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时光穿越来的学霸笔记,看呆了!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日报"↑免费订阅
日前,天津大学在两个校区同时开启了一场历时一周的展览,主角是一些泛黄甚至卷了边的稿纸,上面隽秀整齐的笔记、工整的公式或图样、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来,让天大历史上的“学霸”们告诉你好笔记长什么样!
天津大学的这场展览,是该校120多年历史上一些“学霸”们的课堂笔记、讲义,也包括最近几年来“好作品、好笔记”评选活动的优秀学生作品,总共100多件。
展览的名字叫“天大精神的另一种写法”。据了解,这也是天大首次将老笔记首次集中面向社会公众展出。
为什么要展出这些?展览前言是这么说的:当今的我们,正在经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电子版”是其关键词之一。电脑、手机、打印机,学子们的学习有了更多的工具可选择。当我们再听到“笔记”、“画图”、“批改”等字眼的时候,并非觉得陌生,而是亲切可感,内心涌起一种情怀。
天大老校长张国藩先生在北洋大学就读时期的博士论文英文摘要(1935年),以及他执教期间手书的《理论航空力学》著作。
翻开北洋大学时期的笔记、作业,轻轻抚摸泛黄纸页上工整的公式、图样,我们惊讶于“实事求是”的精神被体现得如此生动,它们穿越时空,仍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捧起一代代师者的手稿,那些用毛笔、钢笔书写成的讲义,一撇一捺中包含着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至今依旧温热。
每一页字迹的背后,都有满满的故事。那些看起来粗糙的纸张上,是一幅幅线条一丝不苟的建筑图纸,是誊写在废纸背面工工整整的数理公式……
张敬如老师1947年用英文书写的高数教学笔记。
其中,一位名叫张敬如的老师,不但被学生誉为“高数教得最好的老师之一”,还写得一手潇洒漂亮的英文,纸中可窥见其才华。
以上两图为: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赵今声先生于1940年左右开始使用的《平面测量实习讲义》,用毛笔字工整撰写。
而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赵今声先生在当年的讲义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凡欲改正记录,须先证明其确实错误,勿因理想揣度而作增删。从事测量者宜绝对忠实,抱科学精神,勿作欺骗行为。”
以上两图为:精仪系1981级校友刘凤春1982年的笔记本。他用印过字的纸张的反面当笔记本的纸,用别人打断了的羽毛球拍的线绳自己装订成本子。
一位叫刘凤春的学生,在精心收集的纸张、线绳而自制的笔记本上,一笔一画写下的,是一个少年对求学机会的珍惜之情。刘凤春是精仪系1981级生物医疗仪器专业校友。入校时享受学校甲等助学金的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刻苦学习。
2013年,他将当年求学时的笔记本捐给母校。他说:“这个笔记本我珍藏了20年, 这里面的笔记都是在当时精心收集打印纸的反面书写,装订也是用别人打断了的羽毛球拍的线绳。我把当年艰苦求学的物品捐给母校,就是想表达对在校学子的激励之意。当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很认真,母校严谨治学的校风深深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
这些展出的老笔记中,有一份是天津大学50年代化工系毕业生许嘉敏的。去年,已退休的许老师将自己读书时的笔记捐赠给母校。这份手稿历经几十年的岁月洗礼,仍保存完好。许老师说,当时所用教材是天津大学先辈们的智慧结晶,自己的笔记也是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严格要求下完成的。
今年已84岁的贺焕然于1951年至1956年就读于天津大学机制系。在贺焕然捐赠的手稿中,一份厚厚的毕业设计格外引人瞩目,也是贺老最珍贵的青春纪念册 。这份包含当时全部图纸和设计内容的毕业设计手稿,是在天津大学老校长史绍熙的指导下完成的。
贺老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毕业答辩时史校长对自己的提问:“ 你认为现在内燃机发展的主力应集中在哪些类型的车?”贺老说:“当时我的回答是轿车,可是史校长指正了我,他说‘祖国正处在建设时期,我们更应该发展运输车。’正是因为史校长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们常常谨记国家对自己的培养,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砥砺自身努力学习回馈于社会。我想,这就是我们天大人的家国情怀。”
自2012年开始,天津大学在全体本科生中开展好作业、好笔记评选活动,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的校风,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 什么样的笔记能入选?校方介绍,字迹美观并不是能评上奖的充分条件,对于好的作业,老师们的评语是:“笔记工整、逻辑性强,有重点标记,有问题思考印迹和课后复习注释。作品独创性强、图面表达新颖、表现技法纯熟、制图规范、研究内容有一定深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