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篇Nature子刊之旅
谨以此文助力同道。因涉及作者隐私,部分指代均做匿名处理,如有不便,请诸君海涵。
抢发这个词,应该是一个令所有博士都蓝瘦香菇、男默女泪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想群内很多顶流985的博士/博后应该会很有感触,有可能辛苦三载本意冲CNS主刊高峰的小伙伴都会折戟沉沙,被无情的编辑回复一句“创新度不够,建议你前往XXX发表”后残忍拒稿。心情的确是极其委屈和愤懑。
而我在第一次听说到这个词,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第一篇《Nat. Med.》被抢发的时间节点在2015年08月中旬,尚处于美某实验室的暑休期间,发送稿件给编辑的时候是美国时间08-17 08:44,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原因在于发稿后打算去吃隔日自己亲手做的正在微波炉里加热的三层牛肉汉堡被隔壁印度抠脚阿三哥给霍霍了(对,我的心眼就是这么小,动我三层汉堡者不共戴天!)心疼坏了!气愤之余向导师告状,导师无奈默许组内成员前往他家晚上庆祝,所有费用报销,哈哈,盛情之下岂能辜负?呵呵,开着导师没有空调的破越野车前去最近沃尔玛超市买晚上庆祝要用的牛排与辅料,一路哼着歌、带着耳机六亲不认的买完了所有食材,又伴随着中午的燥热回到了教授的二层小楼。
问候完Ann小盆友不到一分钟就急匆匆的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编辑有回稿,赶紧打开笔记本电脑,在经过30秒后的漫长等待中打开了E-mail,果然,乐极生悲!稿件里的内容现在不记得了,反正大致的意思就是,他前几天收到了来自瑞典的一份方向与内容大致类似的文章,创新度不够,建议投下辖子刊《Nat. Med.》。
蛮失落的,一瞬间觉得既往300多日夜仿佛一瞬间变得不值得,Ann看到了我的失落与沮丧,递来了一杯柠檬水,安慰了几句,说是这个刊物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然后就走了,虽然失望,但是我还是按耐住了悲伤,在6个小时内按规定流程提前走完撤稿-再投-确认。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3点,接待我的编辑是一位极其负责、热情友好的美国籍华裔女士,原姓陈,第一时间就对我发来的稿件表示认可,这让我的不愉快很快就烟消云散,一阵寒暄过后问了关于这篇文章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随后要求在附件中提交了一些可供原创性证明之后,就结束了邀谈。在谈话结束后不到30min后Marry就到了,我们一起把整个课题组的饭都做了,席间告诉了我导这件事,我导却兴奋异常,一直手舞足蹈,一遍遍的重复确认,仿佛已经被录取。当然我和我的同事当时都对文章前景表示悲观的担忧。
关于投稿与陈编辑交流的细节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在这里补充吧(懒得分段了),就按照时间轴进行展开吧。
先说投稿流程吧,这里针对的是Nature主刊,因为我是先投的Nature因为创新度不足被编辑建议转投了《Nat.Med.》,这里不同于普刊SCI或者ESCI的期刊,Nature主刊会有专门的审核编辑助理对你所呈递的Papar内容进行初审,审核侧重点在于内容的新颖性与可读性,例如图表存在严重漏洞或者条带严重达不到分辨率等非一票否决内容通常都不会成为拒稿理由。一般而言,仅仅只是你的创新度不足以达不到要求或者一些Story存在结构偏失,只要不是太大的问题,内部编辑都会给你一个转投建议,这个建议一般都是相当中肯和有用,当然这个建议并没有走官网反馈,而是在E-mail中提前给你沟通的(这里推荐Outlook邮箱,真的很安利,如不想申请多余邮箱,小伙伴一定要留一个编辑易于跟你联系的方式),这一点也是我认为很贴心的存在。如果没有,你可以索要,当然你的本子要过硬,否则真的不会有人理你。
有时候为了提高残次品文章的送审率,你要将所有的预提交咨询整合成一个给编辑的封面段,也算是达到你的诚意,在此之前多一封感谢信,毕竟编辑也是人嘛,适当的PMP(Pai MaPi,拍马屁)大法是可以事半功倍的,你懂得。
关于你提交的稿件格式,一定要在投稿前修改好所有细节,包括间距、字号、方法标准化写作、合理讨论范式、引文序号,标准引文编码等等等等,这里都是基本投稿规定流程,不做细节展开,所谓国际性的子刊也只是个唬人的纸老虎罢了,只是比一般期刊付出更多努力罢了,当然人家傲娇也有傲娇的理由。值得一提的是,Nature系的所有期刊,都要求比较详细的Acknowledgements和AuthorContributions,这一点需认真写作,否则编辑真的会钻牛角尖的(你的通讯真的是二作吗?三作是负责哪个方面的?诸如此类的问题)。SupplementaryInformation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作为返修项了,遇到牛角尖的编辑,一样会破砂锅问到底的。
