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子149|动荡的世界,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牧之野 之乎者野记 2022-11-24


我并没有只说疫情的事。
大多数人习惯盯着眼下发生的热点,却对历史的过往和演变、必然的趋势视而不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念多了,熟络了,便觉得只是一句考题,人人都会说,却人人都不去思索脉络。
越是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反而越笃定,越迷信自己的经历。
就好像,上海我也经历啦,哈密瓜大家也羊了啊,不是没事吗?我几个朋友在国外,也好好的啊,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坚定的:没事。国家是小题大做了。
至于病毒进化的趋势如何,有几种可能;俄乌战争轻快的在那戏谑大毛二毛,真实战场情况也不知;美国为什么放缓加息,是不是就准备降息了,不懂也没心思深思熟虑。
如今的一切,动荡的世界,就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试金石。不论他当下的教育背景、财富量级、社会阶层如何,财富再分配的大势下,过往经验是单薄的。对信息的掌握和筛选,对于形势的判断,还有对生活的态度,正是我们朋友圈分层分级最好的标签。
我们需要沿袭一些脉络,找到各自的关联点,发展的时间线,然后结合当下的情况做研判,方能增大一些概率。
说经济。
通胀数字下来了,如果美联储就此停止加息或者降息,美元加息大周期结束,那么这大半年做的工作便会白费劲,数字也会再上。再说,通胀从来就不是加息的重要目的,配合美国国家策略收割全世界才是根本。
如此,加息还会再加,那昨天的狂欢注定是短暂,你若昏了头,认为好日子开始了,那么,看看加密货币的惨状,那就是最终被收割的下场。
没有狂热,就没有崩溃,等的就是狂热。
摩根放话,中国如果放开,A股往上涨20%,大家细品,这是在干什么,安的什么心?
全都是连着的,镰刀和韭菜,大鱼和小虾。
所以在这个区域内,一直到可能降息的2024年,普通人的策略应该是什么呢?稳妥和蛰伏,因为风险远大于机会,只做确定性的短线,宁可错过也不要乱动(非专业投资者不要参与)。
说战争。
这个问题你看不见也听不见,因为说出来不仅没有任何作用,而且会引发不必要恐慌,但看现在很多举措,其实都是围着这个词。
但是,是不是听不见,就当没有呢?如果连这点敏感度都没有,总觉得耸人听闻,那只能说没有入门。
报告里文字没有提一次美国,但其实全篇说的都是美国。
那是不是一说战争,就要离开沿海去乡下逃难呢?当然不是,你反而要呆在大城市,因为规模小影响不了,规模大跑不了。
这些大事,相信国家就行,只是我们个人,对节点有判断,然后有安排,不给国家添乱,就很好。
说气候变化。
不细说,视频里有。
说疫情。
我们心里要清楚,国家这些政策的变化是如何演进的,中国的事是怎么变化的。
14亿人的大国,治大国如烹小鲜,它不是韩日新加坡能比的,船头稍偏一点浪就几丈。
国家要保障的,永远是两点:根本性的普遍性的,这就像是木桶原理。
根本性的,就是我们的国家是为了什么,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什么根本利益?最基本的,是生命权
2020,病毒一切未知,这种情况下最负责任的当然是最严格的防疫举措,因为搞不好就可能亡国灭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以前文章写的那个阈值,就是当经济上或者限制上的损害超过了生命权时,就会发生变化。
这次的调整,依然是高举一个原则,什么原则?动态清零,也就是说,出现变化还是需要再收紧,一切为了生命,这个不能变,不能像外面的世界那样,死了1500万就死了,为什么中华文明能流传下来,这就是“仁”打下的底。
照顾别人,就是照顾自己,我们是挽着手一起走的,而不是各走各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普遍性的,就是拉一条线,给最基本的保障。
之前三年,这个线拉得长和宽,现在两害相权取其轻,往上拉一点。
谁在上,谁在下,大家心里真的有数吗?
那些被封闭了,连声音都发不出来的地名、小地方、小城市,就那么几所医院,就那么点医务人员,几十万人,未来有一天可能将面对什么?
昨天和一位边境省份的朋友电话,铁丝网高墙内,财政收入同比降低60%以上,需要贷款发工资。
松了医疗资源挤兑,紧了收入没了,怎么都是个脑壳疼,怎么做都是挨骂。
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渡劫的概念,大疫之世,总觉得逃离是解脱,国家还是把我们保护得太好了。
中国的事,绝大多数,还是被动改变的。
如果不是哈密瓜和布达拉,这个政策不会改的这么快,至少要到明年春天。
但凡国家能撑一天,是绝对能多为老百姓多撑一天的。
现在外面什么形势?新变种就在路上,各国都在应急,精英层都知道怎么回事,傻乎乎追求自由的老百姓管你别人死个鸟球,利益集团使劲卖药卖疫苗,反正死人又不会说话。
拜登傻吗?都宣布大流行结束了,自己为什么去哪儿都戴口罩,周围的人每天做检测?有钱人打血清。
不要看这些人怎么说,看怎么做的,谎言是铺天盖地的,身体是最诚实的。
没有人确定大疫不过三年,没有人确定病毒演化就一定越来越弱。
放开是最容易的事,一个文件发就可以,要做就做最难的事,因为:
新冠疫情没有停止,未来也不止这一次疫情。
国家做的很多事,是大家想不到的。以这三年的情况看,某种程度讲,中国才是未来人类的方舟。
这些话,不会有人跟大家说,也说不明白。
