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元宵节曾放假十天,还是个助脱单的节日……

中国日报 2019-03-30

今天是元宵节。吃了今天的汤圆,年的气氛就渐渐远去了。

 

曾经这可是个适合谈恋爱的法定节假日,如今……不知道读者们在做啥,反正戊戌狗年的元宵节,小观正在单位认认真真地码字,为同样爱岗敬业的大家送来元宵节相关冷知识大餐。


各位看官请慢用。

前菜:“元”“宵”的含义?

宋以前,元宵节多被称为“元夜” 、“元夕”、“上元”, 宋以后多称“元宵”。字面意义嘛,其实是一样的,“第一个夜晚”。


那么问题来了——


Q:元宵节在正月十五。

为什么一个位于月中十五日的晚上会是特殊到值得庆祝的“第一个夜晚”?



元宵习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一说源自中国道教。中国传统节日有“三元”,按照魏晋流行起来的道教“三元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三官分别在农历一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降临人间,民间举行盛大的祭祀。之后这三日同时又称为三官诞生之日。


一说依据



《史记·乐书》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

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

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有此,认为元宵张灯的习俗源自汉武帝在甘泉宫设立太一神的祠坛,每年正月上辛必祭祀,祭祀时,灯火通宵达旦。


还有考证虽质疑太一祭说,但同样认为由祭祀活动发展而来,更像是和祈求新年风调雨顺的农业祭祀相关。这样一来,元宵节那天可能指正月望日,源自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举行的祭祀活动



分析“元”、“宵”的字形



探究“元”字,得要先说说它的兄弟,“兀”。



《说文·儿部》


“兀,高而上平也。”



“兀”,本义指山光秃的样子。


上图,“兀”;下图,“元”



《说文·一部》


“元,始也。从一,从兀。”



元,开始。由一、兀会意。


所以,平缓的山地又出一头的“元”,本义就是“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的“狄人归其元。”意思就是敌人送还了他的头。


由此,引申为“首领”,比如“元首”这一称谓。又引申为初始或第一。农历一月又称“元月”、“正月”。


“元”还有个意思,表示“大”。比如“元宝”,大额硬通货币,可是大宝贝。

A:“元”可能意味着“元月里的”,

也可能是“第一”的意思,

比如,道教三官生日中的第一个被庆祝的。也可能是元月第一个庆典日(或许还强调月圆之日)。


而“宵”,表示夜晚,此义和“夕”、“夜”一致。

A:考虑到元宵节有燃灯的习俗,

节日的重点环节应该在夜间,

所以命名时用“宵”这样的词强调一下夜晚。


大家熟悉的元旦也是同理得名。


参考下图中“日”的古体字:


对比下图的“旦”


“旦”是个会意字,字形非常形象地呈现了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画面。本义为“日出天亮”,后被引申为“早晨”或“一天”。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元旦”本来指农历新年第一天,但到了民国时期,曾经有过废除旧历采用公历的举措,就以公历一月初一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就成了“春节”。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元旦”本来指农历新年第一天,但到了民国时期,曾经有过废除旧历采用公历的举措,就以公历一月初一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就成了“春节”。

正餐:元宵节习俗的小细节

如果说春节的场景关键词是“红红火火”,那元宵节的关键词一定有“张灯结彩”。有诗呈现:


元宵

狂欢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树银花”形容绚烂的灯光和焰火。“铁锁开”指上元节当天,宵禁的制度被取消。


来往人马众多,踏马而过的扬起尘土,皎皎月光映照大地。


走过的歌伎花枝招展,边走边唱着《梅花落》。


戍京的金吾卫们不再巡罚夜间出行的人。玉漏(古代计时器)请不要走得太快,让着难得的夜晚能更长久。


有种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面对花花世界准备一次high个够的激动。




赏花灯


正月十五赏花灯是元宵节必有的另一项习俗。人们把大大小小的花灯悬挂于家门口、公园、街道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各式各样的红灯笼将会吸引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


猜灯谜


从宋代开始,猜灯谜就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民俗活动。人们把谜语写到纸上并悬之于灯,供人猜射。通常,谜底都是各种吉祥话和祝福。


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世界上一些国家也过起了元宵节,比如日本、美国等:



美国:华人华侨欢度佳节

在美国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华人社团每年都会以丰富多彩的形式闹元宵,品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欢度佳节。还有不少华人会去庙会许愿,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在美国各地的唐人街,节日气氛尤其浓厚,锣鼓震天、鞭炮齐鸣,舞狮队伍走上街头,祈愿人们生活红红火火,运气越来越好。




日本:华人街里赏花灯

日本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小正月”。在小正月这天,日本有很多民俗活动,尤其是在中华街非常热闹。赏花灯活动一般从傍晚开始,整条街都被装点得五彩缤纷,期间会穿插一些舞龙舞狮和传统的舞蹈表演。



但元宵节不只意味着宵禁暂时解除,还创造了脱单的机会。


平日不能出闺阁的古代少女,可以在这一天走出家门。单身的姑娘们和单身男子们互相认识,脱单的姑娘也可以趁机和心上人约会。所以元宵节也是古代的一个约会日,另一个古代情人节。



元宵

脱单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以上《生查子》仅选取半首



另一条冷知识关于元宵本身。


元宵节特有的食物,北方人叫“元宵”,南方人叫“汤圆”,虽然同是糯米面裹馅的球形甜点,长得极像,但制作方法却完全不同。


元宵制作起来更繁琐,馅料先和好成团,擀成厚片晾干。然后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表面沾水,放进盛满糯米粉的笸(pǒ)箩内,不停翻滚,边滚边洒水,直到糯米粉裹着馅料滚成球状。



因为这种制作方法,元宵外形不是很圆润,表面粉质较明显。



汤圆则是先将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用一块块小面团捏变成面皮,包住各种调好的馅料,用手搓成球形。



汤圆的外形更圆润光滑,煮出的汤更为清亮。



关于汤圆的口味,又是一场咸党和甜党的斗争。


除了芝麻、豆沙这些经典甜馅,近些年又多出了各种酸甜的水果味馅汤圆,还有多彩的外皮。


但!是!一些南方地区,比如江浙、福建,有些地方的传统汤圆是咸的,当然不是咸豆沙或咸水果,而是鲜猪肉。



小观有幸品尝过猪肉汤圆,别说,馅香,皮糯,但谈不上喜欢。



直到在某宝上寻找芋泥汤圆的时候,小观看到了荠菜馅的汤圆……



还在吃着传统口味的小伙伴们,请随意感受一下脑洞大开的新品种猫爪汤圆,五仁汤圆,雨花石汤圆,麻将汤圆,拔丝汤圆,榴莲汤圆,酥皮汤圆,酸奶汤圆,只怕你没吃过,就怕你想不到。


现在看得眼花缭乱,今晚总要吃一种。现在给小伙伴们安利一款猫爪汤圆,光看图片就萌化了少女心,所以还等什么,赶紧跟着视频行动起来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563giuhlo&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冷知识——古时候的元宵节,放假。

汉朝1天

唐朝3天

宋朝5天

明清10天


嗯,都是法定节假日,带薪的


元宵彩蛋


既然元宵节也叫上元节,那有读者要问了,有木有下元节?中元节?


有!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中元时地官赦罪,即是鬼节,普渡孤魂野鬼,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逢水官解厄,主祭祀祈福,后也有祭祖的内容。


最后一句,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字说字话”栏目由本公号与“中国日报”公众号合作推出


作者:潘宜萱

编辑:张周项、杨鑫、吴悦(实习)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