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电影节,初次见面,幸会幸会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了几场香港国际电影节展映的影片,我第一次参加电影节,去年计划去北京国际电影节没去成,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能在这一年相遇也是挺不错的际遇,彷如未及而立之年的年轻人专程拜访刚过不惑之年阅历丰富的前辈。
4月11日晚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那天傍晚我凑巧去了那里,因为刚从旁边的洲际酒店听完微信智慧工坊出来(见上一篇文章),看到工作人员们在准备晚上的开幕式,但是只让媒体进入,我就拍了几张照离开了。
今年是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去世第十周年,电影节设置了特别单元——十年再见杨德昌——来回顾杨导生前重要的七部作品,我看的第一部影片就是杨导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一一》。
我的阅片量不高,台湾导演的电影作品只看过屈指可数的几部,有魏德圣,侯孝贤,李安,九把刀,林书宇以及杨德昌。几年前在电脑上看过《一一》,这次依然决定买票在影院看一次。三个小时,仿佛过了一生,影片始于婚礼,终于葬礼,一个三代同堂家庭及其邻里的故事,好似平淡乏味,看完回味不已,跟随杨导一起思考人生。看的时候总有些恍惚,小舅子婚后去找前任,还若无其事的睡了一觉,让我想起了李安的《饮食男女》里二姐和男友(炮友)的情节,还有,两部片子都有两年轻女生和一年轻男生的设定,又都是拍台湾,街道是一样的,feel很像。
我年纪尚轻,对吴念真饰演的NJ和金燕玲饰演的敏敏这对中年夫妻所面对的困惑和危机并没法感同身受,或许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现实,NJ为了父母和初恋开心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娶了自己并不爱的女人,与初恋阔别二十多年后,再在日本寻找初恋的感觉,发现即便彼此深爱着,却一切都没法从头来过,生活依然还是一成不变。
我更爱NJ的儿子洋洋那条线,在昏暗的生物课放映厅里正放着电闪雷鸣生命起源的视频,洋洋以仰视的角度看着幕布前的女生,光影、声音和镜头结合起来运用得相当巧妙,短短几个镜头就给洋洋上了对生命最深刻的一课。洋洋拿着相机专拍人后脑勺,拿给舅舅看不被理解,只有爸爸NJ理解他,“你自己看不到,我拍给你看呀”。在婆婆的葬礼上,洋洋把对婆婆说的话写在本子上念给她听,“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也觉得……我也老了。”
影片结束后,掌声持续了足足一分钟,这时杨导的遗孀、钢琴家彭铠立女士,片中敏敏的饰演者金燕玲女士和主持人李焯桃先生上台展开映后谈。听他们聊幕后的故事挺有意思的,比如,彭女士说因为经费有限,所有的演出服装都是来自她及身边朋友借来的,所以主角NJ的西服大而不合身,还有,中间有个情节是片中角色弹钢琴,那段钢琴是彭女士谈的,还有那场演出里台上谈钢琴的是杨导本人,拉大提琴的是彭女士,还有洋洋去买胶卷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照相馆老板也是杨导。金燕玲女士专程从上海赶过来,她说杨导十分追求完美,她对他又敬又怕。后来的观众提问环节里,印象最深的问题是位白发老者提的,他说他把影片看了几遍,发现开场的婚礼和结尾的葬礼是在同一地点拍摄的,有个疑惑,两场戏是否是先后开拍的。问题得到了彭女士肯定的答复,这也是满考验演员的演技和情绪调动的,哈哈。
影院修复版效果比我下载在电脑里看的版本效果要好很多,但我觉得应该还可以修复得更好,毕竟才过去十几年。影片里的闽南语对白相当有韵味,情感都在里面了。
关于电影节有很多想说的,接下来几天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