我们虽然嘴拙,但我看到了,心是好的,只要心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很多事都是可以原谅的。
我说一句:
如果我们之前的动态清零政策能够被完全的执行好,现在根本不用出二十条。
事实上,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是大问题,各地治理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必然。同理,过去如此,未来依然如此。
第九版执行不好的地方,二十条一样不一定能执行好,马上出来的第十版也执行不好,不信我把话放在这。
跟房价一样,未来防疫的分化也是明显的。
好的地方,老百姓会更幸福和从容,经济更好恢复。
不好的地方,呵呵。
大概率各地的做法,是先有做得好的,然后大家去抄作业,但,抄作业也不是谁都能抄会的。
所以,不要笼统的说很多事,一笼统,首先就是认识不清。
那日趋复杂动荡的情况下,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呢?
摆在第一位的是对情况的认识。
晴天修瓦,雨天盼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事情没发生的时候早思早做准备,等灾难来的时候不至于慌乱。
这是过去两年时间两个公众号一直给大家说的,一遍一遍说风险,说形势,等得就是未来的某一天。
那真的到了迷雾到来的时候,要有坚定的穿透的勇气,必胜的决心。
情况都摆清楚,利害得失,杀伐决断,然后乐观的心态度日,尽一切可以做的努力。
在这里,读者群一位美国的读者一些做法很好,虽然国内情况不一样,但他这种态度很值得借鉴。
根据我做的国外朋友的抽样中,最多的感染了四次,最少的就是这位,一次没得,也可能得了一次不知道,总之影响较小,说明,只要自己做好防护,还是有可能尽可能降低影响。
感染四次的比较倒霉,年轻人喜欢疯,老去酒吧,第一二次看不出来,也就过去了,最后这一次就在半个月前,咳血高烧,折腾一周,家人在中国担心却没用。
医生说,白细胞异常,抵抗力很差,他觉得,一次感觉比一次差,下次再得,差不多就要住院了。
人都会为自己的认识买单的。
第二位是充分的准备。
民意如潮,但民意很多都是情绪的宣泄,某些地方的做法带动了整体的抗拒,中国那么大,并不代表所有地方都做的不好。
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产生混乱的可能性比以前高了很多,我们自己需要有准备。
不论是经济、疫情还是战争,这五年多事之秋,每个人都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准备。
读者里很多都是被我这几年反复提醒准备,然后经历种种之后吸引而来的,不是风平浪静的年代,就不要轻易自我感动。国家只能报个基本线,自己的家庭,还是要自己来保护。
比如接种疫苗,我们就要等更有效的奥密克戎疫苗,方式可以考虑吸入式。
比如戴好口罩,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比如加强锻炼,早睡早起,增加自己的抵抗力就是省钱。
比如有病早治疗,牙齿的,检查的,早做。
比如关注一些风险高的病人,透析的,有基础病的,家里要备好药,有条件的备好器械。
比如就业定居选择能去大城市,就去大城市,你们总说上海拉跨,你再看看别的地方,上海算好的了。
还有一些准备,我2020年就在十五条写了,被删后我又删去了重发。
面对疫情和重大突发情况,普通人应该做什么准备?这里有15条建议
当然,这几年我还写过很多,疫情八十篇什么的。
往后两年,活下来是第一要务
从北京当下的疫情防控,我看到下半年会更难
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
今年将是三年来疫情防控最难的一个冬天

以上,供大家参考吧。

生活总会继续,国家一直给我们托着大底,所以大的问题会替我们扛着,只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有能力的,尽量做线上的那个群体,更多的看清情况,做更充足的准备,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和家人。
自艾自怨除了把自己搞得焦躁不堪之外,起不到太多作用,出了事就抱怨这抱怨那,希望国家能包办一切,这么多人,是不现实的事情。
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要尽量培养泰然处之的能力和心态,强者恒强,就像曹德旺说的:贤者预变而变,智者遇变则变,愚者见变埋怨焦虑不愿改变,我们学习那么多知识,有那么多人生体验,不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吗?
相信国家,相信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视野,在苦难中磨练品性,把坏事变成好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明国顾家,这才是每个读书人应该追求的境界。



这是一个力争纯粹的人给自己划出的桃花源
文章有门槛也有态度
不一定对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完成
不需要太多的人看到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卖书、不推销理财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