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金庸剧的江湖野食指南

2017-03-29 中国日报

本文转自公号:悦食中国(ID:Yueshi_China)


大概为了表现人物的英雄气概和反叛精神(宋朝杀牛是禁忌),自《水浒传》开始,在所有武侠作品里的食物桥段中,江湖侠客们便通常都是到路边小肆,要上“二斤牛肉、一斤好酒”。他们对食物的需求也并不苛刻,能补足体力便是最好。



到了金庸这里,倒是对食物开始有了心思巧妙的讲究。雅致如黄蓉给洪七公做的好逑汤、五珍烩,精巧如朱碧双姝在湖心小筑里给段誉做的菱白虾仁、樱桃火腿。精雕玉琢的华食固然能勾人食欲吊人胃口,但似乎都少了些痛快之感。




江湖人,未必是刀口舔血,但却都免不了风餐露宿。行南闯北,可以没有鲜衣怒马,但不能没有营火熊熊。那些在山野树林中,在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就地取材大快朵颐的场景,反而是让人觉得最为有趣和过瘾之处。


在这些经典画面中,黄蓉可占一位。当时她与郭靖初识,骑小红马在野外赶路,途中肚饿却不见小店,只能就地起灶。


虽然仔细说来,黄蓉所用食材的来源都不算野生,比如牛肉是包里本就装着的生牛肉,鸡也是去江边农家小屋里偷拿的一只肥公鸡,但可供参考之处在于聪明的料理手法——即用天然泥土包裹而烤之。



小时候在田埂间挖坑烤过红薯的,都会对泥土于野外烹饪的妙处有所体会。食材被泥土包裹住之后,受热更均匀,还能保持住香味不散,和我们现在用的烤箱锡纸有异曲同工之效。


那肥鸡要将内脏洗剥干净,却不拔毛,用水和团泥裹住鸡,外架在火上烤。烤的待湿泥干透,剥去干泥,鸡毛随泥而落,最后才落得是鸡肉白嫩,浓香扑鼻。


这种泥烤制法与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很相似,后者是用黏土把乳猪包裹起,加以烧烤,但因它接着还要有炸、烤等更多复杂工艺,也就不像叫花鸡这样流传下来。



这样一只没有花任何成本的路边烤鸡,当下便引得那洪七公喉头大动,馋相毕现。风卷残云地吃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还念念不忘,一度要发动弟子满城寻鸡。但很显然,尝来尝去却也都及不上乡野林间的那个它。



不过,对于洪七公的野食才华,观众们毫不怀疑。长期的流浪生活和对美食的执着追求,足以让他钻研出相当高段位的吃法。就想想那华山之巅上举办的任何武林盛事,好像还都不如老乞丐在上面炸的那锅蜈蚣精彩。


野食的魅力来自于自然,这道菜便妙在于此:华山之巅是天下极阴寒之处,所产蜈蚣最为肥嫩。其他炎热之地,百物快生快长,蜈蚣肉很容易就粗糙了。


一锅雪,煮滚热后将蜈蚣烫死,毒液尽数吐净,斩去蜈蚣头尾,轻捏脱壳儿,起油锅炸香,拌上调料便成。




洪七公拿它招待了杨过,杨过开始不肯,后来索性一嚼咽下去,说是又脆又香,清甜甘浓。二人吃得你抢我夺,把百余条大蜈蚣扫得干干净净,末了还要伸舌头在嘴边舔一舔那迸出的汁水。



野食好吃,因为那是漫漫江湖路上的偶遇和惊喜。当然,有时也往往是因为当时实在饿得慌。古代人口少,更不谈什么通信条件,所以如果一旦在野外逃亡或掉进某个山洞,就必须要有尽最大可能开发自然的觉悟。



《神雕侠侣》中一共就下了三场雪,一场里有烤蜈蚣,一场里就有烤獐子肉。


 长得像鹿的獐子


当年雪夜,杨过带着身中冰魄银针的小龙女,怀抱幼年的郭襄在木屋里暂避。屋里无物填肚,杨过也是出去打了一只獐子回来,剥皮开腔,用雪一擦洗,在火上烤起来。那小郭襄尚在襁褓之中,小龙女便嚼烂獐肉来喂之。满室流香,一派温馨。好似一家三口的模样,让杨过也不禁苦笑说出“孩子他爹,孩子他妈”的戏言。


谁曾想,这茫茫风雪间的融融火光,也便是这对爱侣生离死别前最后的静好岁月。


落入绝情谷底后,小龙女真正过了16年的野食生活。她在这里以天然水果、玉蜂蜂蜜和寒潭里的鲜美白鱼为食,不仅修得雪肤依然、花貌如昨,连身上的剧毒也都好了大半。



潭水寒冷,所产白鱼躯体甚小,却是味美多脂。想来大概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白银鱼,但具体是何滋味实在无从得知,只看到在重逢之时,小龙女到屋里烧了一大盆鱼,杨过当下就吃了一个饱!



 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这真的是金庸所有作品里最温暖慰藉的画面了。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日报,陪你一起夜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