。

 

罗兰·巴特的“意趣”与“刺点”,法国语言学家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指出观看照片时会有两种信息传递给观者:一种是“意趣”拉丁文“STUDIUM”,“意趣”是一种后天教化得来的审美的、文化的、有教养的信息,他强调每张照片都有“意趣”存在,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能从照片中获得信息的原因;“刺点”拉丁文“PUNCDIUM”, “刺点”是一种极度私人化的基于情感的信息,它往往是个小细节,但却会像一支箭从照片中射出来刺中观者的心。“刺点”的存在是我们对图像信息理解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不同时期的女性也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她们的精神面貌和穿着打扮甚至发型上都能清晰的辨认出来,从封建社会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到现代与男性拥有一样的社会地位,她们可以尽情的张扬个性。


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到摄影的真谛是“这个曾经存在过”。对于曾经存在过的事实,照片可以充当证据存在,摄影所具备的史料价值远远高于其艺术价值。本组作品分别提供了清朝、民国和当下的照片,以求在对比中发现不同时期照片呈现出来的社会学意义、史学意义、以及人类学意义。

儿童阶段本该是天真烂漫的,但生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不发达的时代,他们经历的太多,从他们的眼神中明显能感受到那种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社会阅历。


在观看这些照片时会发现我们与100多年前的国人存在很多差异性,这其中包括肤色、衣着、精神状态、生活环境等等。社会在变迁,照片中呈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外貌也会随着社会变革而变化。对于肤色而言,老照片中的国人皮肤黝黑的其中一个原因其实是那个时代大量的运用色盲片和蛋白干版摄影,这就导致了黄皮肤的中国人在照片中显得比较黑,皮肤黑的另一个原因是辛勤的农业劳动导致的。


当今,摄影已经非常发达,每个人都在生产照片,所有的这些照片实际上构成了对当今社会的及其详尽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再过一百年现在所拍摄的照片也能作为历史的证据反映现在的社会形态。因此,对100多年前的照片进行并列对比就显得意义重大,在观看分析这些照片的同时也为当下和未来的摄影提供参考。


同一种形式的交通工具在不同时期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人力车在一百多年前为有钱人和贵族提供代步工具,现如今却是一种观光体验。


Q&A1

Q:感谢您接受采访,作为摄影师您的主要兴趣是什么?

A: 摄影对我来说首先是记录生命的一种简单易得的方式;更是一种情绪的“排泄”或者是自我的重现。在2015年我拍摄了一组关于恐癌症的作品,我想这组照片的创作与我那一段时间生活中所遭遇的变故有着直接关联,很显然情绪跃然于照片之上,此时照片中的任何事物是那个事物同时也变成了自己。摄影就是充当了这两种功能,让许多人看到曾经存在过的事物,同时又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深刻的理解它。

 

Q:这组作品的呈现方式有是出于什么考虑?

A:我的这组毕业作品照片来源时间由于跨越了一个多世纪,所以我从开始就没有想放大它们的想法,照片所呈现的是一种比较和陈列形式,对画质并不做太高的要求。基于以上考虑我把照片尺寸定为:60*22cm,单幅作品是由三幅方形照片并列拼接而成,分别呈现晚清、民国和现代的生活场景,这样做能够非常清晰的将三个不同时代的图像并列起来以供参照对比。


婚姻代表一个家庭的开始,也是中国人自古至今很重视的一项活动。比较三张不同时期的婚礼我们发现无论在哪个时代婚礼都有一种仪式感。


Q&A2

Q:谈谈艺术学院摄影的学习带给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A:在南艺就读的三年在摄影上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大概是对摄影本体问题的不断追问和探索,我的导师钟建明老师从一开始就引导我们直接思考摄影最基本的问题,在从对摄影之所以为摄影的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我对摄影的认识慢慢地由单一的美学范畴拓展到社会学、语言学等范畴,我想这种思考方式是我收获最大的,可能这种收获不仅仅限于摄影学习。未来的工作方向嘛,比较倾向于进入高校继续做摄影方面的深入研究,同时希望能为摄影的教学尽一点微薄之力。


#展览现场#

Q&A3

Q:谁是你最喜欢的当代摄影师?

A: Olivia Bee 看她的照片能让我产生在童年时代梦里的一种奇怪的感受,我觉得她的照片能够刺激我荷尔蒙分泌。

 

Q:对你的摄影有主要影响的是什么?

A:我喜欢波德莱尔的诗同时也看维米尔的画,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看腾讯新闻,我曾一度痴迷王小波,他作品里散发出来的那种强烈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非常吸引我。摄影不是摄影师的专有物,同样摄影师也不应该为摄影而摄影,这样只会越走越窄。

 

Q:用三个词来形容一下摄影。

A:见证、启发、疯狂



2017毕业季高校摄影系毕业创作精选vol.4

孙澜城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方向2017届研究生   

 作品 《历史的观望》

#Read more#

2017毕业季| 于崧洋 “三分之一”  (中央美术学院)

2017毕业季| 杨博炜 “柔软的刺”  (北京电影学院)

2017毕业季| 胡晓艺 “一切都会过去”(南京师范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