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号称死亡率 60% 的“超级真菌”来了?别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周末涨知识

中国日报 2019-04-26

近日,“超级真菌”吓坏了很多小伙伴。这种真菌到底有多强悍,先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吧!


据《纽约时报》4月6日报道,去年纽约一家医院在给一名男子在进行手术时发现他感染了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该男子最终在住院90天后死亡。


纽约市西奈山医院去年5月为一名老年男性患者做腹部手术时,发现他感染了一种“神秘而致命”的真菌,医院迅速将其隔离在重症监护室。


Last May, an elderly man was admitted to the Brooklyn branch of Mount Sinai Hospital for abdominal surgery. A blood test revealed that he was infected with a newly discovered germ as deadly as it was mysterious. Doctors swiftly isolated him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当时,病房很多地方都遭到了真菌入侵,院方为此对墙壁、病床、门、水槽、电话都进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


Tests showed it was everywhere in his room, so invasive that the hospital needed special cleaning equipment and had to rip out some of the ceiling and floor tiles to eradicate it.


△显微镜下的耳念珠菌 图源:CNN


但这种致命的真菌却顽强地存活下来。


近日,这种多重耐药性“超级真菌”——耳念珠菌在美国多地暴发。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已将列入“紧急威胁”名单。据其官网最新通报,全美感染病例已上升到 587 宗,近 50% 的感染者在 90 天内身亡。

目前,30多个国家发现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中国大陆已出现18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台湾近日也报告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


△培养皿中的耳念真菌菌株 图源:CDC

“超级真菌”对健康人群不构成威胁

天,中国会不会发生“超级真菌”感染大规模暴发?

不要慌,不要慌,不要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普通大众并非易感人群!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在接受央视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所受到的耳念珠菌威胁不严重,也有药可用。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其对普通公众的健康威胁较低。

这种病菌主要发生在医院内部,如ICU等场所,因此死亡率较高。免疫力正常人群日常不会感染。

耳念珠菌是一种院内感染菌



何为院内感染菌?

简单的说,就是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一般发生在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身上(尤其是住院病人),正常人不易感染。


这种超级真菌感染主要是发生在长期使用静脉 / 动脉留置导管、外科手术后或是免疫缺陷的患者身上,普通人群大可不必过于恐慌


美国 CDC 也曾警告过医疗机构,耳念珠菌通常是通过伤口、呼吸机与导管感染病人,特别是住院与长期护理机构内的病患特别易患。

也就是说,不是长期使用导管、没有严重免疫缺陷的住院患者基本没有感染风险。



号称死亡率 60% 的“超级真菌”到底是什么样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官网是这样介绍“超级真菌”耳念珠菌的:

耳念珠菌是一种对全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新型真菌,其三个特点让 CDC 深表担忧。


  • 耳念珠菌一般具有多重耐药性,这意味着它可以抵抗常用于治疗该类菌——念珠菌感染的多种抗真菌药物。


  • 诊断和鉴定困难。难以通过标准的实验室方法对该菌进行识别鉴定,在没有特定技术的情况下,可能会错误地鉴定为其他菌。鉴别错误可能导致治疗处理不当。


  • 该菌已引起医疗机构的院感暴发。因此,关键是要快速诊断住院患者的耳念珠菌感染情况,以便医疗机构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来阻止其蔓延。


△图片来源:CDC官网截图


据悉,2009年耳念珠菌在一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首次发现,它可以从皮肤(很常见),泌尿生殖道(普通),和呼吸道(偶尔)等分离出,导致侵袭性感染,如念珠菌菌血症、心包炎、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


耳念珠菌在2009年首次被发现,当时日本一名医生从一位70岁妇女的耳中发现了一种未知的真菌。这种真菌可以感染人类,严重时,还会导致高危患者的血液感染。

It began in 2009, when doctors in Tokyo swabbed the ear of a 70-year-old woman and found an unknown strain of fungus that can infect humans and, in severe cases, cause a blood infection in high-risk patients.


