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环球影城、迪士尼?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牧之野 Author 牧之野
郑长青 男 【中国】
一直说带孩子去国内的迪士尼,但一想到人山人海排队就望而却步。
回想成长中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动画、电影,都已成为我基因的一部分,我天生是个排斥偶像化和盲目崇拜的人,一路走来,已经没有什么让我“必须”、“非去不可”和“不玩不行”的东西。
所以如果不是托朋友的福有四张内测的票,时间是固定好的,我可能并不会急于带沐朵牧野去环球影城。
特别是当我也曾带他们去北京各大公园里的小型游乐场、游乐园或是水上公园,看着粗糙的游乐设施,涂抹不匀的色彩,糊弄事的收费计时,内心是有一种感叹的,并不是对环球影城或迪士尼期望值的问题,而是我知道我们这种文化软实力上的差距,真的与西方营造出的那个精神乐园云泥之别,这是我不太愿意接受的。
在环球影城刚刚建的时候,便有说建设“土”的传言,试营业后网上也多是对酒店风格的吐槽,对此,我想说的是,即便建设风格与世界其他四个影城不同,其实在国内也难以有匹敌和竞争的对手,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再差也不会差很多,要不然环球影城也不会成为北京市首都规划中一个亮眼“业绩”,被频发提起和寄予厚望了。
所以,这一篇并不是什么攻略,而是这十几年来长久的体验反思的糅合,以这一天的游览为线索串联起来。
01
最高级的文化影响是什么样的
当说教开始,胜负高下已分。
我曾写过,《中国要应对的不是英美加澳这几个国家,而是整个文明》。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路会困于和哪几个国家关系不好,其实,这可能不并是真相,在面对资本主义复杂的组织和逻辑形式时,我们要知道资本是怎么在恩格鲁萨克逊文明上串联起来的。
除了资本主义的内在建构,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有人可能认为,当我们GDP世界第一或者03核动力航母打击群成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与西方文明平起平坐,但其实这仅仅是够了软实力竞争的门槛、刚刚走到同一起跑线而已。
西方几百年在所谓“自由民主”上架构起来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有机体”,而不是我们可以视觉感受的机器组装的庞然大物。
它的那种核心逻辑以及从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体育等多个维度的互相渗透和呼应,让你看不到摸不着,却心甘情愿的接受和“被洗脑”。
就像在环球影城未来水世界这种身临其境的大片中,在你不由自主被吸引到紧张的剧情和声光电火爆炸的特效中去时,你就无形中被强化了一些意识。
比如,想象力。
我看过张艺谋的印象系列,有一点那个意思,可中国只有一个张艺谋,我们的文化也只局限于外国人看到后觉得:“好美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停留在欣赏。
未来水世界在全球上演都是成熟的一个老套的故事,坏人、英雄、美女、战胜邪恶,爆炸。
但是经久不衰,而且每一场反馈都非常好。
你如果没在现场,你不会有那种感受,毕竟在中国其他地方,你体会不到这种对抗,但是,一旦你看过,
你就会被打下烙印。
这就是Show发展以来的登峰造极,在拉斯维加斯,在太阳马戏团的表演现场,你会感受到一种吸引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关键的是,你会不知觉被这种文化吸引,然后穿越“仅仅是欣赏”的阶段。
你会去购买产品,会转头再去追剧,然后形成一个理念的完整闭环、一个不断强化的印象。
比如,价值观。
有一次拳王阿里接受采访,他说了很多话。
我总想知道,为什么美利坚小姐总是白人?
世界小姐总是白人,环球小姐也总是白人
还有种东西叫白宫雪茄,白天鹅肥皂,国王白肥皂,白云纸巾,白雨洗发水,白龙卷风地板蜡,全部都是白色的。
天使蛋糕是白色蛋糕,而恶魔蛋糕是巧克力蛋糕(象征着黑人)。
我问妈妈,为什么全部都是白色的?我总是很好奇,总统住在白宫。
《玛丽有只小羊》歌词里面说,羊毛像雪一样白,还有白雪公主,美好的一切全都是白色的,就连圣诞老人都是白色的,而不好的一切都是黑色的,丑小鸭是一个黑色的鸭子,黑猫意味着厄运。
如果我威胁你,我会给你发blackmail(指的敲诈信)。
我问妈妈,为什么不给白人发whitemail,他们白人也撒谎。
彼时,阿里已经是闻名世界的拳王,他说出的这种困惑,其实很深刻。
深刻到一般人根本无法察觉,永远只是朦胧的印象。
这才是整个地球上目前最高级的文化影响。
它给你灌输一种潜意识,然后不断强化,让你认为,这一切便是现实。
比如未来水世界的表演团队,虽然也加入了本地元素,也会有黄种人面孔,但是他们一定是最先死的那一批,到了最后,获胜的一定是白人,一定是金发碧眼的美女和俊朗的帅哥。
你其他的元素可能有中国人,但是基本核心内容都是白人。
然后你想想所有你看过的美国大片,特别是十年以前再久远的大片,有多少最后活下来的主角是个黑人或者黄种人,然后抱着金发白人美女。
比如,解决问题的方式。
其实人类本身都有嗜血和暴力的天性。
只不过我们后天的文明和社会管理需要压抑,但其实,架构在原始欲望、人性上的传播方式才是最快最有效的。
整场都是打斗、暴力、从很高的跳台落水、爆炸、枪击、武器。
以暴制暴,抢夺掠杀,这就是西方文明丛林达尔文主义的核心逻辑。
它会穿插在所有的文化表现形式中。
然后我看现场的中国观众都看得带劲的很。
再比如,塑造形象。
首先你想想为什么孩子那么喜欢看奥特曼打怪兽。
在南京一个商场里举办奥特曼宣传活动,男生都疯掉了,看着奥特曼被怪兽打败时哭声一片,现场孩子们动作与奥特曼整齐划一。
我们的邻居日本,在这一方面深得西方精髓。
想想我们八零后成长的那些素材,七龙珠、圣斗士星矢、机器猫、海贼王、幽游白书,有没有加强我们的日本的好感?然后自然而然中和了一些历史影响?
