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嫌《狂暴巨兽》译名烂?《肖申克的救赎》在台湾的译名更奇葩 | 字说字话

2018-04-22 世界观 中国日报

上周,好莱坞大片《狂暴巨兽》上映了,不少网友吐槽片名翻译过于简单粗暴,掩盖了特效的酷炫。


电影的英文原名Rampage,意思是狂暴、发怒、横冲直撞。再结合影片中基因突变的大猩猩,其实《狂暴巨兽》这个译名也算是准确了。


再来看看港台的翻译,台湾《毁灭大作战》,香港《末日困兽战》……想想看,如果是这样的译名,不知道上面吐槽的网友还会不会去看这部片子哇?


电影是艺术也是商品,片名是它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外国片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译名,在传达电影艺术价值的同时,还要让观众乐于接受。


港台的电影片名翻译早就被内地网友吐槽过无数次了,先来回忆几个经典的。


《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没有后边那句英文是不是都不认识这电影了。没错,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的台湾译名。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畅销小说家斯蒂芬·金的作品,Shawshank是片中监狱的名字,这座虚拟的监狱在斯蒂芬·金的其他小说中也曾多次出现,如《尸骨袋》、《穹顶之下》等。而Redemption的意思是救赎。那么…这部引起无数观众人生哲思的电影,到底跟“刺激”有什么关系?



有豆瓣网友答疑解惑:



大概是为了卖座同时吸引老观众,所以使用相同的词语作为片名,再加上年份,原本不是系列的电影,强行被凑成了系列。


《皇上无话儿》

(The King’s Speech)


不是小观故意开车…人家香港电影译名就叫这个,不由得担心乔治六世被气活过来告译者诽谤啊。明明是历史传记片,生生被安了一个无厘头喜剧的译名。只能说,从吸引眼球的角度来看,香港译名赢了。


默默心疼一把科林·费斯。


港版“不离”系列


《作死不离3兄弟》


《打死不离3父女》


《打死不离歌星梦》


这三部是近几年大火的“宝莱坞”电影,还是同一个人的代表作。港版海报长这样:




看完海报是不是懂了?没错,这三部就是阿米尔汗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


《摔跤吧爸爸》(Dangal)


《神秘巨星》(Secret Superstar)


又是一个被强行凑成系列的故事……


《可可夜总会》

(Coco)


原谅小观只找到一张这么丑的海报…


热爱音乐的小男孩为爱奔走亡灵世界,温情又冒险的故事,换成这个名字,莫名多了一丝轻浮、搞笑的意味。


当然,内地《寻梦环游记》的译名也被吐槽了个遍,尤其让人莫名联想到“逐梦逐梦逐梦演艺圈圈圈圈……”


但Coco这个名字确实很难翻译。她是电影中的关键角色,但如果片名也直译为“可可”,观众在看电影之前并不了解,很难有买票观看的欲望。如果按照上面的豆友译名,又会陷入内地“总动员”系列的窠臼。


Toy Story  玩具总动员

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

The Incredibles    超人总动员

A Bug's Life    昆虫总动员

Cars    汽车总动员

Ratatouille    美食总动员

WALL.E    机器人总动员


总动员让人头疼。


可见,一个电影译名,虽然短,但也不是那么好翻译的。“入乡随俗”,让观众接受,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再看过上面这些翻译,总体感觉港台的翻译似乎有那么一点俗、low,并不符合我们心目中翻译“信、达、雅”的标准。


有学者对100部好莱坞电影的译名做了统计,对比三种译名的特色高频词。


可以看到,台湾喜欢用神、鬼、魔等词,香港偏好使用与“爱情”“暴力”相关的词汇,打“擦边球”,以情、血、色等吸引人眼球,内地译名则更多使用较为正式的书面语,偏好四字词语,同时避免使用暴力、情色、神鬼等字眼。


那么,如果把三种翻译拿来比一比,内地的翻译是不是稳赢了?还真不一定。


观众认可才是真的好


根据电影译名满意度调查,三地观众都是对各自的本土译名感到最为满意。



小观认为,这首先与三地的语言、文化差异有关。对译名的理解不同导致满意度不同。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也是广大内地观众日常使用最多的语言,而香港最常用的粤语和台湾的国语,都与普通话的发音和词汇有些差别。


尤其是粤语,发音与普通话差别很大。不止大片翻译不同,连出产大片的地方都不一样,内地叫好莱坞,在香港被翻译成“荷里活”。


语言的差异导致一些本来使用了谐音的译名,在只会说普通话的人看来,完全get不到。


比如,《爱乐之城》(La La Land),港版翻译为《星声梦里人》。这个译名用粤语读出来,前两个字都是sing,使用谐音,很好地扣住了电影的主题。


再如,《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港版翻译为《忘形水》,也是利用了谐音梗,与大众熟知的“忘情水”联系起来,更容易给观众留下印象,进而留住票房。


此外,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对译名的不理解。比如上文说的Coco,在台湾,人们喜欢把墓地叫作“夜总会”。这样理解,《可可夜总会》的名字也算是切题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日常使用普通话的观众)觉得很棒的译名,在港台观众看来,也有可能会不明所以。但除了理解带来的偏差,电影译名背后的选择也值得思考。

“信达雅” VS 票房


还是从观众满意度出发:



观察数据,除了大家都觉得自家翻译好之外,在台湾和大陆观众看来,香港译名满意度都不如大陆译名。


这可能是因为,香港娱乐产业发达,译名中更多反映出了电影的商业属性:为了讨好本土观众,牺牲了译名的艺术性。


众所周知,香港电影存在分级制度,主要依据观众年龄限制划分为I、II、III级,其中进入电影院观看III级最为严格,验票员有权检查入场者的身份证件。这也导致电影译名的选择参考了受众群的反映。


很多译名“似是而非”,正是摸准了受众的某种心理。比如《皇上无话儿》、《不得鸟小姐》(Lady Bird)等,显然是追求票房收入的选择。



追求噱头、夸张、另类、口语化,香港译名更多地服务了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并迎合了观众心理。这在提升了观众满意度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让人匪夷所思的译名。


相比之下,我们熟悉的内地译名由于更加注重电影的文化宣教属性,因而用词谨慎、忠实原文,以直白准确为要,至少让人不反感。


片名翻译不同于普通的文学、艺术翻译,需要综合考虑文化、娱乐、宣传、商业等等因素,但真正好的译名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让观众念念不忘。


比如老片《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


《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



还有哪些电影片名想吐槽或分享?快在评论里告诉我们吧!


参考:

黄琳,《无厘头还是有内涵——批判与赏析香港电影译名》

江晓宇,《读者中心观照下的台湾、香港、大陆英文电影译名实证研究》

上流upflow,《奥斯卡颁奖了,我注意到的却是获奖电影的港台译名》


“字说字话”栏目

由本公号与“世界观”公众号合作推出

每周一期,欢迎大家一起来欢乐!


作者:王晗

编辑:张周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信ID:world_insight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世界观”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