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 | 谭跃:兼具“文气”和“商气”的中版集团总裁

2015-05-01 原业伟 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

在中国出版界,中国出版集团可谓最为独特的一家出版集团,旗下拥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荣宝斋等一大批熠熠生辉的中国出版品牌,可谓中国出版精神的传承者,骨子里浸透着一股优雅大气的气质。作为中版集团现任掌门人,谭跃个人气质也正符合中版集团的这一特质。

谭跃,1958年生于江苏南京,曾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协常委,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1年8月起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党组副书记。2012-2014年,是中版集团迅猛发展的三年,总体经济实力在全国出版集团中,由第10位攀升至第4位。但谭跃本人身上体现的气质中,兼具“文气”和“商气”,更像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他深谙中国哲学,并以此指导企业的发展。

与记者之前接触的一些企业领导不同,谭跃非常善于从事物本质层面谈问题。他身上浸透着一股真诚、谦和、大气的传统文化气质——在采访中,谭跃谈到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也正是“诚”、“谦”、“和”。他认为,企业文化和个人品质一样,决定了其发展境界,做企业首先要做好战略层面的规划,这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因而,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谭跃几乎没有提起这几年反映中版集团“业绩”的具体经营数据,而是一直围绕中版集团的战略选择展开谈话——这充分体现了一个长于思辨的企业家的自信。

中国出版集团领导成员,分别为谭跃(左四)、王涛(左五)、刘伯根(左三)、李岩(右二)、潘凯雄(左二)、樊希安(右一)、孙月沐(左一)

在上任后五个多月内,谭跃带领集团领导班子前往集团所属的基层单位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调研。

经过近20个调研座谈会的情况摸底、深入论证、慎重思考,从集团的历史禀赋、文化使命和现实特点出发,他和集团领导班子明确了以“三六构想”为核心的集团未来十年发展主体战略,即:通过实施内容创新战略、品牌经营战略、集团化战略、数字化战略、国际化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六大战略”,努力实现“现代化、大型化、国际化”这一“三化目标”。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领导同志对中版集团的改革发展寄予殷切希望,明确提出要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建成“国际著名出版集团”,这也成为中版集团近期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

定位专业化发展,深耕品牌经营

结合中版集团1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和自己的深入思考,谭跃和集团领导班子认为,要实现“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战略定位,集团必须走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即内容生产营销的更加专业化,更加企业化,更加品牌化,从而有效规模化,更快数字化,逐步国际化。其中,专业化是中版集团的战略发展基石。

谭跃认为,专业化发展道路是中版集团发展战略的基础。

为什么要强调专业化?谭跃分析了中版集团当时面临的“十强十弱”之后,与领导班子一道提出,中版集团特色发展道路的核心是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坚持壮大出版主业,出版更多精品力作,履行好国家文化使命。

这也是谭跃在2013年度中版集团年度经营报告中重点论述的问题,他以深刻的忧患意识警示集团,如果在专业化生产营销上没有实招、缺乏硬招,中版集团和国际著名企业的市场影响力相争,就不是在增强,而是在减弱;和社会新型数字化出版力量相较,就不是赢得先机,而是可能丧失未来。

谈到坚持专业化的原因,谭跃表现出了一位出版家的理想与情怀。他认为,出版之所以有价值,不在于迎合市场,不在于追踪读者的口味,而在于出版人有思想,知道怎样选择,告诉市场什么是可以接受的。“在伟大的作品出版之前,没有人有需求,是伟大的作品创造了市场。”

“出版的本质是文化选择,是做价值选择、价值塑造 ”;“一个好的出版社,首先是一个有思想的出版社”。作为出版人,要了解市场需求,但不能简单地根据读者口味出版图书,而是要从思想潮流、时尚潮流、生活潮流中,提炼出向上的积极内容——人们必然向往和追求优秀作品。

孔子就是一个例子。孔子注《春秋》,融入微言大义,实际上成就了一部国史纲要。他对诗歌进行筛选,看上去是编辑性的工作,实际上是思想性的选择,是社会价值的体现和引导,成就了《诗经》。《周易》的传播也体现了孔子的文化选择,当时著名的易经就有连山和归藏,但是孔子的选择和注释奠定了《周易》对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深刻的影响,遍及普通老百姓。因此,集团的专业化道路,既是出版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思想层面、文化层面。

谭跃表示,希望集团未来能够培育和涌现一些出版大家、文化大家。这就需要编辑们把握重大选题,推出重要著作,这样读者才会认可这顶桂冠。如果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没有回应,没有重要著作诞生,那对不起集团的品牌。最近正在召开的全集团首届编辑大会,将进一步增强集团选题的现代性和时代性,重点抓好编辑的思想建设、文化建设,这也是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谭跃认为,对于今天的出版人而言,应始终将改革和文化放在一个辩证的角度加以考虑。改革的实质是学会用企业的方法做文化、做出版,学会用资本的方法传播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凝练归纳后的高度原则化的思想理念,因而出版人在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时,要善于“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在指导思想上自觉地去践行它,积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所谓“立地”,就是在具体操作中要善于将其还原为生活,善于贴近市场和读者。

