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报告首例由两个 Omicron 亚变体共同感染的病例

病毒学 生命科学前沿 2023-05-13
传染性 SARS-CoV-2 变体的传播和未达最佳效果的疫苗保护为同时感染多种菌株创造了条件,这可能会产生具有新的不可预测特征的跨谱系 SARS-CoV-2 重组体。自第一波流行病以来,已有混合感染的报道。在生活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发现了 omicron 和 delta 的共同感染。因为这些变体的特征在于不同的基因组序列,所以可以迅速识别它们的共存。虽然密切相关的变体之间的重组难以识别,但是这并不排除它们会发生重组。截至2022年中旬,英国共确诊637例omicron BA.1和BA.2重组体,称为XE,且数量还在增加。这些数据还表明,系内重组产生高度可传播的嵌合菌株。

近日,我国报告了首例患者同时感染两种冠状病毒Omicron 亚变体的病例。该患者是一名居住在重庆市云阳县的 67 岁妇女。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刊》报道,这名妇女在两个样本中检测出病毒呈阳性,该病毒包含亚变体 BA.5.2.48 和 BF.7.14 的特征。

2023年2月7日,重庆市云阳县的这名67岁女性患者被查出有恶性肿瘤病史,近6个月内接受过化疗、放疗、靶向等治疗。怀疑免疫力低下,但无其他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习惯。该患者曾两次注射 2019 年冠状病毒病 (COVID-19)科兴疫苗

2022 年 12 月 23 日,患者报告食欲不振。12 月 29 日,她出现疲劳、咳嗽,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 (SARS-CoV-2) 抗原检测呈阳性。2023年1月4日,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8.9℃),伴有咳嗽症状。入住云阳县中医院,未见明显好转,1月5日出院。1月6日,住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她继续有发烧和咳嗽的症状。1月6日至2月12日,该院共有8人核酸检测呈阳性。

在调查中,她的家人和邻居在 12 月下旬被发现感染,表明存在潜在接触。在她两次住院期间,她可能接触过其他感染 SARS-CoV-2 的人。

于2023年1月28日和2月7日采集患者上呼吸道样本,分别命名为YB20230158和YB20230202,以排除污染。使用PCR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等检测方法发现,这两个样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不同于 Omicron 亚变体 BA.5.2.48 和 BF.7.14。突变位点分析表明,两个样本均包含 Omicron 亚变体 BA.5.2.48 和 BF.7.14 的特定定义位点。
一名 Omicron BF.7.14 和 BA.5.2.48 患者的两种共感染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使用 IGV 2.10.2 验证这些位置的杂合性状态和特定突变频率表明患者同时感染了 Omicron 亚变体 BA.5.2.48 和 BF.7.14。

自大流行开始以来,世界各地都有人同时感染 Omicron、Delta 和流感的报告。

去年 10 月,法国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的一篇论文中表示,正确检测合并感染对于了解潜在重组体的临床影响和风险至关重要。但是印度的研究人员在医学杂志 Cureus 上发表的一篇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中表示,合并感染在增加印度第二波 Covid-19 疫情方面没有作用或作用很小。

中国病例的报告发布之际,世界卫生组织 (WHO) 宣布该病毒的大流行阶段有望结束。这也是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Covid-19 大流行病三周年之后的一周。然而,在中国第一波 Covid-19 浪潮的最初几周重新开放后,没有出现新的变种,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乔治高福和一位同事在2月初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中说,这波浪潮主要是由已经在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的 BA.5.2 和 BF.7 亚变体引起的。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 SARS-CoV-2 感染疫情报告》,重庆流行的 SARS-CoV-2 主要毒株为 BA.5.2.48(>90%),其次为 BF.7.14 (约 3.8%)。迄今为止,国内尚无BA.5.2.48与BF.7.14合并感染的报道,尤其是重庆,BF.7.14的比例较低,其报道更有意义。应推广监测 SARS-CoV-2 变异体,作为识别合并感染和重组病例的重要策略。随着各种变体在一个地区共同传播的风险不断增加,监测 SARS-CoV-2 变体,尤其是对具有免疫缺陷的重点人群,变得越来越重要。

来源:https://weekly.chinacdc.cn/en/article/doi/10.46234/ccdcw2023.046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science/article/3214021/coronavirus-china-reports-first-case-coinfection-two-omicron-subvariants?module=perpetual_scroll_0&pgtype=article&campaign=3214021

撰稿:Cathy

往期推荐1. 中疾控最新发文:“放开后”我国农村地区新冠感染数据披露2. Cell子刊 ‖ 投稿一周后文章上线:姜世勃团队的短评:高通量筛选新冠病毒S蛋白中影响其功能的突变3. 陈新海团队PNAS新作,招博后一起共攀科学高峰4. 重磅!刚刚,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

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小编微信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喜欢本篇?让我们知道你“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