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不?读完这篇你的天眼就打开了…

2015-10-16 李笑来 学习学习再学习


从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四号开始到今天,整整两个月。我写得挺开心的。开始写一个月后,被邀请开通“原创标识”功能,两个月后的今天又被邀请开通“赞赏”功能,然后订阅数过了三万…… 于是写了这么一篇图个乐。当然你得在微信上看这篇才能打赏的……这么好的帐号,还是关注了吧。


当然,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其实有很多更值得赞赏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xiaolai-xuexi;

作者:李笑来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我一直相信一件事儿:


所有人都是可以长出第三只眼的。


而且,我不仅相信,我还常常帮人“开天眼” —— 而传说中的天眼,其实就是所谓“第三只眼” —— 这是真的,没开玩笑……


其实吧,我并不迷信;对我来说,这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 哈哈,说“我不迷信”特不像是真的,因为迷信的人都说自己不是迷信,跟喝醉酒的一样,都说自己没醉……


友情提醒


没耐心就直接拉到下面读后三分之一……


不管啦。咱先扯扯第三只眼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在中国长大的人,一定都听说过二郎神杨戬,他的额头上就长着第三只眼睛。




中国古代传说里,有第三只眼的人物其实不少的,比如,《封神演义》里的闻太师;再比如《南游记》里的马王爷。


马王爷的第三只眼,不是天生的。是鲁班的 —— 对就是那个神匠。鲁大爷造好赵州桥,夸下海口说此桥可承任何人。好事儿的张果老用法术挪移来日月星辰之重压在桥上,鲁大爷看桥快塌,只好到桥下用手支撑……于是桥上有驴蹄子印,桥下有两个手掌印。鲁大爷越想越惭愧,自己竟然不认识倒骑驴的张果老,一狠心便把自己一只眼睛挖了出来,放在赵州桥边走了。后来马王爷从赵州桥路过,顺手把这只眼睛拾起来,安在了自己额上,后来马王爷就成了三只眼。


不仅中国有这种传说,全世界各个文化里,都有过三只眼睛的人物…… 至于为什么,找不到解释。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每个人都有“第三只眼”。只不过,人类的第三只眼已经退化成了松果体,在颅骨内部,现有的功能已经跟视力无关了。在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中,露在外面的第三只眼很常见。




其实,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第三只眼,只不过,随着进化,越高级的动物好像越用不着这只眼睛,要么被鳞片盖着,要么颅骨的那个洞干脆就消失了,它的名字也不叫眼镜,叫“松果体”。人类的松果体已经很小了,只有十分之一克多一点点,而在很多低等脊椎动物中,这个器官的结构几乎和正常的眼睛没什么区别。冷血动物用这个器官充当温度计,两栖动物还能由它来调节肤色 —— 实验证明,蝌蚪被摘掉第三只眼之后,在黑暗环境里不再像以前那样肤色变浅了。到了哺乳动物,它的作用越来越与视觉没关系了……


至于为什么在各个文化里都出现了“有三只眼的人”,虽然至今没有合理的解释,但从人们现在的“胡思乱想”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这是网上某篇胡说八道的文章里提到的这三个明星,分别是,罗伯特·德尼罗,汤米·李·琼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据说,他们都是“开了天眼”的 —— 就是额头上明显有“第三只眼”的“迹象”;这样的人都“不是凡人”……


大抵上应该是人们看到有一些“神人”,做出一些神奇的事情,于是,下意识里觉得“他们一定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好像他们除了大家都有的两只眼之外还有“第三只眼”一样……


其实这个猜想还真的不错,他们确实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只不过,他们用来看到他人看不到的东西的,不是两眉之间的那个褶皱,也不是松果体,是另外一种被训练出来的思考方式。 (嗯,费了半天劲,我终于显得不像是神棍了……)


现在,我们再去趟澳大利亚的 Perth,参观一个神奇的建筑。它由艺术家 Brian McKay 设计,由建筑师 Ahmad Abas 实现。它正面看起来是这样的:




从侧面看,是这样的:




再从各个角度看看?