这就是一种塑造力,我用我的方式塑造我的形象,而不是基于事实。
我是什么样子的不重要,我给你看到我塑造的样子才重要。
这一点,BBC阴间滤镜是这两年才被我们发掘出来的。
一个很简单的小设计。
比如功夫熊猫里的场景。
不要以为功夫熊猫就是一部电影而已,小小的封闭世界,昏暗的色调,古老的建筑,神秘的风格,这就是很多西方人对我们的刻板印象,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元素”。
你们很神秘,很厉害,但是,你跟世界不一样。
从功夫熊猫主题走出去,到隔壁,你看到了什么?高科技、机器人、先进,这就是美国给你带来的视觉冲击。
一墙之隔,千差万别。
你听不到背后的台词吧:
有的东西,是体验,有的东西,是未来。
你只是体验,而我是未来。
然后我们就是浸润在这种不自觉中,很多年以来。
润物无声。
光硅谷就有两万清华毕业生,全都是中国的尖子,在他们不了解美国没有去过美国的时候,是什么指引他们心有所属?
并不是美国本身,是“美国梦”。这个梦怎么来的?饮食、影视、游戏、理念。
这才是一种最高级的影响方式,没有一句说教,却润物无声。
而且,一代接着一代。
02
主题乐园是西方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游乐园是什么?
其实就是人为创造的一个幻境,让你有机会超脱现实世界的悲苦,去体验一个虚幻的梦境。
环球影城、迪士尼这种主题乐园的设置,其实超出了六旗、乐天那种纯粹游乐的概念。
它把电影IP与线下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闭环。
就比如哈利波特系列,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魔法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的规则、善恶,都是已经书写好的。
看电影一样,也是在两个小时内让你离开自己,进入另外一个空间,只不过这个时间短暂,当你把魔幻和现实相连,让它能够以可触摸化的方式出现,就能够进一步增加用户的粘性。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现实世界过于现实,恐怕不少人宁愿生活在魔法世界。
我看到了很多人,穿着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魔法师袍子,拿着全世界每个主题乐园都一样的魔杖,在乐园里念一句咒语,画一个符号,就让一个球飞起来的那种兴奋和激动感。
在这一天我观察到的,游乐场最主要的是两个人群:年轻人和带孩子的家庭。
其实对孩子来说,最主要的玩乐是小黄人和侏罗纪公园,功夫熊猫、变形金刚和哈利波特绝大多数受众是年轻人。
主题公园的内在核心逻辑,就是为了某些共同的相信而聚在一起。
你会发现,外国人很多是很天真的,我记得魔兽世界最早开发的那些设计师,都是一个模型一个模型的抠图,艾尔文森林、燃烧平原、荆棘谷,从光、影、声、色甚至是嗅觉,都给你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空间。
与国内的那种简单粗暴的游乐设施比起来,你必须要看到别人的用心,这看起来好像是物质的差距,但其实是理念、信念和世界观的差距。
王首富800亿打败迪士尼已经成为一个笑话,但至少他看到了实质,虽然做不到。
有些东西你是可以砸钱短时间提升的,有的是不可能的。
人类很多创造性的东西,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
不功利。
中国聪明人太多、脑子太活,钱太好赚,踏踏实实去相信和愿意为梦想创造的事情变得无比艰难,反而导致很多软实力的东西难以长久发展。
我们去看一下要投资1000亿的环球影城的细节。
我细致观察了一下,细节主要是几个方面用心:
一是主题配套。
每一个主题会配上什么样的配套都会有不同考虑。
未来水世界厕所旁配的是这个,我摸了一下,铁做的。
等待演出的通道上面有很多很多细节和彩蛋。
哈利波特主题里面房屋上的冰凌柱。
冒险岛的厕所都有未来水世界的哨塔,上面能转。
供观众坐的石凳上真的有贝壳和海螺。
侏罗纪公园上面的火,昨天下了很大的雨,我看了十分钟,火没灭,比奥运圣火还经烧。
好莱坞星光大道旁的车是国外直接运来的老爷车。
侏罗纪公园外的垃圾桶都贴上了标识。
门上刷的斑驳的漆。
然后我重点看了看厕所。
不同主题的厕所装扮也不同,每个里面都有音乐,小黄人有小黄人的笑声,变形金刚有电影原声。
二是周到考虑。
可以租小孩子推车,然后可以买雨棚,车的质量很好。
饮用水和每个厕所都有为老弱病残孕考量的设计。
所有的服务人员都很热情和主动,只要你向他们靠近他们就会赶紧过来细致周到的服务,可以看出训练和要求比较严格。
上面我说到的厕所,除了搭配不一外,一万游客流量,下着大雨,里面永远干干净净没有异味。
然后我在人流量比较多的两块地方观察了一下,保洁人员能很快的行动,保持场地永远干净。
表演人员非常投入也很敬业,很快能把大家带入状态。
我摸了一下玩偶的细节以及勘察了一下建筑的细节(油漆、毛刺等),没有发现糊弄事的。
下了大雨,但是雨一停凳子几分钟就有人擦一次,永远是干的。
然后吃的东西,也没有台湾烤肠和不知品牌的面包,我尝了,味道虽然没有那么好,但是也不比麦当劳什么差,爆米花很好吃。
我看有些人在抱怨环球影城和迪士尼的食物贵,但是说句公道话,以这样的标准,配得上这样的价格。
而且,北京环球影城允许自带食物。
