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数学教授讲古诗词!三尺讲坛上,他们用一生为往圣继绝学
近日,一位93岁的老教授讲授古诗词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潘鼎坤老师讲起对联、诗词中的对称美时,可谓如数家珍,然而他却不是文学专业,甚至和人文社科领域的任何专业都不沾边。其实,他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的退休老教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06h5n67z&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他之所以以“外行人”的身份来讲授诗词课,是因为他希望“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不要在我们这一代人里绝了”。
为了这次课,潘老准备几个月,讲稿写了厚厚一沓。近两小时中,他始终站着,没喝一口水,在四块黑板上擦了写、写了又擦。
择一事,终一生。1951年从复旦数学系毕业,潘鼎坤便与讲台结缘,一站就是60余载。直至90高龄,依然在为大学生做“我爱微积分”等专题讲座。
在潘老看来,数学表达自然规律,诗歌表达人的意志情感,“两者都很抽象,但都表达得十分深刻、准确简洁,而且都强调对称美。”
在他的讲述中,枯燥的数学原理变得生动鲜活:他会引用李煜的名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解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老师的课,传达着浓浓的师者情怀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一名青年教师说。
对于退休后重新站上讲台,潘老说,“我没有心脏病,也没有高血压,每月都领退休金,不干点什么,‘一把火’烧了挺可惜的。”
一次辅导讲座上,潘鼎坤面对学生说,“课堂是我一生最快乐、最享受,也是最留恋的地方。只要你们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
当潘老在网上“走红”后,人民日报发微博评论:《三敬潘鼎坤》
已过鲐背之年,仍坚守讲台,一敬老当益壮;讲课从不敷衍,认真备课,卖力授课,二敬兢兢业业;以传承唐诗宋词为己任,极尽匹夫之责,三敬文化担当。潘老所为是一面镜子,以之为鉴,见贤思齐,则传统文化兴盛有望,亿万国人更有文化自信。
网上的小伙伴们也沸腾了,纷纷求完整版视频,还想去蹭课,能够近距离略潘老的风采。
事后好尴尬:不是本校学生,可以跑去蹭先生的课吗?
CopyHu1k:有视频求告知
贝加尔的狼:求告知在哪个教室讲的 ?想去听
梦柳5344864386:把完整的视频发到网上,让唐诗宋词的雄风点燃中华,烧遍世界,期待你的视频
许多网友为潘老点赞,称这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整体家装顾问小代:好厉害的数学教授,致敬
Denzill:态度很重要,老人家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学术教育了
颜宴
:教数学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把语文也教了,真是一位好老师 🏻 琪树长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希望潘老健康长寿。
Wang_晨_: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致敬老先生。
文山苞种:数学之眼,诗词之心,文化之魂。
凭海临风沐浴阳光:像潘老师一样的学校宝贵财富、贤达,他们虽是理工科背景执教数年,但人文底蕴深厚,经年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建大学子……
樹心亡君:数学老教授不偏安一隅,文以载道,融会贯通。
网络民兵Ak:致敬!这才是真正的教授,真正的教书育人。
还有网友甚至自创打油诗来回应潘老的课程。
矜持小女孩儿:教授讲得不一般,有理有据我喜欢。唐诗宋词世代传,中华儿女记心田。
大侠没侠:明月照秦时,东方寰宇清,月明照今人,吾辈当自强!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白十二家的算命师:前不久接待了两位工程院院士来考察,一路上我原本以为两位老爷子会谈理工,结果两个老人家一直谈论历史,人文。后来休息的时候,第一天去了黄鹤楼,两人就“斗诗”,各背诵有关黄鹤楼的诗句,第二天去省博,也是兴致勃勃。
的确,像潘老和网友提到的两位工程院院士一样的教授大有人在,他们在传播中华文化精髓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西安交通大学的金中有着不同寻常的读书之路:他是日语专业博导,却迷恋中国古典诗词,一个偶然机会又被科学类书籍中的理性思考所折服,另辟蹊径以数理方式来解读中国诗词中关于格律的种种原理。
他将自己领悟到的写传统诗词的“绝技”传授给学生,竟让众多理工类大学生纷纷写起古诗,成为理工科校园中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
尽管长年研究古典文学,但金中觉得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却是科学类书籍,这本书指引他用跨学科、跨文化的方式去思考中国古典文学,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动力和方法,去推动中华传统诗词的发展。
2012年的一个偶然机会,金中听了一场西安交大能动学院李德昌老师的讲座,紧接着便研读了他的著作《新经济与创新素质——势科学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和创新》,对贯穿全书的那种打破学科间壁垒的思维方式产生强烈共鸣。
此后,金中开始更多地研读数学、物理方面的书籍,这些专业领域解决问题的科学方式,也对金中研究古典诗词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关于诗词格律的入门书比较难,一般读者充分理解都有难度。如今我受到牛顿力学三原理的启发,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传统诗词格律,也摸索出了一套格律诗的韵律三原理,将其中一些本质的原理性东西提炼出来,方便外行理解,这就等于是把科学研究的思维用在了传统的国学上。”
如今,金中在交大推广传统诗词多年,许多理科学生通过他的著作《诗词创作原理》,也学会了吟诗作赋,写下的诗词古色古香,别有韵味。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学者潘朝曦著有医书十余部,发表医学及文化类论文几十篇。
然而,在业余时间,他也是一个诗人。他创作的《登高》一诗曾获第四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
登高
——游世界屋脊感赋
久欲冲霄揽斗牛,今朝终得极巅游。
风云纵览八荒外,气势凌加五大洲。
日月双丸随手掷,顶天一柱自风流。
千年多少登高者,独傲吾居最上头!
《法学界也有诗词大会,王利明教授带你从古诗词中体味读书人的家国情怀》,这篇2017年2月发表于各大网站以及人民论坛网思想理论版块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显示出了王利明教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在他的文章中《孟子》《墨子》《周易》《孔子家语》《尚书》《史记》《汉书》中的引语俯拾皆是,尤其是在古诗词的引用上,更是令人惊叹其深厚的学养。
他对《诗经》的引用顺手拈来。他曾说,《诗经》有语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说,孝顺长辈、关心孩童,不单单是每个家庭成员需要尽到的责任和义务,还是需要我们承受的担当。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这三尺讲台上慢慢变老,”李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从教生涯。
西南大学文学教授李达武从教三十多年以来,独创了一套“唱诗”的教学模式,用流行歌曲演唱古诗词,将古诗词讲得活色生香,学生堂堂爆满。“诗歌诗歌,有诗有歌,历代就是可以唱的,而这种用熟悉的调子唱古诗词的方法则是李叔同先生一百多年前发明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教授用邓丽君《在水一方》的曲调唱诵古诗词《关雎》,通俗的曲调搭配古诗词竟毫无违和感。
李达武教授说,“让学生背诵诗歌实在是太枯燥,我就告诉他们可以边走边唱的背,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
李达武教授数十年通过另类唱诵的教学方式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将国学魅力深入人心。
这些教授,他们不一定是人文社科专业,却有极高的文学造诣,并且一生都致力于向后辈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他们或许就是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最好写照。
来源:中青在线、现代快报、西安晚报等
编辑:胡雨濛、徐星星(实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