这个建筑的名字叫“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从某个层面上来看,它给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做了个更为直观的注解。


在我看来,所谓的“开天眼” ——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 其实无非是以下三方面的工作而已,异常地简单。说穿了,只不过是一种思考习惯。


(一)要不从那儿看看?


我们看任何事物和问题的时候,首先是单一视角 ——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可是我们要是有机会、有能力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同一个事物和问题,看到的很可能完全不同。


但这并不容易。“从他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或“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来都不是谁都会的。这需要练习,观察他人、感受他人、研究他人的思维方式、判断他人的价值偏好、厘清他人的利害关系……然后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Standing in others' shoes)。


人们对这样的事情总是用错误的词汇描述,比如,有些人真的不是所谓的圆滑,而是他们真的知道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当然大多数人不这么认为,又当然,人们还有另外的描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反正就是挺乱的,生生把自己搞糊涂为止。


我觉得有能力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人,就是有第三只眼,或者说,第三只眼发达的人 —— 他们能“看”到另外一个景象,于是自然而然地走到下一步:思考周全


(二)要不先别看这儿?


当我们看见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把焦点先放在某一出 —— 至于先放在哪儿,人与人可能不同,不过,相同的是,人们总是先注意某一处


多观察日常生活。人们为什么讨论问题的时候总是这样呢? 1)要么说着说着就跑题了,2)要么说着说着就各说各话了……


通常只是因为两个人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意识到对方的关注焦点和自己的不一样……两个人当中必须至少有一个是清醒的 —— 形象地比喻的话,这还是所谓的“此人第三只眼发达” —— 要么引导对方先关注同一个焦点,要么自己妥协先去关注对方说关注的焦点,只有这样,讨论才可能进行下去,否则不欢而散或一拍两散只能是注定的结局。


  • 结果 vs. 过程

  • 目的 vs. 手段

  • 现状 vs. 未来

  • 个体 vs. 集体

  • 美观 vs. 实用

  • 效率 vs. 完美

  • ……


以上这个列表可以无限长…… 而且人很奇怪,他们从来都没有自始而终的统一原则,非常擅长“随遇而安”,变化无常。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随时感知这一切,但,这毕竟还是可以练出来的。


(三)要不站再高一点?


平日里,对某个人的评价,人们总是含混地描述,


  • A 很聪明;

  • A 比 B 聪明多了……


这样的描述其实很令人迷惑的。我个人觉得这还是跟“第三只眼”有关 —— 如果一个人经常能够做到站的更高或者更远一点去观察、去思考,那么他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的决定也是不一样的。


之前我写过一篇《有多少创业者其实是睁眼瞎?(我自己曾经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于是,总是看不清,看不明。


随着经验的增加,阅历的丰富,见识的人越来越多,我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异其实并不大(虽然在知识积累上,“贫富差距”常常确实天壤之别),真正的差异在于:


一个人是否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更高的高度去思考、去行动。


只要某件事儿足够重要,就应该习惯性地“打开自己的天眼”:1)“不能只从这儿看,还要从那儿看看”,2)“先别看这儿,专门看看那儿”,3)“退一步远点儿看看,站高点再看看”…… 这要是成了习惯,所谓的“天眼”就算是真的打开了。


嗯,就这样。“一、二、三……开!”


如何轻松做到视而不见?


有些人早就开了天眼,而另外一些人却可以轻松做到“视而不见”。其实,这事儿也是可以练习的,也很简单:


  • 刻意抛弃自己的好奇心;

  • 总是去咨询别人的意见。


就这么两条,马上做到。要是想让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轻松做到视而不见,也只不过是很直接的两个手段,两个几个字的句子而已:


  • 别胡思乱想!

  • 乖……听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