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刚了!交大教授实名举报科技部!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机动学院教师程先华,依据近年来中办国办颁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简称“三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2021年9月25日向科技部王志刚部长及监督司部门投诉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1年度指南方向“2.1 耐高温抗腐蚀传动系统轴承”预申报项目评审没有按照中办国办颁发文件办理,10月25日投诉对象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给与回复,且答非所诉。显然,科技部信访监督形同虚设。
疑问一:依据中办、国办2018年颁发(三评)中的二、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中的(三)完善评审专家选取使用:初评环节实施小同行评议。七名专家是属于小同行吗?
疑问二:七名专家如果不是小同行的话,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随机抽取专家,怎么七名专家都不是小同行,是专家库出问题?还是评审专家遴选规范出问题?怎么破解?
疑问三:针对投诉,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为什么不去征求中国轴承、材料、腐蚀、摩擦等学会(协会)组织判断七名专家是不是小同行?是不是熟悉指南方向内容?仅仅去征求是七名专家的意见,这能得到客观处理结论吗?

针对科技部不作为行为,我于11月10日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科技部,该法院进行受理登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法院接到起诉状,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11月10日至今12月8日已经28天,四周了,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既没有立案,也没有作出裁定不予受理。这期间,我多次打电话催问立案进程,得到回答是案件复杂---。《诉讼法》没有规定法院可以延期作出决定的,这件诉状立案不是难产,又是什么?




行政起诉状
 
原告:程先华,性别:男,年龄:60周岁,身份证号码:310109196108131671,民族:汉族,职业:教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住所:上海市,联系方式:手机13311879398

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1100000000013063F,法人代表:王志刚,性别:男,职务:部长,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在部长办公室工作 (邮编:100862)
 
诉讼请求
1.依法判决被告履行监督之责,查处预申报项目评审工作违法行为。  
2.依法判决被告对重点专项2021年度指南方向“2.1 耐高温抗腐蚀传动系统轴承” 预申报项目启动重新评审。
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教师程先华,领衔团队于2021年5月至7月申报“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之“2.1 耐高温抗腐蚀传动系统轴承”,项目名称“耐高温抗腐蚀传动系统动静压气体轴承”。根据科技部网站公开文件,7位专家参与了此项目的预评审,我经探究后发现上述7位专家不熟悉该项目领域工作,于8月17日通过学校途径向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申诉【见证据一】。9月16日收到经学校转给我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对申诉的处理结论【见证据二】。


我基于中办发〔2019〕35号文件,9月16日对此事件公开曝光【见证据三】,数十万人阅读曝光内容,无疑受到科技界关注。具体内容请百度搜索: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实名曝光。


我于9月25日通过科技部部长信箱给王志刚部长及科技部监督司留言:我的诉求:不仅仅要求王部长及科技部监督司及时查清事实真相,及时纠正错误;而且也是对专家们起到警示作用,要按照中办文件,坚守诚信底线,以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项目评审环境。10月25日从科技部部长信箱得到答复:是其下属单位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答复【见证据四】,没有对我公开曝光的三个疑问进行答复王部长及科技部监督司没有履行监督之责。这表明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既是“被告”,又是“法官”。这不是怪异,又是什么?科技部部长信箱形同虚设


我与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争议的焦点是:这七位专家涉及项目研究内容是否小同行?是否熟悉项目指南方向的技术?


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是按照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业内人士公认的小同行应该属于三级学科以内,因为有的项目涉及到的技术比三级学科还小,故常常用研究领域及方向,主要以科研经历及业绩来标识是否是小同行?是否熟悉项目指南方向的技术。然而,被告及其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并没有这样做,也不去征求有国家资质的学会或协会去论证我的质疑。


一、从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标识与七位专家科研业绩关联性
从项目名称 “耐高温抗腐蚀传动系统轴承”看出:研发对象是轴承,运营环境是耐高温抗腐蚀。其指南【见证据五】如下:

▪   研究内容:研究轴承高温、腐蚀环境适配性设计方法;突破轴承自润滑与供油润滑、轴承高功率密度适应性、轴承高精度及长寿命、轴承性能及寿命试验验证等关键技术;研发耐高温、抗腐蚀环境传动系统轴承,建设轴承性能的拟实工况基础试验平台。

▪   考核指标:研制耐高温抗腐蚀环境轴承,实现高速(≥22000r/min)、重载(≥10kN)状态下,轴承接触应力≤2500MPa,轴承正常运行工作温度达到300℃,轴承dmN值≥2.5×106mm·r/min;在pH值3.5±0.5的酸性、盐雾环境下,轴承耐腐蚀等级达到7级以上;轴承的首翻期寿命不低于1800h,总寿命不低于3600h;技术就绪度达到7级以上,在重型无人机等领域得到应用验证。制定相关团体、行业或国家技术标准≥2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

从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看出,涉及到高精度长寿命轴承高温、腐蚀环境适配性设计方法;基于运营环境选择轴承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尤其是表面技术);摩擦及其润滑技术;材料高温耐腐蚀技术;轴承性能及精度且疲劳寿命试验验证等技术;极端环境及运营参数下拟实工况基础试验平台设计制备及测试技术。

从七位专家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及发表论文标识其科研经历及业绩与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的关联性