谭跃表示,中版集团专业化的策略具体体现为:首先,从出版的主体来说,各出版社要有专业化的定位。其次,在各自专业化定位的前提下,要有符合定位的产品线。第三,要不断扩大与定位和产品线规划相符合的作者资源。第四,培养在专业领域可以和专家进行思想对话的编辑。第五,企业要有激发内容创新活力的良好机制——机制就如同汽车动力和制动系统,既要有发动机,也要制动力,但要以激发人的创造性为主。

在中版集团领导班子看来,在“六大战略”中,品牌战略是总战略。谭跃分析,由于中版集团的发行业务和教材板块相对弱势,历史上形成的核心优势就是品牌,因而要视之如珍宝,时时擦亮,如果它们在历史长河中黯淡凋零,就是这一代出版人失职了。而品牌的铸造和弘扬则植根于专业化的基础。品牌的内涵是思想文化,不仅仅是Logo和宣传口号,最根本的是要把握好时代脉搏。

中版集团热销市场的新书

2014年是中版集团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的一年,集团明确提出了一个品牌核心理念“品牌就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成立了品牌推进工作小组,制定了品牌经营战略规划、宣传方案、营销方案以及政策性支持措施的集团品牌经营战略推进大会等重点会议,遴选了第一批329种品牌名录。

未来,集团将围绕“做响品牌产品、做强品牌企业、做优品牌技术和服务”这一中心话题,致力于推进品牌与品质、与内容、与科技、与市场、与资本的“五个融合”,努力将品牌做得更响、更强、更优。

数字融合之路,谋求内容多元化表达

谭跃认为,规模不是中版集团的主要选择,但有效的规模是企业化的基本取向。在专业化发展的速度上,他引用了老子的一句话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他还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人体最好的状态是36-37℃,保持常温;人的认识最好的状态是回归常识;企业最好的状态是保持常速,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一定要立足现有的实际,不要追求短期目标,而要追求未来的方向和现在的部署是否有机相通。

数字化和国际化就是例子,如果太强调规模和速度,就不会有重点投入,因为三到五年内很难见到经济回报;但是它们作为产业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又必须加以重点关注和集中培育,善于抓住这种未来的规模和速度。

“数字化即出版专业化基础上的纵向多元化,是内容基础上的多元表达,是纸质基础上的媒体多元。”谭跃如是说。中版集团在目前的历史阶段不刻意追求横向领域的多元化,但追求专业领域的纵向多元。数字化让一份内容多种表达,是实现适度规模化和纵向多元化的重要载体。出版业的规模化,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实现的。现阶段,数字化给出版业带来了希望,如果能在内容环节实现数字化突破,将迎来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

谭跃还认为:“对出版来说,数字化一是内容本身,二是内容传播,三是管理。从出版全程看,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内容本身,而不只是管理过程数字化。数字化进程已经推进十多年了,如果我们一旦进入内容本身的数字化,传统出版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为我们拥有优质的内容资源,再会运用技术的手段,就能将呈现方式变为现代读者、现代市场可以接受的形式。”

谭跃还清醒地认识到,年轻人天生就是数字派,数字化是年轻人的事业,作为集团领导,职责是明确定位,选择一批青年人才,设计一个好机制。他谦逊地认为,在数字出版上,领导要有自觉,很多事情搞不懂是“好事情”;如果所有事情“都搞懂”,反而可能成为井底之蛙、武大郎开店。领导要搞懂的是数字化的方向,是发现数字化的人才,是设计机制激发人才不断搞懂数字化的具体路径。

因此,在数字化方面,中版集团没有采取“大一统”的运作模式。因为数字化有点像科学研究,会有一个探索和试错的过程。数字化有风险,统一运作风险更大;散状发展,十个点有两个成功,就会成为楷模,总体代价便会小。例如,中华书局的古籍和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百科项目,都有自身特色。如果合并,专业化的优势就不明显,品牌的识别率不强。而数字化要做出特色,就要有鲜明的专业识别率。

明确“六个要点”,做响海外市场

关于中版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路径,谭跃提出了近期“做响”、中期“做开”、长期“做强”、总体“做实”的发展战略,确定了“深化欧美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和亚非拉主要国家市场、壮大周边市场”的基本布局,明确了以版权、项目、翻译、数字化、人才和机制等“六个要点”为核心的国际化工作思路。

