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十八般武艺,还敢当编辑?

2015-10-23 雷燕青 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

关于编辑的职责和职业修养的文章商务君以前发过不少,本文出自一位资深编辑,作者怀揣着对编辑工作的满腔热爱,别开生面地强调编辑要有专注图书“三百年"的素养,究竟是哪些素养?请看下文。

文︱雷燕青(金城出版社)

在哀鸿遍野的传媒江湖上,哪个行业最难混,无疑是出版业;在日渐低迷的纸媒行业中,哪个圈子的人做得最辛苦,无疑是出版编辑。

“人格不完整”还敢当编辑?

著名出版人松本昌次曾说:“编辑是全面动员自己的个性、人格、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知识、教养、技术,甚至日常生活方式等个人的一切,从事与专家、作者或创作书籍者有关的工作。编辑需要的不是其中某些项目,而是综合一切的‘完整的人格’。”

我们从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入手,看看要做出一本书来,编辑都要做些什么事吧。当下的出版环境瞬息万变,编辑的工作范畴也跟着变得更多更广。策划选题,与作者约稿、催稿,编辑校对(三审三校)、封面设计、内文排版、成本核算、营销方案、跟进发行情况、与作者保持互动,等等。一切编辑流程本质上与过去传统的编辑形式大体相同,但是每一项编辑过程都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随性而为,编辑必须重视出版时间和出版成本,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细数编辑的“十八般”武艺

第一,选题策划。编辑在申报选题时,就必须做出正式的策划案,将书名、作者介绍、内容简介、出版价值、读者对象、预测印量、预计毛利、同类图书的市场销售情况分析,连同编辑所构思的营销文案,等等,都要在申报选题时同时提交,经过选题委员会论证通过后,才算正式启动。这之后方开始向作者约稿子。

第二,与作者约稿。哪类的作者适合写哪类的稿子,编辑也要心里有数,不是所有的作者都是万能的,如果不分作者类型的约稿,那么接下来吃苦头就是编辑自己了。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是必需的,引导并说服作者按编辑策划好的选题思路进行,或者和作者一起切磋,可能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这是不仅需要编辑的策划功底,还要运用口才,让作者心服口服地信服编辑。单纯的供求关系,是打造不出好的作品的。一个新的好的作者,需要编辑慧眼识珠去挖掘,然后不吝成本扶植与培养;而一个优秀的编辑,更需要成熟作者的信任与支持。编辑和作者就像是一双筷子,相依为命,相互扶持,才能共赢。

当然,在作者同意下笔前,编辑拿到书稿前,还要与作者签署出版合同,白纸黑字,落字画押为凭。不要奇怪,为什么说得好像很过分,虽然大多数的作者和出版社都是本着双方共赢互利互惠的原则,但是,还有一些作者的各种特殊要求,以及出版社制式出版合同中的硬性规定,以及稿酬或者版税中的细节,包括版面字数还是实际字数,税前还是税后,印数版税还是销售版税,等等。建议编辑们都要和作者事先说清楚,总比图书出版之后,为某些条款的模棱两可打官司好吧。前车之鉴,仅供参考呵。

言归正传,双方签字画押之后,接下来就是催稿。签合同前,是作者一方比较担心,一直催啊催,签合同之后,就该轮到编辑着急,催啊催。写东西的确很辛苦,很少有人觉得这是件轻松乐事,拖稿就是业内比较司空见惯的事情。能否高明地催稿,不着痕迹地与作者沟通催稿,让作者如期完稿,就要看编辑们如何各显神通了。

既要按照约定好的出版进度,又要保证书稿的质量,更需要编辑时时与作者沟通与交流。催得太紧,会扰乱作者的构思,坏了作者的心情。究竟该如何拿捏,如何措辞,都是编辑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有时甚至是作者写一部分,编辑就看一部分,随时调整思路,随时跟进,最终作者如期交稿,然后就是显示编辑基本功力的时候了。

第三,就是传统的三审三校。这个环节是每个编辑充分发挥自己的长项的时候,也是显示编辑的基本功的时刻。编辑是个技术工种,算是个手艺活,所有需要的技能均要在实践中慢慢磨炼出来。编辑所学的专业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查找完善资料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是比较重要的。

当然,基本的文字功底是必备的硬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对编辑来讲并不是一句空话。文字素养是基础,既要有知识的广度,更要有知识的深度,还要兼备其他诸如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等,都是做好编辑工作的支撑性的能力。最终审校修改后的书稿清样,还要与作者做最后的通读确认,确保书稿的编校质量。

第四,经过终审后的书稿,开始设计封面和内文排版。传统型的图书编辑不论书稿题材和体裁,开本大小一样、字体版心一样,完全由排版员做主,忽视读者心理和需求,缺乏档次和品位。而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要对市场有充分了解,什么样的封面设计风格、书名用什么字体和色彩,用什么开本和纸张等工序都十分讲究,内文的目录字体、正文大小标题字体都有自己的理念和风格;既照顾到传统读者的偏好,又照顾到网络时代读者的喜好,在设计版式时会考虑到电子版如何设计才能更加吸引读者,怎样设计便于网络传播,和相关知识点的链接,更便于读者点评、跟帖,广泛被网站转载。