专家1鞍钢集团有限公司金百刚从事一级学科为冶金技术工程及其二级学科钢铁冶金工作,产品为汽车钢、镀锡原板、家电板等,与轴承材料及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没有任何关联性;专家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文研究方向为微纳电子装备制造与智能检测,从科研经历及业绩看出,微纳电子装备检测与轴承极端环境测试技术及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没有任何关联性;专家3杭州颢熙科技有限公司强永席科研经历及业绩看出,从事钢丝绳及油田设备润滑脂研究,与轴承耐腐蚀极端环境运营以及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没有任何关联性;专家4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陆宁云研究方向为复杂工程系统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从科研经历及业绩看出,高速列车牵引系统故障诊断及扎制过程故障诊断与轴承极端环境测试技术以及其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没有任何关联性;专家5安徽大学刘永斌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及机电设备状态检测诊断及故障诊断,与轴承极端环境测试技术以及其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没有任何关联性;专家6大连理工大学周文龙属于材料学专家,从科研经历及业绩看出,在钛合金及其表面处理来提高材料性能工作与轴承极端环境测试技术以及其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没有任何关联性;专家7宁波工程学院杨为佑从其科研经历即承担课题看出,在半导体纳米材料合成、性能及其器件应用与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没有任何关联性


综合七位专家的科研经历及业绩能否覆盖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显然无法覆盖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高精度长寿命轴承高温、腐蚀环境适配性设计方法;基于运营环境选择轴承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尤其是表面技术);材料高温耐腐蚀技术;轴承性能及精度且疲劳寿命试验验证等技术;极端环境及运营参数下拟实工况基础试验平台设计制备及测试技术。


被告及其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对我申诉质疑采用征求七位专家意见判定其胜任项目评审,而不采用与项目关联性强的行业学会或协会来标识七位专家能否胜任项目评审,这不是渎职,又是什么?


二、七位专家不熟悉我团队申报项目的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

我团队申报项目名称“耐高温抗腐蚀传动系统动静压气体轴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如下:


基于滚动轴承金属摩擦副不能满足耐300°C且3600h、pH3.5环境腐蚀,并陶瓷摩擦副存在脆性和难以加工且自润滑性差等问题,本项目采用动静压气体轴承代替滚动轴承作为传动系统支承轴承,适配采用氟基新材料,以解决耐高温抗腐蚀轴承的设计与制备问题。


关键科学问题
  • 氟基聚合物聚合过程稳定性及共混改性界面相容性调控
  • 多尺度无机增强相对复合材料高温稳定性的调控机制
  • 轴承非摩擦层表面高温耐蚀性多弧离子镀层与基体的力学相容性调控
  • 高温重载工况下动静压气体轴承多场耦合润滑机理及环境适配性设计方法

关键技术
  • 稀土改性多尺度无机增强体的可控制备技术
  • 多层梯度TiAlCrN涂层与轴承非摩擦层表面结合力的调控策略
  • 动静效应调节与高温重载动静压轴承的性能匹配及振动抑制技术
  • 极端工况下动静压气体轴承结构及其高精密制造技术
  • 动静压气体轴承拟实工况的轴承性能及寿命试验验证技术


从七位专家的科研经历及业绩显然不熟悉我团队申报项目关键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怎么能公平公正评审我团队项目?请被告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


科技部作为国家行政单位,应履行法定职责:不折不扣执行中办、国办2018年颁发文件(简称为三评)中的二、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中的(三)完善评审专家选取使用:初评环节实施小同行评议中办发〔2019〕35号文件中的(十一)坚守诚信底线:不参加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咨询评审活动;应以表率行为实现中央文件中的主要目标: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被告渎职。

综上所述,我不得不诉讼至您法院,寻求法律支持诉讼请求                                    
此致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附:(1)本诉状副本 1份
   (2)证据一至五 2份
起诉人:程先华
2021年11月10日






此次事件并非上海交大第一次有教授对科技部的申诉系统表示不满。早在2016年4月,5年前,上海交的赵立平教授就曾与科技部杠上。


当年赵立平教授申请食品重大专项时,因形式审查不合格被淘汰出局,理由是:根据申请指南,他的研究内容没有全覆盖!(申请的健康食品研究项目的申报书没有提到要研究食品的色香味形,虽然他的标书中有课题与感官评价技术相关)


而当他电话咨询时,有一位戴姓负责人明确表示:如果申诉,则他的名字会进入“失信”系统,要让他考虑“后果”。


因此赵立平教授将自己的遭遇发到微信朋友圈并称:“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母校和科技部的关系,也为了不牵连其他科学家,他宁可从学校辞职,以个人身份继续申诉。”


在此事被媒体爆出后引起了科技部的关注,科技部派专人前往上海与赵教授进行沟通。


来源:中办发(2019)35号文件、学术咖等
往期推荐1.奥密克戎或改写2022年 多国新年假日“泡汤”,新研究:更易二次感染且症状并不温和2.中山大学最新成果:99.9%相似性!突变特征追溯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3.重大突破!中国第一篇HIV方向Cell文章!强效艾滋病治疗和预防药物4.饶毅 | 上海药物所的好老师:我的歉意和感激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199024878

微信学科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和硕博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小编微信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喜欢本篇?让我们知道你“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