谭跃认为,这既是落实中央精神的战略规划,也是中版集团的产业发展定位,更是集团旗下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谭跃分析,要做到“著名”,绝不仅仅是在海外做些宣传,标准有以下几条:第一,从产品层面看,要有海外畅销的书;第二,从集团层面看,要和主要的国际出版集团,有持续业务往来;第三,从内容核心层面看,在海外出版的有影响的图书,要突出两个重点,即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和中国当代道路的学术表达。第四,涌现了国际认可的编辑家、出版家、企业家。第五,要有一定的经济规模。

谭跃说:“我们的判断,短期内要在国际市场做大做强,可能性不大;‘做响’经过努力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近期的追求。只有中国的文化产品真正卖出去,才能最终做大做强。”

谭跃为著名作家贾平凹、刘心武、铁凝、王蒙颁奖

注重企业精神,坚持“诚、谦、和”

谭跃深谙中国哲学,并以此指导企业的发展思维。对于走集团特色发展道路所需要的企业精神,他认为,就是要坚持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三种品质:“诚”、“谦”、“和”。

谭跃认为,“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因为符合秩序的“道”是由人的情感发生,湖北出土的郭店楚简记载:“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两句话表明,千道理,万道理,懂得人情世故是大道理,懂得公道在人心是大道理。如果没有诚意,则失去正心,长此以往会有危害。正如韩愈所说:“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这是企业文化的一个要点。

在采访过程中,谭跃身上谦和的气质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谭跃说,古代有很多成于谦和,败于骄奢的案例,他引用红楼梦中《好了歌》说明“谦”的道理:“《好了歌》以诙谐调侃的方式,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道理:我们的努力就是希望‘好’,但人间的道理却是‘好’就是‘了’。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大家越谦虚,道理就在于此。一个集团也是这样,‘谦’才能做大。”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作为哲学博士,谭跃为人处世做企业都讲究“和”,这不仅因为“和实生物”,而且“和合为本”。他紧紧围绕一个“和”字来谈中版集团的企业化发展道路,听来别开生面。

谭跃说,做企业要讲和气,但不是一团和气。“和”与“同”是两个概念,股份制就是“和”,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但可以和谐相处。对中版集团来说,谭跃认为,“和”还体现在要突出修炼“大气”,就是开阔包容、胸怀宽广,这是另一个层面的和气。

他认为中版集团的“大气”应该包括:第一,要有世界的眼光和思维方式;第二,市场主体之间虽是竞争关系,但本质是合作关系,集团化是为了提高中国出版业的集中度,集团是资产所有权的划分,但“分”的背后是产业的“和”。第三,既要坚持基本的底线,也要习惯“不习惯”的新东西,进而鼓励创新,而不仅是容忍或者宽容。第四,创新就是从规律上看问题。如果了解中国出版业的规律,心胸一定比较宽。一个人的心胸、眼界,是随着思维和视野而展开的。

谭跃认为,优秀的出版企业还应该讲“文气”和“商气”。他告诉记者,他刚来中版集团的时候,很关注企业经营,因此常说出版人“文气很重,商气不够”。理性地看,文气很珍贵,但商气不足是个问题。因此,集团要实现“文以载道、商以传道、创新弘道”的有机统一,并通过“做大文化影响、做强经济实力、做实改革管理”来予以具体落实。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记者即将告辞,谭跃却又语重心长地补充了他的观点:“作为文化企业,大气与文气相通,出版人要做文化的贡献者,不做市场的奴隶,就是大气。”

谭跃认为,一个出版企业最终是否成功,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否出版了好书;二,随着好书的出版,是否出了一批人才;三,随着好书和人才涌现,出版单位是否成了一个好的文化企业。

最后,谭跃还表达了对出版未来的信心:“从外部讲,城市化的本质就是知识化,中国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知识化程度提高,人们会逐步增多对深阅读的关注。从内部讲,如果我们增加有品位的内容,读者一定也会增加。如果在此基础上实现数字传播的商业模式,我们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功成不必在我’,数字化和国际化可能在任期内看不到清晰的政绩,但我们相信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集团今后的方向和发展。”

链接

中版集团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成果

◎ 出台了“内容创新十策”,设立了出版特别贡献奖,加大了主题出版的规划、研发和支持力度,加大了重点板块、重点产品的创新力度,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由7.04%上升至7.11%,在国家级奖项、承担国家级项目以及全球图书馆收藏品种数量等10项主要出版指标的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

◎ 4个项目入选总局“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

◎ 4种图书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3年度“中国好书”。

◎ 7种图书入选总局“2013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 15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19个项目入选国家古籍整理项目。

◎ 171种图书入选总局农家书屋推荐目录。

◎ 6种图书荣获鲁迅文学奖。

◎ 以7.11%的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引领全国,年销量10万册以上的图书66种(套),其中当年新书10种(套)热销市场。

三年来中版集团经济实力对比

中版集团品牌影响力情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