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传统出版社如何把握“互联网+”机会

2015-04-15 张金 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

“互联网+”是时下中国最流行的一个热词,什么是“互联网+”?传统出版社如何把握“互联网+”机会?且看《出版商务周报》专栏作者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张金的解读。

近日,“互联网+”成为中国媒体、产业和日常生活中最火一词。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出:“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已写进今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了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这对于我们传统出版人,有着极大的启发,我们必须对此加以认真研究,发现工作思路,采取相应的对策。

什么是“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

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和100年前的电力技术,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500年前的铅活字印刷技术,2000年前的造纸技术一样,将对人类经济社会包括出版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互联网+”是传统产业带在互联网上联网的一种映射和延伸,“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字化、大数据化。它会使渠道变宽、交易环节变短,用户消费体验与商品营销传播连成一体。

经过“破坏性创新”,原有渠道、品牌优势不再,用户为王,用户对商品的测试、体验、分享行为,甚至会影响到商品的研发与生产。

中国迄今已经有6.5亿网民,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为“互联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互联网商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旅游都有了成功案例,那么,与出版社相关的阅读,能否成为“互联网+”的风口和机会呢?

“数字阅读产业很有可能就此爆发,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的风口。”一位上海地区的文化传媒研究员预测表示。阅文集团CEO吴文辉认为,数字平台有望成为“全民阅读”最先实现的地方。笔者认为,他们说的极大可能是真的。

“互联网+”对传统出版社的启发

以手机为终端的数字阅读已经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阅读的新生代,传统出版社采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内容拆分与整合、渠道建设与用户掌控、品牌重塑非常重要。

特别是现在,机会来了。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列为重点工作。在最近几年,“互联网+全民阅读”是大趋势,网络销售、网络传播、移动在线阅读,将成为全民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出版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突破传统纸媒体产业经济低迷的机遇。

全民阅读绝非只是传统出版社提供图书内容,让数字阅读平台、运营商唱主角,让自己继续“边缘化”,而且是自己采取新思维和新行动,领导要转变脑筋。

“优质内容+SNS社区+个性化服务”是数字阅读的关键,传统出版社在做好内容的基础上,打造细分阅读产品,智能化、碎片化内容,要建立专有的阅读社区,不管是文学、艺术,还是传记、经管、历史文化,抑或心理、健康、科普、生活类图书,都要掌控用户,建立自己的垂直渠道,提供个性化、大规模定制阅读产品,达到从内容到产品再到用户的完美结合,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精准阅读服务。

这样,传统出版社就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上,能飞起来了。不然,就是数字阅读平台站在“互联网+”风口上,你还在边缘,像祥林嫂一样抱怨“数字出版没有盈利模式”,光看着人家挣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