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光耀观天下》摘要

凡不易 少记笔记 2020-01-06

在看这本书(原书名是《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之前,我对李光耀并没有太多了解,只知道他是新加坡国父,担任总理长达数十年,去年过世(一查资料才知是前年去世,记忆多么不靠谱,时时间过得真快),怀着满满的好奇心,打开了这本书。


我买的是竖列繁体字的台版书,一开始是抗拒的,真正从右往左一页页读起来时,不论是竖列排版还是繁字体印刷都不再是阻碍,甚至觉得比横排版读起来更加顺畅。


全书得第一章就是讲中国。李光耀说想要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的人民和社会。

五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只要中央政权是强大的,这个国家就安全;如果中央虚弱了,国家就会紊乱。

这一点上,我的感受和这个描述是吻合的。

从乌 坎事件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共产党能保持它的掌控地位,在党的支持下恢复秩序;二是共产党可运用软硬两手控制局势。

他们(指中国)将允许选举,但必须是在他们同意的候选人中选择,这就是党内民主。我认为不会有自由选举,中国从未有过自由选举。

以前学历史也觉得中国需要欧洲式的一人一票制的民主,在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之后,一人一票制显然不适合中国,地域太辽阔,但民主和法制是绝对需要的,至于何种形式就要靠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了。

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是时间的问题,这是任何国家无法阻挡的。两岸不断的互相依赖关系,将使TW无法实现独立。

有生之年,希望能得见。

Q:在台湾当地的调查显示,支持独立的人要比统一的人更多;

李:毫无意义。台湾的前途不是根据台湾人民的意愿确定的,而是由台湾与中国力量对比的现实,以及美国是否打算进行干预来确定的。这不是以民意调查来决定的,如通过了就要实现统一,大多数反对就否决。

我看待所谓的港独民调也是如此,现实决定了独不了。

他们还告诉我,计划在中国中部建立六个城市群,每个城市群的人口可以超过四千万。他们希望将农村人口吸引到这些城市,而非沿海城市。

家乡所处的长株潭城市群,这十年来的变化相当明显。

中国需要从出口导向经济,转变为如同美国的经济那样,以国内消费为导向。

只有当我们对未来有信心才会不把钱存在银行,拿出来消费,在年轻人群体里开始慢慢有信心了。


第二章说的是美国。

我为什么相信美国就长远而言会成功?

首先,美国社会比过去任何时候的中国更具吸引力。中国和其他国家最终得按照国情,去采用美国吸引人才的部分模式。美国是一个会吸引并留住人才的社会。

美国竞争力的另一来源,是有许多遍布全国各地并互相竞争的卓越中心。每个中心都认为本身能媲美其他中心,他所需要的是资金和人才,而这些都是可以募集的。

最后,美国拥有一种颂扬勇于出去闯天下者的文化。

我对美国的浅显认知也是第一和第三,第二倒是第一次听说。

他们(指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教育。美国需要培育的不仅仅是顶尖的科学家、学者、专业人员和实业家,它还需要不断培育底层的人,因为在任何经济中,大部分工人是由中层的人才组成的。

困扰美国的问题还包括:全国性基础设施需要提升;阶级鸿沟愈来愈大;种族歧视的根深蒂固;以及过分依赖金钱、而且是如此让人筋疲力竭的选举过程,导致不少原本考虑为国家服务的人才失去兴趣。

对美国问题的分析,李是精英治国的拥趸,认为吸引精英进入国家管理层是首位的。

美国人的问题是,他们带着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制度的想法介入,结果是一次又一次证明他们错了,他们没有改变世界。

