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编辑就是看错别字和病句吗? | 实务
关于编辑的职责和职业修养的文章商务君以前发过不少,本文出自一位资深编辑,作者以轻松又略带无奈的行文,为我们展示了编辑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文/65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我之前提到过,作为责编,我绝大多数时间都没花在看稿子上,但这并不代表看稿子不重要。正相反——不会看稿子,就当不了编辑;看稿能力差,就当不了好编辑。
好多热爱读书的小伙伴都以为编辑看稿子,看的就是错别字、病句、故事情节。我要告诉你们,大错特错!编辑看稿子,和产品经理看产品一样,卖点才是重中之重。
收到稿子后,我们首先要梳理出以下信息:信息点、关键词、和竞品相比的优点和弱点。然后评估稿子是否符合目标读者的需要。
拿我们刚刚出的《吃油的革命》为例,我从作者手里拿到的稿子是这样的:
目录图
猛一看还不错,思路清晰,内容全面,我可以轻松地画出一条逻辑线——“吃油为什么很重要——油里有哪些重要营养——我们要怎么吃”。
这样就可以出了吗?怎么可能!相信老编辑可以一眼看出里面的问题:太像讲义了。
我们的目标读者是“一家之煮”,是“大爷大妈”,我不知道他们中有谁愿意掏钱买一本讲义回家看。
那怎么办?直接退稿处理,终止合作?策划编辑不把我劈了才怪,这年头想个好点子、找个好作者,容易么。
策划编辑
此时,作为责编的我需要和作者沟通,告诉作者稿子需要修改,要把“讲义”改成“生活书”。
不要觉得编辑只要把意图告诉给作者,然后坐等收稿就可以了。实际工作中,在这个环节,编辑常遇到以下困难:1、作者是行业里的专家,不是写作达人,不知道要怎么将稿子“生活化”;2、作者嫌麻烦,不愿意改,生气了。
所以,编辑必须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编辑可以不会写,但要非常清楚到底该怎么写。和策划编辑商量后,我给作者出的主意是:调整目录,用“生活逻辑”代替“讲义逻辑”,即用和油有关的生活场景代替“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我重新列了个目录给作者,让作者把之前写的内容套到这个目录里,这对作者来说还比较轻松。
修改后的目录图
之后,我让作者想象自己像普通人一样对油了解甚少,迷茫地站在超市的货架前不知道该买什么油,糊里糊涂地吃着油而浑然不知正伤身害体,粗心大意地储藏油而浑然不知正糟践东西,并以这种想象为逻辑的起点修改内文,重点修改每章的开篇之作。
我的运气非常好,作者非常配合地对文章进行了修改。作者改完稿子,编辑当然还要看一遍,我们管这次审稿叫“初审”。
初审时,编辑除了要认真解决错字、病句、体例不统一等问题,还要看文章中是否存在知识性错误、是否有读者难以理解的句子,在初审中,编辑要想方设法降低阅读的门槛。
有时,这部分工作会非常困难,譬如我,实打实的中文专业出身,但这本书却需要丰富的营养学知识做基础,我试图从知网的文章里获得精神支持,谁想这里也不靠谱,在小鲜肉同事的帮助下,我把《实用营养学》摆在了书桌上。
手机里的照片找不到了,从孔夫子里扒了一张,这份量,完全可以拿来当凶器
初审时,编辑一方面要看稿子,一方面还要搜集大量和起书名有关的资料,比如目标读者原话、相关俗语、同类书书名……起书名,是编辑工作中最难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书名就是卖点的高度浓缩。
起初,我们想走朴实路线,书名定的是《怎样吃油才健康》。结果遭到了从社长到发行的一致反对,没错,它太平淡了。在烧了大量脑筋后,我们把书名变成了:
《吃油的革命:别让一勺油毁掉全家人的健康》
是不是更有力度了?那么,书名有了,内文有了,书就可以下印厂了吧?鬼!
书名出来后,我还要再看一遍稿子,这遍看稿要完成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让内容和书名融为一体”。
于是,我又对书的内容做了调整。
我重新做了目录,将从前的“买”“吃”“储藏”变成了“买油的革命”“吃油的革命”“存油的革命”,如图:
图片只截取了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
同时又让作者补了关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吃油的内容,以便照顾到普通大众中的“特殊人群”。
在这里,万分感谢作者刘芳老师,没有拿大棒子抽我。
在这次审稿的同时,编辑还需要考虑版式,虽说可以将这个工作甩手交给设计公司做,但编辑们仍少不了到各大书店转悠,参考同类书的版式。不然,设计出来的稿子即使有不那么合适的地方,你感受到了,也说不出来。
因为这本书的读者有相当一部分是中老年人,所以我们把字号设计得大了一些——这绝对不是为了撑印张,印张会增加成本啊,而且生活书也不适合做太厚,200来页正合适。
刚排出来的篇章页
排好版后,就可以直接给印厂了吗?我不止一次遇到新手作者这样质问我:“稿子给了那么久,版也排了,咋还没下厂?”
出版界,遵循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越是好的出版社、公司,审稿就越仔细。
所以,我还要把稿子交给部门主任复审,交给终审老师终审。这两次审稿重点审错别字、病句、错标点、常识性错误和政治问题,目的是为稿子的质量把关。
在我们轻工社,绝大部分编辑都是理工科出身,特别是工作了几十年的老编辑,理工科出身的更多,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终审老师每天都要看大量科技类的稿子,其中包括一些专业教材,审我们这种生活上的稿子简直就是小儿科。
终审后,编辑需要把有修改痕迹的稿子交给排版公司,让排版公司进行修改。
改完后,排版公司会把纸稿和电子稿交给我们,编辑要对着有修改痕迹的稿子,检查新改的稿子,看看是不是都修改到位。
如果都修改到位了,我们会把稿子交给校对老师,由校对老师负责“三校”的工作。
校完的稿子就可以下印厂了吗?
NO!
拿到校完的稿子后,编辑还要再认认真真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觉得没问题了,再将稿子送给质检老师。我们的质检老师有一张铁面,每次进质检室我都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杀气。
质检合格的稿子才可以下印厂,当然在下印厂前,我们还要将稿子仔仔细细从头到尾看一遍,印厂送来蓝图后,我们又要将稿子的重点部位仔细检查一番,至此,数学学得不错的同学,能算出我们一共看了几遍稿子吗?
我上面说的,还是理想的情况,实际工作中,看同一篇稿子的遍数还会更多,如果审到半截,作者突然提出要对稿子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如果审到半截整个团队突然觉得要改变一下稿子的风格方向……当编辑这两三年,我还没遇到过一次“理想的情况”。
最后,告诉所有有志于当编辑的小伙伴,有一种苦逼的情况,你一定会遇到——印前怎么看都没错,印后一眼就发现错了。
每次的印前修改,都让我觉得自己是在垂死挣扎。
很清爽吧?
ps:策划编辑应该不知道我放了他的真人头像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
有灵魂、有立场、有看点的
出版传媒产经媒体
关注内容产业创新
服务出版产业升级
投稿邮箱:tougao@cptoday.cn
出版同行交流Q群:25517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