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 Med:艾滋病人再次被治愈,战胜艾滋病已经来临了嘛?

病毒学 生命科学前沿 2023-04-07

艾滋病自1981年首次发现以来,一直是困扰着全世界的科学家的重大疾病。尽管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阻止HIV病毒的复制,但这种方法必须终身维持,如果ART停止,病毒就会重新启动复制。细胞膜蛋白CCR5,是HIV-1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通过造血干细胞(HSPCs)的异体移植,加上自然发生的CCR5突变,可以长期消灭HIV-1型病毒。
近日研究人员宣布,一位现年53岁的德国艾滋病男性患者在接受了捐赠者的CCR5 Δ32/Δ32造血干细胞替换其骨髓细胞后,成功清除了体内HIV病毒,成为至少第三位艾滋病治愈的病人
为保护其隐私,这名男子被称为 "Düsseldorf病人"中文译名:杜塞尔多夫病人,他在2018年停止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此后体内一直未检测到HIV病毒。相关结果以In-depth virological and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HIV-1 cure after CCR5Δ32/Δ32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为题发表在了《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Düsseldorf患者在被诊断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时,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疗法。2013年,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的病毒学家Björn-Erik Jensen领导的团队将来自具有CCR5Δ32/Δ32突变的捐赠者的干细胞取代了该患者的癌症骨髓细胞,并对体内艾滋病毒持续监测了9年以上
尽管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组织来源样本中通过液滴数字PCR和原位杂交检测到零星的HIV-1 DNA痕迹,但在人源化小鼠中重复的体外定量和体内生长试验没有发现复制能力病毒。在中断ART治疗4年后,该患者体内HIV并未反弹,同时缺乏HIV-1抗原持久性的免疫相关性,因此判定该患者为成功被治愈艾滋病的至少第三位病人。

HIV病毒感染细胞
在该研究中,所涉及的干细胞移植技术最初被用于治疗蒂莫西-雷-布朗,即被大家熟知的柏林病人。2007年,他进行了骨髓移植,接受了具有CCR5 Δ32/Δ32基因突变的捐赠者的干细胞。该突变基因可以阻止CCR5蛋白在细胞表面表达进而阻止HIV病毒感染细胞。手术后,布朗停止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并在2020年去世前一直没有在其体内检测到HIV病毒。
柏林病人
2019年,另一研究团队宣布,同样的治疗方法也治愈了伦敦病人。而且,在2022年,科学家们宣布,他们认为一名已经保持了14个月未检测到HIV病毒的纽约病人也可能被治愈,尽管研究人员提醒说,现在确定还为时过早。

伦敦病人
尽管越来越多的艾滋病人被治愈,但令人遗憾的是,骨髓移植不太可能推广到没有白血病的人身上,也很难做到大范围推广治疗目前全世界几千万艾滋病患者。因为这一治疗方法有很高的风险,特别是个人会排斥捐赠者的骨髓
一些团队正在测试使用自体干细胞的可能性,这些干细胞取自患者自身,然后经过基因改造,使其具有CCR5Δ32/Δ32突变,这也就解决了来自异体捐赠者的难题。
例如,2019,邓宏魁研究组、陈虎研究组以及吴昊研究组联合,进行了世界首例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造血干细胞,并移植到艾滋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案例。其研究论文以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为题,发表在了《NEJM》杂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Fyodor Urnov 对其评价为:“这是在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人类疾病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过其结果也是喜忧参半,由于其较低的基因编辑效率,使得本研究并未彻底根除HIV-1病毒,还需要后续配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经过数十年的深入研究,基因疗法和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但仍需要进行一些临床前研究以完善这些方法,以确保将其输送至所有贮库并防止脱靶效应。当前治疗艾滋病的实验性方法包括:进行骨髓移植CCR5Δ32/Δ32造血干细胞;对自体干细胞基因组编辑;或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情况下使用病毒诱导剂等等。
随着对艾滋病的深入了解与研究,相信总有一天人类能找到治愈或者预防艾滋病的方法,真正普及到全世界人民。希望总有一天人类能彻底战胜艾滋病!
往期推荐1. 杭州学校新冠疫情致停课,第二波感染来了?2. 永不消逝的新冠?仍每日新增超5000例,国内又增变异株!3. JMV (IF=20.693) ‖ 高档次SCI论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朋友圈的搞笑视频4. Nature:马尔堡病毒疫情爆发,致死率高达88%!有疫苗却无能为力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

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小编微信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喜欢本篇?让我们知道你“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