美国希望全世界都实行和他们一样的民主制度。这有些一厢情愿了。


第三章是讲欧洲——衰退与分歧

欧元的根本问题是,如果财政尚未整合,就不可能实行货币一体化,尤其是当一个地区同时有德国与希腊这种消费和节俭习惯如此迥异的国家。

在美国,一种货币可以在五十个州使用,是因为它有一个联邦准备理事会和一个财政部长。

欧元区各国不会只有一个财政部长,这相当于放弃自己国家的财政权力,这涉及到信任问题。

欧洲模式造就了一个习惯于津贴的阶层,因此他们缺乏强烈的工作热情。

强大的福利制度和严格劳动力市场规定(工会),在我看来这几乎就是社会主义呀,世界还是挺黑色幽默的。

与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相比,一组情况不同的北欧国家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受到的打击较轻。

瑞典、挪威和丹麦的民族都相对单一,这使它们拥有一种欧洲其他地方不可能有的内部凝聚力,其人民有更加强烈的一体性和团结意识。

小国寡民,而且不在于民寡,而是民族寡,更便于治理。


第四章是讲日本、韩国和印度。

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决定了人民的命运。人口萎缩意味着国家的力量正在减弱。

数据显示日本女性的生育率是1.39,低于2.1的人口替代水准。低生育率加人口老龄化,是日本现在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在可预见的未来,北韩半岛的形势估计将保持不变,因为眼前并没有什么改变现有均势的强烈动力。

利比亚的卡扎菲的下场让朝鲜领导人害怕统一,东西德的合并后遗症也让韩国不想以现在的力量悬殊的状况下合并,短时间确实没有统一的可能。

中国和印度是不能相比的。中国是经过自然发展逐渐形成单一国家。它不是一个由外人打造的国家。中国有着印度所缺乏的某种凝聚力。

才知道印度内部民族和语言如此之多,多达400种,还没有一种是全国通用的。

第一,民主制度并非什么灵丹妙药,它无法为所有人解决所有的问题。中国若是民主国家,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第二,社会内有一些根本的势力是难以改变的,那些历史愈是悠久的愈是如此。印度受制于其内部结构几乎无法改变的现实,并被种姓制度紧紧束缚,无法挣脱。

印度总是被用来当做说明民主制度并不好的例子。


第五章讲东南亚

泰国政治已无法走回老路,回到塔克辛(他信)就任之前曼谷精英独揽大权的年代。泰国会沿着塔克辛所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国内的生活水准差距会缩小。许多农民将加入中产阶层,协助推高国内消费。泰国的发展态势会是良好的。

东南亚一章,讲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缅甸


第六章讲新加坡

很遗憾的,即便一切维持现状,部长减薪已足以使我们愈来愈难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政。

无论选择是什么,我敢肯定的是,新加坡一旦选出一个愚蠢的政府,我们就全完了。国家将会沉沦,化为乌有。

李光耀坚定的认为新加坡需要精英治国,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政。

移民政策面对三重局限。

首先,引进外来移民的步伐不应超出政治上所能承受的水准,否则会引起民间反弹,结果得不偿失。

其次,就算国人最终愿意包容更多外来移民,社会对容纳外来移民总还得有个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本地原有的文化和精神面貌就会显著受外来因素所影响,而这正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最后一点是,实践经验证实,这些新移民并不会显著地提高我们的生育率,因为他们也和新加坡人一一不愿意多生育。

尽管移民政策的局限清楚地摆在眼前,我们必须明白,短期内没有其他可行的方案。

关于移民的阐述


后续几章分别谈论了中东、全球经济、能源和气候变化,就不一一摘录了,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李光耀的日出生活:起床,清电邮,阅报,做运动,然后用午餐,到总统府的办公室上班,看档,写写文章或准备演讲稿,下午或傍晚时分,有时安排记者采访,再花一、两个小时与我的华文老师在一起。


施密特(前西德总理):新加坡之外,你认为谁是你这个年代里最伟大的领袖?

李光耀:邓小平。


正是这句话让我对“阅读”邓小平的一生产生了兴趣,让我仿佛与这个耳熟能详但实际不了解的历史人物有了关联,所以开始看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读完奉上读书笔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