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4200字,预计9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上线22天,众筹金额突破210万元。立体书市场似乎呈现出“做一本火一本”的状态,但策划机构都清楚,热闹背后藏着多少不容易。
3秒钟,早鸟售罄;1分钟,众筹目标达成;1天内,众筹金额超20万元;众筹上线22天,获得了近万人关注,众筹金额突破210万元。
10月24日,在文化创意众筹社区摩点上,一本书完成了它的首发众筹。火爆异常的认筹数字,显示出读者的喷薄热情。
它就是立体书《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
本书的发行方,是打造爆款立体书《打开故宫》而闻名的葫芦弟弟,一家专门卖童书的品牌。在推出耗时3年,全长3.2米的立体书《打开故宫》并轰动书市后,葫芦弟弟一鼓作气,再度推出历时6年打造,全长5米的鸿篇巨制《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在纸上“重塑”了900年前的大宋风华。
《打开故宫》 与《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皆是出自中国纸艺大师王伟之手。后者巨制耗时更长、制作更精细、阅读含金量也更高。
实际上,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哪本立体书能做到如此长度和还原度,这在国内外都是最高难度的尝试。
为什么要做《清明上河图》立体书?
*5米长卷再现《清明上河图》高清原作,零距离观赏国宝名画,100多个画中细节全解析;
*3大盛世主景+6小群生像,首本《清明上河图》立体书;
*耗时6年打造,故宫专家团队指导审校;
*1000道手工工序,1440小时手工拼装,经久耐翻。
10月17日,在文化创意众筹社区摩点上,这样一段推文一出现,就引爆了众多读者的热情。很多读者留言:“终于可以实现随时把玩《清明上河图》的心愿了。”约900年前,画家张择端以一幅《清明上河图》,将北宋都城东京(今天的开封)的盛世繁华、人文风貌尽收画中。这幅传世之作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无价瑰宝,也堪称整个世界的历史财富。但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稀世国宝《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几乎每隔十年才能公开展示一次。真迹每展出一次,就需要沉睡数年才能重现(上次展出还是2015年),能亲眼所见真迹并近距离观赏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即使是复刻本,在当下都市人狭小的居住空间内摆放不易,难以放置案头,反复把玩。当下流行的电子阅读,对如此长篇巨制的欣赏体验感更是不佳,因此,众多对《清明上河图》的鉴赏需求,其实被深藏压抑。多年来在文化出版物领域深耕的故宫出版社、葫芦弟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及策划公司紫禁太和,都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巨大的潜在阅读需求。三方不谋而合,决定以还未有前人探索的形式大干一场。考虑到目前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各种文创产品已盈千累万,三方团队各自结合自身职能,以更新颖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清明上河图》,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此前,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伟打造的故宫系列立体书的成功,已充分证明了读者对创新国潮文创的接受度。因此,在发现《清明上河图》的巨大市场潜力之后,三方共同推出中国首款生动还原故宫院藏名画的立体书——《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套装。“今年是紫禁城肇建600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还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发现和研究70周年。我们本来就希望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以自己最拿手的方式,向故宫和中国古典文化致以生日问候。”
作为行业唯一打通童书全产业链的企业,葫芦弟弟已经连续6年实现天猫童书销量领先,成为国内童书销售的领军企业,被业界称为“中国童书销售之王”。此次承担发行方一角,“做大、做响”《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势在必行,而沉甸甸众筹成绩算是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对这样的历史文化巨制,要想精准把握其内涵,制作出工艺精良、文化内涵深刻的立体书,“掌舵人”极为重要。王伟
《打开故宫》作者
《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作者
中国立体书先行者
“我们以五米的巨幅、原作比例、精准还原《清明上河图》内容的立体版图书。采用经折装的形式,以原作最为精彩的三个段落虹桥、市井、城门楼作为展示核心,并放大立体呈现船舶、牛车、露井、医馆、说书、轿子六个细节,给观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此外,还设计了诸多互动机关,真正使得画作‘活起来’,增强了‘人在画中游’的观赏体验。”王伟老师说。
