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信社瞄准新三板,它的报表到底有多靓?

2015-08-31 王三 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

8月2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了《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这一消息一时刷爆朋友圈,引起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所谓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新三板”。新三板主要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主板市场相比,新三板挂牌门槛较低,但有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规范公司治理,并在进一步改革后有望获得转到主板上市的便利,因而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和资本市场的追捧。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社”)在国内出版业的地位毋庸多言:销量数十上百万册的畅销书层出不穷,出版范围不断延伸,销售规模持续攀升,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对一个不依靠教材、教辅,完全靠市场化竞争立足的出版机构而言,能做到这些殊为不易。然而,在以前我们大多数时候能够看到的只是中信社貌似战无不胜的表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信社最真实的财务报表,了解一下那些在市场上风光一时的畅销书究竟为中信社带来了怎样的经营业绩。

一、中信社的股权结构

中信社成立于1993年,年方20出头,在国内的出版社中算是很年轻的了。中信社的股份制改造在2008年已经完成,至今已有7年。按道理讲股改的目标一般都是瞄准资本市场,不知道为何用了这么长时间,中信社才走到新三板。屡次增资之后,中信社目前注册资本为12550万元,其中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占95%,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占5%。因为后者为前者的全资子公司,中信社的股东实质上只有一家。当然,从根本上讲,中信社由中信集团100%控股,而中信集团是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所有才有人说中信社登陆新三板是“国家队”来了。

中信社股权结构

二、中信社的基本情况

截止今年4月底,中信社共有员工393人,从结构上看,占比最大的是技术人员(疑问:出版社的技术人员究竟都包括那些人呢?),达到了36%;其次是编辑人员,占了32%;销售人员占比还没有管理人员高,两者分别是13%、14%。


中信社员工构成

在很多业内人士的印象里中信社只是一个出版社,其实它早就搭起了集团的架构。目前中信社共拥有61家分公司、5家全资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下属公司这么多,难怪中信社自己也会说,这将“加大本公司的管理难度”。

这么大的布局,中信社当然不可能仅仅只做图书出版了。《说明书》显示,中信社当前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图书出版、数字出版、书店零售、教育培训及其他文化增值服务。图书出版、数字出版无需多言,书店零售指的是大名鼎鼎的中信书店,主要在各大机场发展图书连锁业务;教育培训指的是中信社与美国Kaplan 教育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中信楷岚教育”,这应该还是一项培育期的业务;其他文化增值服务里包括了信睿报业、《经济导刊》杂志、信睿宝网络。你不知道,中信也搞报业吧?

三、中信社的核心经营数据

接下来是最亮眼的了!中信社的收入构成和盈利状况。《说明书》显示,中信社2013年、2014年、2015年1-4月营业收入分别为54829.87万元、61590.05万元、23135.12万元,这水平在国内非教育类的单体出版社中绝对位居前茅了吧?从收入构成上看,图书出版占了营业收入的大半壁江山,书店及其他文化增值业务占约40%,数字出版占约4%上下。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中信社的数字出版收入达到了3308.81万元,还是很惊人的。

中信社的收入结构


中信社各项主营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与行业平均水平接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图书出版没有书店及其他文化增值业务高,数字出版比纸书出版也高得不多。

中信社各业务的毛利率水平


从净利润角度看,中信社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4月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220.71万元、6408.86万元和3372.28万元。与一些教育类大社比算不上高,不过增长很快,今年1-4月已经超过2013年的全年水平和2014年的半数。

四、中信社的行业地位

出了这么多畅销书的中信社在行业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呢?《说明书》引用的开卷数据表明,中信社在今年5月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占有率为1.62%,位居第六;在最擅长的经济与管理板块,中信社的占有率为10.37%,略高于机工社,位居第一。

2015年5月整体图书市场出版社占有率(前10名)

2015年5月经济与管理图书市场出版社占有率排行榜(前10名)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信社都是领先的财经图书出版社,但他们的触角正在向外延伸。《说明书》表示,中信社在既有财经书为主的基础上向人文社科书领域做了大规模的拓展,无论是在选题储备和出版规模上,财经书在保持绝对值的基础上,其占有比例都相应下降到30%左右;社科书的出版规模放大到了50%以上;童书领域逐步得到拓展,出版规模也接近了10%。有知情人士表示,中信社早就寄望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跨越式发展,无奈受制于种种外在因素未能如愿。今天,中信社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单体出版社“屈身”新三板,其背后无疑有着更为深远的资本考量和战略布局。以中信社刚刚涉足的少儿板块为例,据称其意在通过资本的力量,在一年内冲进少儿板块市场占有率前十之列。中信社的愿景与野心一目了然了吧?

五、中信社为什么强

论绝对规模,中信社的优势或许并不明显,但论出版效率,国内出版社能超过中信的恐怕不多。2014年,中信社在实体店渠道整体市场中以0.29%的动销品种取得了1.34%的市场份额,码洋排名第10名,出版效率为4.69。在网店渠道整体市场中以0.37%的动销品种赢得了2.1%的码洋占有率,码洋排名第3名,出版效率为5.7。这出版效率那得让多少出版人眼热。

六、关于中信社的其他几个小发现

1.网店销售在中信社销售中占比超过30%

2015年1-4月,中信社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达到8214.33万元,占销售总额35.51%。这五大客户分别是当当、江苏圆周(京东)、亚马逊中国、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新华文轩,前三家是图书电商领域的领跑者,后两家旗下的博库网、文轩网则销售迅猛增长。

2015年1—4月中信社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及占比


2.引进版图书优势以雄厚资金为后盾

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中信社在对外版畅销书的版权争夺中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而这是需要以雄厚的财力为支撑的。

在中信社这几年的主要供应商中,博达著作权代理公司始终位居采购金额前五。2014年中信社从博达的采购金额达到1717.27万元,今年1-4月已达到675.31万元。不过版权再贵还是不如纸贵,2014年中信社从山东华泰纸业公司的采购金额达到了3824.35万元,是博达的2倍多。

2014年中信社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及占比


3.即使是中信,库存也不少

库存是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即使风光如中信,这个问题也很突出。2013年末、2014年末以及2015年4月末,中信社存货净额分别为17046.36万元、20538.58万元和21890.71万元。

存货中除了少量原材料和在产品,主要为库存商品,即在实体及网上书店销售的图书,公司存货在报告期内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大,分别为46.76%,37.99%和38.43%,中信社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及公司业务性质决定的。

中信社存货情况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

有灵魂、有立场、有看点的

出版传媒产经媒体


关注内容产业创新

服务出版产业升级

投稿邮箱:tougao@cptoday.cn

出版同行交流Q群:25517314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