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毕业季丨吴翊睿:上海之壁

吴翊睿 春熙照相馆 2022-05-22



吴翊睿
Jeff_Wr

上海师范大学
2020届摄影专业 本科
指导老师: 林路




上海之壁
“WALL”


我拍摄的这组作品名字叫上海之壁。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这片土地还是会有一些感情的。但是正是因为是土生土长,这种感情往往被这个城市那种快节奏、规律性的作息掩盖了,变成习以为常的观看和行走。但是你总会隐隐地感觉到这座城市的不一样,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的时候最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气味。所以我这次用一种温故欲知新的心态去观摩了这座城市的大部分角落去发现一些奇特的场景和建筑等等。

我一开始想这种寻找是虚无缥缈的。那我要给自己定一条线路,所以我决定说沿着黄浦江畔,这样一条贯穿这座城市的母亲河的路径沿途拍摄。这就是我的拍摄路线,有时候很多点都是靠走出来的,好在我前期啊去年因为一些原因沿江拍摄走过很多地方,所以对路线还是比较熟悉的。有时候找点一是网上根据摄友给的拍摄地寻找,二是百度地图有一个卫星图的功能我可以更客观地观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靠实地的行走和发现捕捉画面,不夸张的说浦东浦西两条滨江道我都走遍了。

一开始说到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我认为这座城市是包容,是机会,是太多东西了。你可以看到新城旧事,你也可以看到一种人的疏离感,城市一直在更新一直在改头换面,要生存就得这样。人就在这种大的齿轮的运作下随波逐流,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束缚,好像一层无形的屏障将你捆绑在了这个环境里,你离不开这个环境了。我的照片内容上会显得有一些杂乱,因为我的主题是抽象的,我选择用“壁”这个具象来代替这个抽象概念,作为照片的线索。所以我这里的“壁”一是指的形“墙壁”,我的照片里出现了很多的墙壁,二是指一种无形的“隔阂”,有很多突兀的、荒谬的元素出现在照片里,他们两两相对,映照着一种纠葛又无奈的意味在里面,制造一些不舒适感来增强画面语言,我也用一些抽象画面或者一些细节去引发一种联想。































 


春熙照相馆:毕业创作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

吴翊睿:应该是从2019年暑期就有所计划了,但是途中经历了挺多变动还参加了其他的展览之类的活动,一直到2020年初的时候才开始投入创作,前面只是零星地拍摄。2019年暑假的时候正好也穿插了两场在大理和平遥的展览,完成了另一套作品,也从完成另一套作品的过程中获取了一些经验和灵感,整套毕设分为构思和拍摄两部分,虽然穿插在一起比较混淆但是从最开始来说是从2019年的暑期就开始了吧。



春熙照相馆:你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吴翊睿:我记得本来选择的主题是和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有关,后来因为爆发了疫情,我在一家科技公司的门口看到了一幅壁画,内容是一只海龟。在我的作品里也有啦,然后当即就触动到我了,因为门口放了一排架子专门给疫情期间的外卖和快递放的,就像牢笼一样把那只虚拟的海龟遮挡住。然后我就决定用“壁”这个主题,去描述我想描述的内容。



春熙照相馆:老师给你提供了哪些帮助?

吴翊睿: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是林路教授,同样的我们专业的戴菲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强调的更多不是技法或者内容上的,而是在拍摄初期的构思,拍摄的理念上给我了启发,引导我用自己的思路去完成自己作品,我觉得这方面对我来说影响是最大的,教会了我如何独立思考以及独立用这一套思路去完成不同的作品。戴菲老师经常和我讨论的不是照片本身,而是照片之外的生活也好舆论也好,但是摄影就是这样嘛!拍摄这个动作反而是最最简单的事情,真的要去钻研和学习的从来都是照片之外的东西。



春熙照相馆:疫情对你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吴翊睿:疫情对我创作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心理上的,我外出拍摄的时候还是挺恐慌的,但是为了完成毕设我也是“豁出老命”,拍摄的时候挺担惊受怕的,除此之外就是有些地方不能像平时那个随意进出了,然后城市的面貌感觉和平时不太一样,疫情带给了城市一种新的姿态,特殊的姿态吧!我在我的作品里也记录了一些这种“新面貌”,除此之外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春熙照相馆:谈谈你对摄影的认识。
吴翊睿:我接触摄影是从我初中的时候了,因为父亲的关系我也接触到摄影,起初就是为了拍摄出好看的照片,看着心里舒服。我每次拍的照片不管是什么主题都会存在硬盘里,我最早的一套照片是我初中和同学去东方绿洲春游的照片。一两百张,今天回过头来看看还是挺有感触的,作为像日记一样记录生活也是我最初对摄影的理解。

后来进入摄影专业学习之后我觉得摄影不再是拍出美丽的照片或是单纯地记录生活了,摄影就是表达真我。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深层次的审美素养与能力,摄影是让我以理解世界为目的艺术哲学,并最终理解自我,解放自我。人之为人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那么在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摄影就是单纯的个人化的去表达自己,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展出也只是为了寻找到认同自己的志同道合的人。罗兰·巴特在《明室》里面也有说到刺点这个概念,每个人理解的都不一样。我记得我有个同学举过一个例子,就是有次上课老师让大家带上自己拍摄的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去学校,然后他带了一张自己觉得拍摄的构图啊光线啊都无可挑剔的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张照片去了,结果上课的时候才发现大家拿的都是拍摄的和家人的照片。普普通通的但是每个人都把它们视作心里最喜欢的照片,所以其实打动人的照片不是作为摄影去理解的照片,而是作为情感去描述的照片。我想说的是摄影作品就是要付出感情去拍摄,才能流露出最真实的共鸣给观众,而自己的情感就是表达最关键的部分。摄影就是去表达自己,如果你在拍摄的时候通过自己拍摄的作品理解自己,或者理解了背后的哲学,那是最有益处的了。摄影或者绘画或者其他艺术工作,背后的目的背后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现在的摄影还挺复杂的,各类门派都有,但是摄影因为手机的关系普及率比过去好多了,是一个全民拍照的时代,但是绝大多数人也只是停留在拍照。要说摄影的话还得继续深入才行,现在的摄影是多元化的,不只是单纯地用摄影本体语言表达,它结合更多的材质,融合更多的元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像20世纪初人们从没想过摄影会展出成2*2m这样巨幅的样子在画廊里给我们观看吧。也想象不到会有数字模型或者是3D技术结合在作品里展现给观众看,至于未来的摄影具体是什么样子我也想象不出,能想象出来那我现在一定是个了不起的摄影家了呢!但是摄影的本体语言一定会一直流传下去,因为那是真正经典的东西,无论哪个时代的摄影都无法磨灭传统摄影的手法和痕迹。



春熙照相馆:你喜欢的摄影师?摄影作品?摄影书?

吴翊睿:喜欢的太多了,尤金·阿杰特、罗伯特·弗兰克、史蒂芬·肖尔、艾利克斯·韦伯、埃里克·索斯这几位,我脑海里第一浮现出来的就是他们几位了。摄影作品的话我喜欢史蒂芬·肖尔的《不寻常之地》(Uncommon Places)。摄影书对我影响比较深的是林路教授的《摄影思想史》,应该是我学习摄影的启蒙读物了,我建议所有学习摄影的不管是初学或是入门都可以反复阅读,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你自己的影子。





2020毕业季| 高校摄影专业毕业创作征集

2020毕业季丨練冰藍 : DECODE


2019高校摄影专业毕业创作作品合辑

2018高校摄影专业毕业创作作品合辑

2017高校摄影专业毕业创作作品合辑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毕业创作征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