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切口•大问题”:背后的故事(十)

胡涤非 中国行政管理 2022-05-15



自主空间中的基层组织行动策略为何不同?
胡涤非


 

在收到《中国行政管理》发来的《自主空间中的行动策略:基于三个低保政策执行案例的考察》一文清样后,主办方就开始催促我动笔写“小切口·大问题”背后的故事。但是,我迟迟未动笔,一则因为琐事太多,二则回想这篇论文从最初构思到最终见刊的过程,感触万千,很想把这一过程中经历的艰辛、迷茫与困惑写出来。但是,一个朋友开玩笑说:这样写会不会太“丧”了?直到后来看见此前有人谈到“背后的故事”可以是“老生常谈,可以是心路历程,也可以是酸甜苦辣”时,我才决定按照时间顺序把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旁观者


大约在2019年年初,我第一次听到“小切口”这个概念,当时的第一反映是:小切口?这听起来像一个医学用语,和社会科学有什么关联?在了解《中国行政管理》“小切口·大问题”专栏的定位和目标后,又不禁感慨这种以小(切口)见大(问题)、从大(问题)到小(切口)的专栏理念对于发现真问题、提炼真理论的意义。


不久之后,《中国行政管理》第一期推出的四篇专栏文章为我们展现了四个精彩的故事,从故事中提炼的新理论、新视角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此后,《中国行政管理》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了“小切口·大问题”背后的故事,作者的讲述让一篇篇文章更加鲜活起来,也让我们更加立体地理解了文章所关注的小切口与大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从网络、与同仁的交流中碎片化地了解到“小切口·大问题”专栏的发展与影响,但未曾想过、也未曾敢想参与其中。

 

二、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2018年10月,我着手写一篇关于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的文章。从学界已有的研究来看,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完全不能算是一个新问题。但是,我们之所以仍然选择了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是因为我的研究生郑东岗在毕业论文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同一个乡的几个村庄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由此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这种行动策略差异产生的动因是什么?


带着对这个问题的粗浅思考,我在2018年11月完成了一篇论文,最初的题目是《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三个村的比较分析》。初稿首先在我院学术工作坊进行了报告,同事们提了大量的修改意见。其中最尖锐的意见是,对农村低保政策本身的讨论,并不能有效解答三个村政策执行差异因何产生这一疑问。


这项意见促成我对论文进行了彻底的修改,论文关注的焦点从低保政策本身转向了低保政策的执行者——村委会,题目则改为《科层制与乡土性之间: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的村委行动逻辑》。这一稿借用孙立平等在分析乡镇行动时所使用的“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1]概念,讨论村委会身份如何影响其行动策略。在这之后,我又多次基于我的同事胡辉华、颜昌武、王子成以及我的同学郭忠华、郭台辉、吴新叶提出的意见,对论文的内容和标题都进行了修改。但是,研究对象始终确定为村委会,而低保政策的执行成为观察村委会行动的一个窗口。


这一修改的过程经历了约一年时间。正如上文所言,我在此期间作为旁观者见证了《中国行政管理》“小切口·大问题”专栏影响力的扩大。大约在2019年10月,我受邀参加专栏在厦门大学举行的工作坊,以求获得更多意见,完善论文。我以一个“闯入者”的身份,在偶然之间进入了“小切口·大问题”专栏的学术活动。

 

三、“浴火重生”


2019年11月底,我带着当时题为《有限自主与信任结构:低保政策执行中村委会的行动逻辑》的论文,到厦门大学参会。在这一稿论文中,我尝试采用一种递进的逻辑进行分析:首先用有限自主这一概念解释村委会行动策略的差异,再用信任结构的差异解释村委会自主权的差异。


2019年11月23日一大早,工作坊如期“开工”,会议直切主题,直接向论文“开炮”。我的论文由赖诗攀和胡业飞两位老师点评,在简要报告论文之后,我开始接受两位主评人的猛烈“炮火”。


据说诗攀在会议前整整花了一天时间阅读我的论文,因此他的“炮火”相当猛烈而精准,从政策执行的类型划分、文献基础到文章的理论贡献都提出了质疑。业飞则从概念的厘清、文章的逻辑等方面提出了质疑。最为可贵的是两位点评人都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后期的修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点评结束后,其他老师“开火”,他们一眼看出了我在论文中存在的逻辑问题,提出“用差异解释差异”的逻辑安排是否恰当的质疑。还有老师进行了追问:你的这个逻辑安排是模仿帕特南吗?的确,我为了将三个村委会执行低保政策的故事讲得完整和生动,制造一种帕特南式“侦探小说”的效果,在逻辑链条上增加了一个环节。一般来说,用自主空间的差异解释完三个村委会行动差异后,故事就结束了,但是我又使用信任结构去解释自主空间的差异。但这一安排存在先天的缺陷,即信任结构与有限自主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没有切割清晰。此后,诸位老师都继续对论文进行了“炮轰”。


四十分钟的“炮轰”结束,一项新的工作开始,那就是修改再修改。回到广州,我着手根据同仁们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了大修。大概两个星期后,我提交了修改稿,评阅人认为这一稿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但仍然存在问题。比如,自主空间就其实质讲的就是自由裁量权的问题,那么我这篇论文与既有研究相比较,理论贡献在哪里?基于对这一疑问的思考与回答,我最终将本文的理论贡献聚焦于自主空间分析框架如何将自由裁量权演化为一个变量这一点。此后,我又陆续收到其他老师发来的对修改稿提出的意见,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2020年春节前后,我收到了《中国行政管理》发来的论文外审意见,针对这些意见我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改。至此,论文基本定型,打开文件夹,粗略数了一下,论文从第一稿到最终定稿,大概经历了45个版本的修改。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我们就会纯净得不能再纯净了。我想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用于论文修改,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论文终将变得更好。

 

四、几点感想


回想一幕幕讨论的场景、一次次修改的经历,我最大的感悟是,思维的火花只有在学术共同体中才能燃烧。现在把“背后的故事”写出来,既是致谢《中国行政管理》和各位老师精心组织的工作坊,也是致谢公共管理这个学术共同体对于我的启发与帮助。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大概三年前,偶然遇见《中国行政管理》的一位编辑,聊起我的研究领域。我说我是政治学出身,研究较少涉及公共管理。编辑老师鼓励我,其实不要太在意学科界限,要勇于尝试,要在研究中寻找真问题、有趣的问题。


一路走来,我感受到了“小切口·大问题”专栏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不同领域的问题、不同学科的学者通过工作坊这个平台汇聚。提交到工作坊讨论的论文所探讨的对象非常多元化,从普通群众到领导干部,从城市到乡村,不一而足,但只要关注了真问题,探讨了真理论,工作坊都秉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予以接纳。


在“闯入”公共管理这个学科的过程中,我的同事、我的同学、《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的诸位同仁,以及上文未提及名字的诸位师友,他们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孙立平,郭于华. “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J].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000.

 


作者:胡涤非,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