书中包含3大盛世主景+6小群生像,不仅将高清还原《清明上河图》原作,还将汴京中最繁华精彩的市井风貌,用立体场景重现。通过纸本造型的技艺,增加画面的立体层次感,让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将观者自然而然地带入张择端笔下那令人神往的繁华盛景。的确,翻开《清明上河图》立体书,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惊艳”。打开《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原画中最精彩的虹桥、市井、城门楼三大主场景,全部在保留全部细节的基础上,用数以千计的小零件组装还原。这些小零件组装还原出了房屋、桥梁、城楼、商队、医馆、酒馆等各种场景,使宋代的社会风貌与市井百态跃然于纸上,读者仿佛可以走进画中,亲自感受宋朝的人间百态,可以敲开街边的房门、掀开轿子的小窗,或是细细查看虹桥下木船的构造细节,甚至能够亲自操控轿夫的行走路径……可见,为了达到如此的精巧程度,王伟老师在6年时间里,付出了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翻阅本书可以发现,《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对原作的还原度极高,甚至连菜单上的“圈圈点点”都得以还原。但是,将平面的画二次创作成立体的书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从一个小案例就可见一斑:书中有一幕牛车进城的画面,在原画中,车头一处物品不是很明晰。王伟老师曾推测车头堆放的是车上的货物,但经向多位专家请教后,最后确定其不是货物,而是一道宋制车门,并将这一细节立体还原出来。此外,对一个不起眼的物件——书中牛车的配件细绳,王伟老师也是前后筛选了十余种材质,才最终找到合适的品类。打开立体书,将肉铺、药店、行脚僧这三个画面与原作对比,可以看出原作中人物缺失的半边身体得以还原。而这些被还原的细节,是王伟老师反复推敲原作,并结合北宋服饰资料而创作出来的。要知道,原画人物之间互相遮挡,为了把一个个人物“立体”出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考证与制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尽量在原作的基础上不做任何绘画方面的再创作,保证最高的还原度,在6年的时间里,王伟老师做了很多工作。他参考了由故宫出版社提供的《清明上河图》的众多相关资料,和专家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探讨分析,得到了故宫博物院相关学者的专业指导。他还针对细节部分进行了更加贴合原作的调整,以达到精准复刻馆藏原画,立体书+图书+拼图三卷合一的效果。考虑到存取便利度和美观度,出版社进行了多次改版历程,经历了蓝版、盒装、绿版的调整后,到最后正式发行时,已经做到了第6版。和《打开故宫》一样,《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同样为长期收藏作了精心考虑。在立体书的制作中,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工艺,除了少量必要的胶水粘合外,书中大部分结构都采用手工插嵌,极大程度缓解了立体书开合的牵引力,不仅能获得更好的立体效果,而且结构更加稳定,经久耐翻,易于收藏。还能避免因气候差异导致的胶水开裂现象,即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能保持完好无损。为获得最佳观赏效果,团队还专门设计了两种观看方式,一种是翻阅展示,摆放空间小,可单独反复欣赏任意立体场景。另一种是屏风式展示,家里空间比较大的,可以把它当成纸艺展品全部展开,全长5.04米,相当霸气。最终,经过上千次的修改,《大宋风华<清明上河图>》最终版本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统计发现,为此,全程进行了5次打样,手工工序超过1000道,每本书平均耗时1440小时。与常见的立体书不同,由于《清明上河图》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打造过程中,团队将其定位定得很高:介绍《清明上河图》藏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因此,以独特的立体书形式结合严谨详实的解读,“让国宝活起来”,成为全书打造的基调。为此,在《大宋风华<清明上河图>》套装中,除了立体书,团队还精心准备了含金量极高的读本《<清明上河图>面面观》和“收藏集高清《清明上河图》拼图。《<清明上河图>面面观》是研究清明上河图首屈一指的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老师1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从十五个不同的观察面全方位解读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流传变迁、工艺价值。《清明上河图》是完整的吗?有姊妹卷吗?
《清明上河图》画的到底是“太平盛世”还是“触目警心”?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仇英本、清院本有什么关联与不同?
但凡对《清明上河图》有一些了解及兴趣的读者,对上述问题,都有止不住的好奇心。而读完这本书,读者不仅能了解到画中场景中隐藏的故事,还能从不同角度解开那些困扰多年的画卷背后的秘密,真正走进《清明上河图》,读懂这段历史。套装中包含的的千片拼图,更是让人们在了解之余,能够“亲手制成”国宝。同时,套装中附赠一张《细说〈清明上河图〉》折页,印有2.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全卷,以故宫院藏原作为高清底本,并附加有大量文字介绍,为读者全面讲解画中100多个最值得关注的细节,让读者不仅能“赏画”,更能“懂画”。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清明上河图》立体化挑战,团队用另一种方式,拉进国宝与读者的距离,让有价值的传统文物不再束之高阁,让拥有这套书的读者,都能开启一次有温度的文化体验。而这一美好初衷,在6年的匠心打造后,终于如愿成为了现实。随着在摩点上的众筹获得巨大成功,后续,团队将展开全面的营销推广计划。如与书单来了、樊登读书、十点读书、物道、豆瓣等一起进行联合推广;还将联动全国众多的博物院、美术馆,举办相关展览,让《清明上河图》尽早进入爱好者的案头。11月14日和15日,商务君将在上海举办两场活动——“童书创新营销工作坊”“全网直播平台图书业务对接会”,火热报名中。
识别二维码,进入报名通道
识别二维码,进入报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