孩子们在玩儿,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看这些细节,每一个细节里都是魔鬼,都是管理的严苛,都是我们很多人可能很难理解的执着。
但就是这种执着,甚至是不计成本的投入,才换来了逼真,把那些虚幻的场景一一呈现,让你虽然知道是假的,却依然宁愿发自内心去相信:
嗯,没准是真的呢?
这种共鸣的方式,真的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小的时候看变形金刚,我就相信,在宇宙的某个深处,真的就是会有这样一个世界,或者机器人就是我们未来世界的缩影,而后来几部变形金刚的拍摄,进一步强化了这个相信,然后这种信念,可能鼓舞了很多从事机器人研究的科学人员。
变形金刚主题是全球第一个,我看来以后,确实有感慨有冲动,要知道,这可是三十多年的事情。
而对于哈利波特迷来说,环球影城就是她们心中的麦加。
我们特别喜欢打造一个“样板间”,从某种角度说,外国人骄傲有他的资本,主题乐园就是集大成者,在这里,可乐永远是冰凉的,薯条是滚烫可口的,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享乐的“样板间”。
这样的样板间,对全世界的人群,哪怕是不发达国家的精英群体,吸引力都是致命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经济和军事上也达到了类似的水平,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很接近了,那么,我们要考虑,有什么拿得出手放在全世界能有吸引力的公共产品?我们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形象?我们想要隐藏和伪装些什么?以及我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
任重而道远。
03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环球影城、迪士尼?
我原来写过一篇文章:《美国为什么这么招人爱?》
如果说主题乐园是西方文化集大成,那美国则是大成中的大成。
为什么美国的理念、文化能对全世界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远隔万里可以对一个人的本质进行改造。
我想这大概与孩子最简单的味蕾刺激相似吧,油炸食物、烧烤肉类、高糖食物、冰镇饮料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满足我们的欲望,带来平常难以获得的满足感。
体育明星健美的身材、超群的运动能力、挥金如土的状态、为所欲为的生活,都让思维相对保守的亚洲人一同迸发出荷尔蒙。
不难发现,这些不论是产品还是理念,都是基于人最基本欲望需求满足设立的:食欲、性欲、好奇心、想象力、情绪发泄,是最“接地气”的设计逻辑,几乎可以说,美国是一个把人性研究的很透的国家。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非常传统的东方人,即便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山里的人,可能连美国是什么都不知道,却会被可乐的味道征服。
我们慢慢都知道高糖高盐油炸的东西不好,于是会主动去隔离自己的欲望;我们都知道人性最大的恶便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于是会选择谨言慎行。
但这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依然选择妥协和沉醉,这就是明白人与普通人的区别,是美国无形中区分精英和民众,也是引领世界文化的逻辑。
无限放大本能,看穿这些需要你有一定的知识、判断力和毅力,而仅仅是这一小步,就足以区分这个世界上1%与99%的人。
美国最有吸引力和最致命的便是:基于人性。
这种类似精神毒品,让一般人简单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冲动”,一点点就能满足和上头,而冷静反而是需要太多的后置条件和克制。
在中国注定崛起的道路上,我们要逐步反思,作为当前世界的一极,中国如果想要真正让世界认识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去唤起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人群的共鸣?
仅靠应试教育般的说教,是难以做到喜闻乐见的,恐怕一样还是要从“人性”出发,就像抖音,它不一定是健康的,不一定是理性的,不一定是有用的,但它一定是基于人性,能激起人们发自内心去认同和积极参与的。
04
游玩后记
六点多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天也晴了,园区外的购物区陆陆续续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哈利波特区的灯光表演快开始了,夜晚霓虹闪烁,整个园区沉浸在更加魔幻欢乐的氛围中。
中国人太累了,好像每个中国人都有两面,简单和单纯对于我们来说,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越是简单的事情,背后的逻辑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