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反谬论:盗版有利于知识科技的传播!

2015-10-20 范运年 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

近年来版活动屡禁不止,给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对于出版社来说,尤其是专业出版社,盗版可以说是谈及色变的问题。在此,科学社的资深编辑范运年,发表了其对于学术领域盗版现象的看法。


古往今来的盗版乱象

说起盗版这点事,真不算什么新鲜的事情,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自唐代开始,就有盗版分利的事情,比如历书关乎农时,是有钦天监发布,但是往往朝廷还没颁发新一年历法,民间就到处在传播了。而民间自印历书很有可能标错农时耽误耕作,危害极大。

到了宋朝,出版业很繁荣发达,盗版就更多了。据说苏轼、朱熹等大家都遇到过盗版,并为此头疼不已。盗版书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内容随意增删,甚至随便掺杂他人文字,不仅对作者声誉造成影响,也对读者造成极大的困扰,“有误学士大夫披阅,实为利害”。陆游曾经讲过一个段子:有位教官给学生出了道《易经》题:’乾为金,坤又为金,何邪?’ 学生们大惑不解,拿来正版一对照,原来原文是“乾为金,坤为釜”。再一问,原来老师拿的是盗版书——麻沙本。可见盗版危害之大。

时至今日,出版技术已经极为发达,然而各种盗版手段更是登峰造极、层出不穷。往往一本好书刚刚面世,甚至还没有上架销售,市面上就能买到盗版书了。韩寒曾经发布微博称一个姑娘拿着一本盗版书商做的冒名假书请他签名,还表示此书是她读过韩寒写得最好的一本小说,韩寒听完在书上签下了“韩塞”两字。不知道这是不是段子手韩寒编的段子,但由此可见,现在盗版书确实太嚣张,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学术著作难逃被盗版厄运

除了畅销书被盗版书商剽窃获利,就是非畅销的学术著作也难逃被盗版的厄运。很多年前我了解到一个盗版的故事,某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直接把某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全英文计算机技术书籍全书复印,让学生购买使用,美其名曰减少学生的学习成本。作为传道授业的高等学校,尚且如此不尊重作者以及出版社的版权,更遑论普通人了。

在著名的知乎论坛上,有一个专门的话题讨论盗版,居然有人公然宣称学术领域的盗版有利于知识和科技的传播。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正版的学术著作都比较贵,不利于读者购买,而盗版书价格便宜量又足,实际上对作者的学术思想是更好的传播。

作为学术专著的编辑,我不知道持这种观点的人屁股歪到什么地方去了,是出于何种目的进行这种论调的宣传,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学术著作盗版绝不能对知识和技术起到推动作用。

一本学术著作的诞生过程很长,有的作者在同一领域浸润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写出一本书,花了几年写完后交稿进入编辑校对流程,这个流程也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编辑经过数次编辑修改,逐一核对公式、图表等,基本完全无误后才有可能印刷发行。购买正版专著,不仅是对作者科研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尊重,更是读者对自己学习和科研的尊重。


学术领域的盗版是毒瘤

为什么这样说?

虽说现在盗版图书非常猖獗,手段也很多,比如前文某高校的直接扫描复印,比如重新全文录入,更高明的还有OCR光学识别,更有甚者直接从某些不法途径获得真正的印刷文件。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盗版方式,其印刷的图书质量都极为低劣,甚至错误百出,不仅妨碍阅读,甚至会给读者错误的启示,不但起不到传播知识和科技的作用,还有可能把读者带进沟里。

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学术专著,其图表公式是其内容的核心,但是盗版书就算是拿原始文件制作的,也不可能如正规出版社采用合适的纸张和印制技术。为了节省成本,盗版书商一般采用最低劣的纸张和印制方法,图标和公式的细节有可能完全不能正确显示,这种错误盗版商基本不会关心,也不会去勘误,读者看了这种图书,自然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识。如果读者为了某个科研项目专门查阅相关典籍,却不幸看的是盗版书,可以预见,根据书中的指导,他极大可能得不到应该出现的结果,甚至出现完全不同的答案、完全错误的结果。

原始印刷文件尚且如此,通过扫描复印和手工录入的盗版图书其错误更是千奇百怪,曾经有读者笑称:通过看盗版书的错别字,我就知道他们是采用什么样的输入法!

盗版学术专著不仅误导读者,也是对作者科研工作的打击,是对其多年科研成果的不尊重。读者读到盗版书的错误,如果不知道是盗版书,就会认为是作者本人不严谨、科研治学态度有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作者学术声誉的损害。

学术专著本身由于其阅读人群的局限性,受众并不广,学术专著的作者在写作时就很清楚地知道,因此很少作者真正通过写学术著作获利,他们只是希望通过专著向同行或者后学介绍他们真正的的科研思想和科研成果,比如屠呦呦先生,通过她的那本《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与世界对话。

盗版者宣称反正作者不通过写书卖书赚钱,而盗版使作品流传更广,是帮助作者传播思想。我想,这种想法不但可笑而且无知,就好比有些不法商贩用三聚氰胺、地沟油、苏丹红制造食品,还宣称是为了使人不挨饿一样。用盗版书向读者宣传错误的知识,这并不是作者希望的,作者希望自己真正的学术思想被人了解,而不是被扭曲变形了的思想。

而从出版社的角度而言,专业的出版社为了使作者的专著更广泛地被阅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有专业的出版团队协助作者进行审稿改稿,尽最大可能减少专著中的错讹,还建立起庞大的推广网络,在各类书店、图书馆进行宣传和铺货。

出版社在经过多年的经营运作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渠道和网络,其品牌保证和推广效果不是盗版商仅仅靠低价政策就可以做到的。如果只是因为廉价,作者完全可以自己印刷小册子分发或者以电子版形式免费供读者使用,正是由于专著在其出版过程中的附加价值,使其推广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盗版的存在使专业出版社不仅面临经济损失,而且盗版的恶劣质量还会影响出版社的声誉,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使读者进一步不信任出版社,更影响专著的出版和发行,不利于知识和科技的传播。

因此,无论从哪种角度,学术领域盗版就是影响学术生态良性发展的毒瘤,必须被拔出。读者、作者、出版社三方都应该为抵制盗版付出积极有效的行动。

更多精彩:

《秘密花园》盗版销量逾600万册,后浪欲哭无泪!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编辑,不足以谈出版!| 声音

出版资助经费被谁吃了?

观察 | “世界“大灾难——跟风出版的泛滥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

有灵魂、有立场、有看点的

出版传媒产经媒体


关注内容产业创新

服务出版产业升级

投稿邮箱:tougao@cptoday.cn

出版同行交流Q群:25517314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