在显微镜下,耳念珠菌与其他念珠菌并无明显差异,但通常具有多重耐药性,部分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三大类抗真菌药物都具有很高的耐药性。


《纽约时报》称,一直以来抗药性病菌感染是人类最难对付的健康威胁之一,耳念珠菌的暴发让解决这一问题更加困难:


耳念珠菌十分麻烦,部分原因是它对主要的抗真菌药物有耐药性,这使它为世界上最难对付的健康威胁之一——抗药性病菌感染的增多——增添了新难度。


C. auris is so tenacious, in part, because it is impervious to major antifungal medications, making it a new example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ntractable health threats: the rise of drug-resistant infections.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超级真菌”盯上?


耳念珠菌易攻击免疫力较低的人,如慢性病、肺结核、癌症患者,或新生儿、老人......


耳念珠菌易在医院传播尤其是重症病房(ICU),健康人群不会感染!耳念珠菌没有孢子,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三角显微镜下的耳念珠菌


感染后的症状


其症状包括发烧、疼痛、乏力等:

耳念珠菌感染后出现的症状看似普通,包括发热、疼痛和乏力。但一旦人们,尤其是非健康的人群感染了,这些普通的症状是致命的。

The symptoms — fever, aches and fatigue — are seemingly ordinary, but when a person gets infected, particularly someone already unhealthy, such common place symptoms can be fatal.

普遍认为,这是新近进化出来的、快速适应人体宿主环境能力的新物种,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达60%。


全世界范围的感染情况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通报,到2019年3月29日,全球已经有617例耳念珠菌感染案例。


截至2019年2月28日,全球报道耳念珠菌感染的分布图 图源:CDC


据《纽约时报》报道:

在过去5年里,它致使委内瑞拉的一个新生儿病房、西班牙的一家医院感染,迫使英国一家颇有声望的医疗中心关闭了其重症监护室,并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南非扎根。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it has hit a neonatal unit in Venezuela, swept through a hospital in Spain, forced a prestigious British medical center to shut down its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taken root in India, Pakistan and South Africa.


医院如何预防耳念珠菌?


2017 年 8 月英国公共卫生部门(PHE)对目前的耳念珠菌指南进行了更新,具体感控措施如下:

 

患者关键感控措施


1. 单间隔离定植或感染者,要求单间有独立的卫浴设施。


2. 对于从感染的医院或国外医院转来的患者,均采取隔离措施,直至获得筛查结果。


3.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措施,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4. 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围裙,如果有接触患者皮肤或患者血液、体液风险,应穿隔离衣。


5. 个人防护用品应在洗手后、进入房间或患者区域前穿戴好,并在患者房间内脱下并丢弃,离开前应彻底洗手并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


6. 患者和探视者需要掌握感染预防措施(可以使用宣传册),包括手卫生和如何使用围裙。


7. 应考虑使用一次性物品,如血压计袖带、枕头等,特别是在暴发期间。

 

终末消毒


1. 一旦患者离开环境,就应进行终末消毒,先清洁后消毒所有患者及医务人员手可能接触到的地方。


2. 如果使用任何非接触式消毒(如气态过氧化氢或紫外线),应在其之前进行充分的清洁。


3. 如果病人需要医技检查或手术,应排在当天最后一位,环境清洁同前所述。


设备的清洁消毒


1. 所有设备应按照生产商的说明书来清洁。


2. 应特别注意复用器械的清洁消毒,如脉搏血氧仪、温度计探头等。



废物和织物的处理


1. 应注意合理包装,避免废物和织物污染环境。


2. 在儿科和新生儿科应注意正确处置用过的尿布。


3. 任何时候不应在洗手池中丢弃或清洗污染的物品。




编辑:王瑜 

中国日报(ID:chinadailywx)综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官网、纽约时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丁香医生等报道


精彩推荐

视觉中国开盘跌停!国家版权局回应:各图片公司不得滥用权利


现场视频:“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被捕


核心解读          外媒说   

双语新闻           看热点    

   40年40人          图图是道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