印象中另一个跟编辑争论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是所有图表的配色。有人可能就要问了,编辑让改就改呗,其实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觉得Nature的配色真的low到爆炸吗?跟编辑犟到底的结果就是被评价为ill-judged,到最后还是乖乖的修改配色,其实真的用不了几分钟就可以改完,前提是你是使用配色软件是R包或Orig系列。头铁的小伙伴可以跟编辑讨论下哪种颜色更好看哈,期待改变。
投稿成功率主要还是看编辑的喜好,但具体有多喜欢也只能看这篇稿件的反馈,毕竟人家编辑才是手握文章命运的最终决策人。拜一拜编辑吧
言归正传,时间走到08-20的上午,一早就来到了实验室,所有人都对不明所以的我表示祝贺,一路懵逼,随后老板邀我到办公室,后来我才得知文章已经同意过审,这也就意味着我几乎没有经过大幅修改就发表了,这几乎不可思议,这也的确值得庆贺,下午的时候我向陈女士发送了一封感谢信,陈女士在回信提及了她对文章的欣赏,包括自己也是这个方向的审稿人,于是就很顺利的接受了,作为Review,基本也就是一些细节问题,导师很高兴,一群人当晚就去了酒吧放松去了,当然,你没有看错,导师掏的钱!哈哈哈。就在众人第二天都迟到的时候我早早的来到实验室,开始了反思,觉得为什么会被抢发,问题出在哪?一度觉得自己闭门造车,不应该呀。中午的时候我跟导师聊了聊,导师打开电脑,一串密密麻麻的E-mail撞击视觉神经,在一顿猛如虎的搜索中,找到了蛛丝马迹,果然,导师的保密性太差了,当初投稿了一份关于本文的构想大纲在会议上,后来会议作废,这个构想大纲成为了某个国家队的“原创性”idea,毕竟无关紧要,最终的结果也足以令人羡慕,所以也就这过了吧。
转眼到了2016年的十月份,霍普金斯这边还是一如往年,唯一不同的是导师得到了一笔总价值59万,约合人民币300万的NIH资助,导师疯的像个小孩子。经费到账和支取的事情也蛮算顺利,新的一批师妹师弟也抵达战场,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师妹中的普遍水平都比较。。。怎么说呢,一言难尽,当然上帝给你关上门就会开一扇窗,颜值那是顶级妥妥的,每周Re-Sleep Time都有很多小伙子拿着花、端着水在实验楼下的L广场等待着他们的意中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防火防盗防师妹,这句话一点没错。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个叫塔娜米的24岁金发碧眼的德法混血小师妹也参与了第二篇的文章写作,负责图形结果的最终格式修订,由于课题是一个2年课题,不过由于和之前的项目高度重合,一些细胞系和实验技术都是现成的,所以来讲大概11个工作月就完成了NIH的规定任务,定稿时间是在项目计划开展的第19个月中旬。在修稿-投稿的发表期间,由于师妹要参加奖学金的拼比,塔娜米就在某一次会议中未经许可就在PPT中引入了部分实验结果,甚至都没有马赛克,也是够实诚的。后来呢,顺利成章拿到了奖学金,然而这就算是埋雷了。在第17个工作月时,我们的课题又一次被抢发,然而科研就是这样,先发表者横扫六合,后发表者一无所谓。导师看到这篇被抢发的文章,瞬间五雷轰顶,当下立即指示,赶紧投!
像上次一样,无处发泄的怒火,望着眼泪汪汪的小师妹,哎,我也是很无奈啊。还能怎么办,导师自己亲手招的师妹,含着泪也要把她送毕业呀!哎。所幸,最终也是如第一篇一样,被得到赞扬后发到了子刊,而非主刊上。这也算是遗憾吧。
第3篇业已被录,发了子刊,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被抢发,因为19年12月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生活-工作的重心肯定是要往前世小情人身上倾斜滴,由于当时选题idea是在一次公开的会议中总结的,其实这时候拼的真的就是速度。然而,女儿不比paper更值得被关注吗?哈哈哈
总结下发表文章被抢发的原因,其实无外乎三点,导师埋雷,师妹铁坑,还有拖延懒癌,三步限制,所以也请大家多注意,科研本无捷径,每一篇文章都凝结着诸位的心血,注定,被抢发是一件很有失败感的事情,很有可能逼人退坑,仅以三个小故事得出教训,请勿再趟雷!
已到饭点儿,诸君继续!不定时更新!
往期热点
2.你可能不相信,CRISPR基因编辑科普第一人,其实是王力宏
3.中国疾控中心周刊:上海发现首例来自英国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小编微信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