第五,图书印数的征订与营销宣传,以便确定图书首印量。编辑做书最后都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前期预热也很重要,不要等到图书上市后再开始营销宣传,前期的营销预热(预售)是保证销量的先行一步的基础。

图书征订仅仅只是第一步,将图书相关的各类信息,比如封面小样或者海报、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样章、营销书名、推荐序或者推荐语、书评等等,面向各地面书店和各大网店,重点图书还要考虑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宣传,针对于网络方面,更多地与发行营销沟通,保证各地书店、网店的上架位置和页面位置,网店的宣传页面设计以及读者点评、跟帖与评论等等。

第六,成本核算后付印。现在的图书编辑,不仅仅要求把书稿做到下厂就算大功告成,下厂前还要精打细算一番,不同数量的首印量,以及纸张和装帧工艺的种种细微差别都会影响图书的成本预算,既要考虑市场化的要求,也要考虑读者的审美喜好,更要考虑到实际的出版成本。一本书扣除稿酬、设计排版费、纸张印制费等实际成本,基本毛利真的是微乎其微啊。编辑们不精打细算,无法养家糊口呀。在兼顾各方需求的同时,要把图书装帧得高大上,迎合读者的口味,又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对于编辑而言,真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

新书上市后,要做的事更多

经过编辑呕心沥血策划的图书终于新鲜出版,闪亮上市了。你以为编辑没事了,才不是,优秀的编辑会随时与发行跟进,哪个片区销量高些,哪个网站读者反馈信息量大些、评论多些,是否需要加印?因为现在图书市场低迷,很多图书首印量都是比较保守的。如果是重点图书,与作者、与发行老师协商,是否需要新书发布会,哪些地方可以做新书签售,等等。

传统的编辑缺乏起码的策划意识,好像认为我就是一名编辑,安排我编辑什么稿件我就编辑什么稿件,市场不是编辑的事情,营销不是编辑的职责,图书盈利与否、影响大小等和自己没有关系。而做一名的优秀的图书编辑,应该具有较强的策划意识,一本书能开印1000册,经过编辑的策划和努力可能会增加到3000册或更多;原来一本书的利润空间可能只是几千元,但经过与作者、书商的共同策划与营销努力,可能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开机首印扩大到几万元甚至更多。

虽然现在的编辑市场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大部分人对销售、宣传仍一知半解。这个一知半解往往比不懂更麻烦。比如编辑知道自己的书要保证上架,要进行宣传。但是在对其他工作环节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给其他部门的工作造成麻烦,甚至是给彼此之间的沟通造成误解。像不切实际地要求把某本书发到某渠道,发行部门是不可能为了某本书而单独开发一个销售渠道的。且不说后期的回款没法保证,一本书开发一个渠道,从人力到后期的财务管理,发行部门就绝对没有精力去应付。

再如要求发行保证产品上架,书店推荐。现在的书店是选品采购,在同质化产品过多、产品没有亮点的情况下,单独要求发行部门去供货是很难的。又如在宣传环节上,编辑不以图书的品质分量为考量,而要求宣传人员去大媒体上宣传稿,去大网站推荐也是绝无可能的。

编辑要有专注图书“三百年”的素养

无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编辑人,除了一颗火红的心,当然还需要一颗被虐的心!有时候,一个优秀的编辑会同时运作几本书稿,有的书稿尚在策划阶段,有的书稿已经开始封面设计,有的书稿可能核算成本后准备开机印刷。还有已经出版上市的图书,更需要编辑随时关注市场动态和销售情况,等等。

编辑沉浸在编辑工作所带来的欢乐与悲伤、满足与挫折之中,希望在幕后的默默努力会为即将诞生的图书带来确实的改变。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是:耐心、专注、对书稿的责任心。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文化触觉,熟悉图书市场的动态、大众阅读口味的变化,同时掌握国内外前沿的思想文化思潮走向,有自己长期关注的领域。我觉得编辑行业跟其他行业没有太大的不同,想要在这一行做到优秀,都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不懈的积累。

一本普通的书稿,经过图书编辑的策划,也许就可以变成一本畅销书。从接到稿子到确定书名、封面设计,最后成品图书出版上市,每一步都渗透着编辑的心血。说编辑是个技术工种也不过分,也可说算是个手艺活,所有需要的技能均要在编辑实践中慢慢磨合出来。所学的专业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查找完善资料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是比较重要的。

当然,基本的语文能力可能算得上是必备的硬件吧。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对编辑来讲并不是一句空话。文字素养是基础,其他诸如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等,都是做好编辑工作的支撑性的工作能力。

今天的出版业发展面临着多媒体的挑战,其实就是对编辑更多元工作能力的挑战。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编辑施展完“十八般”工艺后的成品,还要经过市场这个大环境的检验,是否能赢得读者的欢心才是编辑最大的欣慰。至于能不能上个排行榜,能不能获个奖什么的,随缘吧。

更多精彩:

实务 | 颜小鹂:做“在状态”的编辑

声音 | 我是编辑我可耻

声音 | 囧!当编辑还要学猪“叫”?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编辑,不足以谈出版!| 声音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

有灵魂、有立场、有看点的

出版传媒产经媒体


关注内容产业创新

服务出版产业升级

投稿邮箱:tougao@cptoday.cn

出版同行交流Q群:25517314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